2022-12-18|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婚宴雜記:不只當書友,更當一輩子朋友

    參加朋友在君品的婚宴,腦中嗡嗡響的是「哇,這樣一桌要多少?」「這環境氣氛不便宜吧?」「會不會包少了...?」飛速的跳過我腦海中。
    直到我簽完名給完紅包後,帶位人員說請問您是誰的朋友呢?才腦中悠悠地講到XXX讀書會。
    帶位人員一臉狐疑的說是「台大的朋友嗎」還是工作後的?我都回答道「不是...」於是看表後才幫他指出了我的桌次。
    我心想,在婚禮中,一般來說會有多少機率會是讀書會的朋友呢?又會有多少讀書會認識的朋友會帶來婚宴場?出乎意料的,這桌讀書會的小夥伴全員到齊,大概十人左右。
    老實說,我蠻感動的,因為在大學後鮮少有除了公司外能有一群夥伴是可以聊得來、或是在人生正要場合中會鼎力支持的朋友。特別祝福這對新人,一對有才的新人,全程自己住持、母親獻唱、新娘新郎琴瑟合鳴(真的一起唱、拉琴啊!)
    朋友們餐桌上大家彼此噓寒問暖互道家常。尤其一位是甫從法國留學中途回來參加的朋友,這樣的大力參與,怎能不叫人感動呢。
    不明來由,現在越來越不喜歡參加同事、或是社交活動,女友笑說可能老了等。但是,我思考許久,最主要的可能還是怕攀比吧。總怕別人過來後,三言兩語就敲碎了自己的世界觀,或是過去相信許久的價值等。
    其實,我相信自己的一切未必比別人來得差,但是,卻容易陷入比或潛意識的競爭邏輯中。
    所以,在這類活動中,這兩三年已經相當少參加,並且連fb都不用了。是故,選定參加活動就必須全力以赴。
    只能說解封了,心也要解了,是時候動動,關心不一樣的自己以及朋友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希望互相交流、切磋。目前人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公共政策學院念碩士~過去在外商科技業、顧問業、與遊戲業擔任過顧問、或是商務開發。專精於客戶開發、管理經營與新事業發展等。在接觸多年的智慧城市專案後希望進一步瞭解環境、永續與再生能源課題後,所以跑到美國再次充電。在這邊記錄生活所見、職場觀點、海外見聞。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蓋瑞Talk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