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成長率國家要求的成績單是落後指標
GDP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支出面=GDP = C + I + G + (X - M)
生產面=GDP = 第一產業產值 + 第二產業產值 + 第三產業產值
GDP年年要求成長,怎麼生活愈來愈痛苦
顯而易見的問題,國家年年產出成長,怎麼我的薪資不會漲?
各位有沒有想過每年經濟成長率台灣長期都在2%以上,以一位大學生來說畢業是22歲,22年累積起來的成長率,應該讓你出社會時,至少未來應該比上一代還要有希望吧,怎麼現在反而仕途黯淡,畢業即失業甚至不惜去掃落葉
答案是,你的錢被借走,利息卻要你來還
國家的GDP是潤滑劑滑出來的,所以經常失控摔跤跌個狗吃屎
要確保每年都成績進步,就由中央銀行和財政部決定國家的貨幣系統供給量,通常長期大開水龍頭讓資金寬鬆,銀行擔任中介角色負責讓商業活絡,但這個錢是跟未來借的,副作用就是通貨膨脹,這邊還有一個問題是通貨膨脹台灣有統計失真的問題,因此你直接去看通膨數字得不到正確答案,最簡單從生活經驗觀察,你房子買不起就算了,房子也租不起,越住越遠,偏偏上班的地方都在「園區」裡,每天上班花費大量時間往返「園區」,交通費越來越貴,你精神越來越差,還要被質疑生活管理有很大問題,「社畜」是拿來揶揄彼此的笑話,這顯得我們處境特別「可悲」,我們都已經會自己「開玩笑」了
通貨膨脹統計失真,表示你還的是名目利息不是實際利息,利息比你想得還要多
用管理學的角度看GDP,全力生產是第一要務 GDP是最終價值的總計,最後得由某個人花錢來買這個價值,以台灣是出口國家就最重視國際出口
先有生產才有消費,以管理學角度來說GDP生產過程就像「供應鏈管理+價值鏈管理+鑽石競爭模型+顧客關係管理」+【全球化】,最終消費由進出口貿易最為重要,而不是國內消費,換句話說C + I + G + (X - M)中,C其實被擺在最後順位
C除了最不被重視,還有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但是通膨利息卻對階級下層影響重大
GDP是製造業打造出來的成績單,好看而已吃不到
台灣政府致力打造第一產業產值 + 第二產業產值 + 第三產業產值最大化,自然製造業是關注焦點,且特定電子業及半導體最受政府關照,在全球化供應鏈之下GDP算是站在風口上的豬,只不過貧富階級差異,天上掉下來的錢並未進入你我的口袋,現今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勢必身受其害I + G + (X - M)會全面衝擊,剩下能依靠的只有C,就是內需市場,諷刺的是我們口袋的錢都拿去繳利息了,賺的錢也沒分給我們多少
翻轉財富階級只能靠自己,GDP再好也打不破資本主義的階級圍籬
後記:3月以來寫作反省
從3月到方格子寫作一直寫到8月後來短暫停筆,原因是自己本來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自覺自己也必須要練筆,當時確定市場轉向空頭,也一直以空頭市場為文章主軸,但後來想想這未必對讀者是好事,因為可能有人看了文章後終於砍掉手上資產卻又遇到大反彈,我以前投資時也是這樣,正確的觀點也不見得當下會有好的收穫,股市也確實反彈了一大段,這點我在寫作上要深刻反省
所以我將所有過往寫的文章全改為免費閱讀,並且今後一樣維持不定期寫作模式,若大家感到我的文章有幫助,有意願的話再請打賞就好,往後寫作會以投資經驗分享、時事經濟狀況、選股經驗談這三個方向優先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