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突破思維的束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越想努力看懂,越是一團迷糊;越想努力寫出像樣的文章,越是了無生氣的強說詞。絞盡腦汁,用盡心思,想阿想阿,無論再怎麼想、再用力,就越進入胡同。
我們很習慣用腦袋去想,解讀看看自己看懂多少了?是不是就是自己想的這樣?或是別人的論點,自己認同嗎?反之,也用著自己想出來的邏輯,來論述自己的看法,拼裝出一個看起來頭頭是道的,看似很像樣的文章。這些想法中,充斥著我會的、我知道的、我理解的、我想要的影子...而平常自己也都是依賴會的、知道的、理解的或是想要的在面對所有的事,從未跳脫出來過。
如此,無論是看別人或是自己完成的文章,其過程,談不上有任何會心、感動或是有內心交流的感覺。因為已有預設的想法或觀點,看別人文章時,充其量是在找與自己觀點相符的內容,或是自己看得懂的部分;寫作論述時,也會落於強說自己的論點,想要說服或征服他人、甚至在意別人是否為此認同,在意別人的評價,在意自己的表現是否被人讚賞。
人生的每一個過程,經歷的每一件事情,都應具有其意義性與價值,能化為一種前進的動力,也許是幫助了我們心靈的成長、蛻變,或是打開視野、觀點的突破...。但習慣性的用自己的想法來解釋、來定調眼前的一切,注定成為傲慢偏見的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觀天,過著自己想法構築成的偏知世界,無法看見外頭世界的美麗,無法體會在寬闊天邊徜徉的浩瀚與自在。
而可想的是,讀書寫字的我們若是這樣子,走上人生的路,是不是也在極小的視野內窮打轉...無法跳脫。
「上善若水」啟示中告訴我們,這種偏知、偏見的來源就是我們的想法與觀念、心態與意識,而這些也是造成我們內心不清淨的原因。唯有將這些意識、觀念、習性等都放下去除,才能得到清淨,包含那些你認為是好的意識、觀念。該如何放下,即是要訓練我們的思考迴路不進入個人的意識、觀念等,同時也能淨化這些個人的意識思維。這是覺醒的功夫。
覺醒是能帶我們突破思緒、情緒的束縛,回到平安、平穩、祥和、寧靜的內心空間,才開始自然的體悟當下的機緣或面臨的事情,帶給自己什麼啟發。因而覺醒是一種能讓我們感到震撼、感動、觸動的力量,直接撼動我們的內心深處。這是一種往內在挖掘的力量,在內心深處叫醒自己的力量,越掘越深邃、越幽靜。若你用的是意識、想法,這些就像泥濘般,讓你一直深陷在這些思緒中,越想越多、越發散,或是在某個邏輯中思辨,卻越辨越迷、越浮躁。
在啟示中有著不同的比喻與引導,讓我們去體會什麼是覺醒。譬如地藏經中的"說偈讚佛",是種真心以恭迎、讚嘆、虔敬的心來稱念偈言;又如藥師經的"歸命滿月界",感受如月光般溫馨的藥師佛的琉璃光,照亮了這個世界每一個人的身心靈命;又如民間吃元宵的民俗比喻,自己和機緣完全的揉在一起,成了一個能讓人想歡喜"服了"的元宵;而啟示中也常常告訴我們,不要去想懂多少,就讓啟示"融化"了你,自然你就在吸收啟示了。而早課的四句偈中,每天會唸到"拿出咱的三昧真火、當齊來上善若水。"這句說明的人處事修為的秘訣,而三昧真火就是覺醒功夫的心法。
人常說「用心學習」,我們用的是哪種心?被想法包裝的心,還是赤誠的真心?看透這些讓心受困的意識與思維,回到唯一的真心來出發,才能有真正的感動與價值。
受啟發的相關啟示:
太元壇太子元帥聖示4-4:禪功中的禪功
地藏王啟示:承佛威力(110)
藥師佛啟示1-8:歸命滿月界
地藏王啟示:覺林(11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傳統文化有珍貴豐富的內涵,特別是人性質樸良善的一面,其背後藏著深厚的思想底蘊。為了研究傳統民俗精神,促使我踏入了經典學習。學習之路沒有終點,而它帶著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知道怎麼重新走出生命中有意義的每一步,讓身心充實健康快樂。在此,記錄與分享這一路”心”生活的反思與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的其他內容
情緒,千變萬化,它可以在內心寂寞無助時,沉悶的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也可以在料想不到得到甜頭,雀躍的感覺全身細胞都在跳;也可以在為了讓別人注意,拼命迎合去做自己以為別人會喜歡的事;也可以是當自己想要的無法實現時,恐慌的不敢想像,以後自己該怎麼辦...就如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
出生來到這世界,這世界對我們而說就是一個漆黑的山洞。從嬰兒開始,長輩或遭周親友便一一給予我們這世界的知識和器具,教我們如何過日子,像極了我們就在山洞裡,拿起前人的給的火把開始過生活。我們從小就也可使學著用火把、做火把...
情緒,千變萬化,它可以在內心寂寞無助時,沉悶的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也可以在料想不到得到甜頭,雀躍的感覺全身細胞都在跳;也可以在為了讓別人注意,拼命迎合去做自己以為別人會喜歡的事;也可以是當自己想要的無法實現時,恐慌的不敢想像,以後自己該怎麼辦...就如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
出生來到這世界,這世界對我們而說就是一個漆黑的山洞。從嬰兒開始,長輩或遭周親友便一一給予我們這世界的知識和器具,教我們如何過日子,像極了我們就在山洞裡,拿起前人的給的火把開始過生活。我們從小就也可使學著用火把、做火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下為文字版內容,也可以先看一下手機螢幕錄影(力致股票分析) 過去的卡關,現在通通不再卡關 跨領域的文獻不再是問題,我的麻省理工的ai論文都可以輕鬆閱讀。《細思極恐篇:AI與大腦模式類似~~》 在財務分析方面可是有很多驚人的應用,把以前很難做得到的分析工作,快速完成。讓我來一一介紹一下~~
最新的AI模型Grok-3被指可能證明了數學界的黎曼假設,這一突破引發了科學界的激烈討論。雖然該證明尚未確定,但其可能性對數學、加密學及AI倫理等領域帶來深遠影響。學界對此保持謹慎,並呼籲對AI證明的邏輯性與準確性進行仔細審查。未來,這一事件或將改變科學研究與AI應用的格局。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此文為明亮先生寫於2021年1月29號 觀念頭的本質 觀念頭,俗話說就是看著思想。據說這是佛經裡面推薦的竅門,也是很多禪師推薦的修行方法。但為什麼看著思想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似乎停下來了,沒有思想了。然後你做別的事情,不再看思想了,思想就像潮水那樣湧來。為什麼? 首先講講比較究竟的說法,我
Thumbnail
小明是新手投資者,對於股市的知識並不是很豐富。一天,看了財經節目解析一家公司的投資機會,聽說這家公司的股票在未來有很大的上漲潛力,可以讓投資者賺取豐厚的利潤。無獨有偶,隔天在其他媒體上,同樣也在報導這家公司未來的潛力。這麼樂觀的資訊,於是乎他投入了一半積蓄,結果……
Thumbnail
數位化已成為企業運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有效運用數位轉型策略,尤其是線上學習平臺,以提升員工技能、保持競爭力,是企業領導者和人資需要深入探討的關鍵課題。本文將從線上培訓趨勢到實際執行策略,提供全方位的實施策略,並介紹人才戰略和數位轉型得力助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下為文字版內容,也可以先看一下手機螢幕錄影(力致股票分析) 過去的卡關,現在通通不再卡關 跨領域的文獻不再是問題,我的麻省理工的ai論文都可以輕鬆閱讀。《細思極恐篇:AI與大腦模式類似~~》 在財務分析方面可是有很多驚人的應用,把以前很難做得到的分析工作,快速完成。讓我來一一介紹一下~~
最新的AI模型Grok-3被指可能證明了數學界的黎曼假設,這一突破引發了科學界的激烈討論。雖然該證明尚未確定,但其可能性對數學、加密學及AI倫理等領域帶來深遠影響。學界對此保持謹慎,並呼籲對AI證明的邏輯性與準確性進行仔細審查。未來,這一事件或將改變科學研究與AI應用的格局。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此文為明亮先生寫於2021年1月29號 觀念頭的本質 觀念頭,俗話說就是看著思想。據說這是佛經裡面推薦的竅門,也是很多禪師推薦的修行方法。但為什麼看著思想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似乎停下來了,沒有思想了。然後你做別的事情,不再看思想了,思想就像潮水那樣湧來。為什麼? 首先講講比較究竟的說法,我
Thumbnail
小明是新手投資者,對於股市的知識並不是很豐富。一天,看了財經節目解析一家公司的投資機會,聽說這家公司的股票在未來有很大的上漲潛力,可以讓投資者賺取豐厚的利潤。無獨有偶,隔天在其他媒體上,同樣也在報導這家公司未來的潛力。這麼樂觀的資訊,於是乎他投入了一半積蓄,結果……
Thumbnail
數位化已成為企業運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有效運用數位轉型策略,尤其是線上學習平臺,以提升員工技能、保持競爭力,是企業領導者和人資需要深入探討的關鍵課題。本文將從線上培訓趨勢到實際執行策略,提供全方位的實施策略,並介紹人才戰略和數位轉型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