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讀久了會發現,很多中文不會用被動句表現的句子,日文都會用被動句來表現。像是「そんなこと、私に聞かれても分からないよ」,怎麼看都覺得奇怪,「那種事,被我問也不懂啊」,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想破腦袋也想不透。
原來,「私に聞かれても」這句話中的「に」是對象的「に」,而不是被動的「に」,意思是說這種問題「被你拿來問我」,我也不知道。
這裡要記住的概念是,日文當中牽涉到別人對我做的動作時,通常會傾向以自身的立場出發,以被動句來敘述別人對我做的動作。
譬如說,媽媽跟我說不要太晚回家。按照中文的邏輯,我們可能會翻成:
母はぼくにあまり遅く帰るなと言った。
可是事實上,很少日本人會這麼說。日本人通常會以我的立場出發,把這句話改成被動句來說。
ぼくは母にあまり遅く帰るなと言われた。
另外,日文還習慣省略人稱代名詞,因此前面兩句話省略後就會變成
母はあまり遅く帰るなと言った。不確定媽媽對誰說
母にあまり遅く帰るなと言われた。很明顯是媽媽對我說
由此可知,被動句在日文中可以省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表達別人對我做的動作。
回到前面問題中的「私に聞かれても分からないよ」,這句話就是基於以上的表現手法而出現的句子。中文的概念是「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直接翻譯是:
あなたは(それを)私に聞いても分からないよ。
但是,很少有日本人會這麼說,這句話通常會被改成以我為立場出發的被動句。原來的型態是:
あなたによって(それを)私に聞かれても分からないよ。
然後省略掉前面的代名詞,就變成了:
私に聞かれても分からないよ。
這句話直接翻譯是「被你拿那件事來問我,我也不知道啊」,也就是中文的「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的意思。
因此,相同概念的「你跟我說也沒用啊」「你拜託我,我也辦不到啊」等句子,用日文表達就會變成:
私に言われてもしょうがいないよ。你跟我說也沒用啊。
私に頼まれてもできないよ。你拜託我也我也辦不到啊。
而要特別注意的是,前面說過,這裡的「に」不是被動的「に」,而是表示動作對象的「に」。 PS:圖檔取自「photo AC」網站。
https://www.photo-ac.com/main/detail/228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