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2透過旅行,翻轉我對生活與工作的態度。

100-42透過旅行,翻轉我對生活與工作的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雜誌掃描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TGnVTIJppmQgkl-daE-N01UmcMhF16nX?usp=sharing

舊金山遊學心得:https://study-diy.com.tw/articles/892

溫哥華遊學心得:https://study-diy.com.tw/articles/1303

這篇是接續【原來,我的作品也曾被雜誌刊登過!】那篇文章而來,我特地去把那三篇掃描出來,也順道感謝敲碗希望我分享刊登文章的網友,我想如果沒有在網路上寫文章,我那三篇曾經被刊登的作品會就此埋沒在回憶裡。

簡單介紹一下我的遊學史,2013在英國伯恩茅斯,2015美國舊金山,2016加拿大溫哥華。我都是用暑假兩個月進行,所以整體費用就會比較貴一點,畢竟這兩個月是出國的旺季。但是我都會跟代辦的遊學顧問說明預算,四個禮拜大概機票+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希望在10~12萬元左右。

我看了很多會去遊學的學生,幾乎都是要加強英文口說能力,進而來提升職場競爭力。但是我遊學的目的只是抱持著想去度假和旅行的心情,加強英文口說是其次,重點是我想要在國外一個城市Long Stay,深入去看看當地人是怎麼過生活的。

所以首要目的就是體驗不同生活,再來就是度假旅行,最後就是加強英文,畢竟難得出國,要想盡辦法將遊學的價值發揮到最大。而每一次的遊學,我都至少規劃半年,用網路用書籍去網羅所有資訊,然後去蕪存菁做成一本精美的旅遊手冊。也就是說在踏上那個城市之前,城市所有的吃喝玩樂和人文風情,我都幾乎都已經知道,甚至已經規劃好路線及時間去深入體驗,所以我的遊學生活天天都很精彩,不會浪費時間在思考當天行程,因為時間很寶貴啊!

而且我還有天天寫日記,紀錄每天的上課狀況。因為我是老師,雖然短暫到語言學校當學生,但是還是會用老師的角度,去看這個老師怎麼教學生學習。所以我的日記裡也有一部分是我的「觀課日記」,我甚至會寫下當天上什麼主題的課程,老師用什麼教學法,學生的反應如何,最後還寫下我的評語及反思。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連出國旅行都還在想怎麼精進自己,這是哪門子的度假啦!

因為語言學校的課程不是半天,就是到2:00左右,所以我回寄宿家庭之前都會安排一個景點,我就會在日記裡詳細介紹這個景點,我跟哪些同學同行,當然包括當天的心得感受。因為是短時間的停留,每一天都很開心,很多景點也一去再去,因為每次去感受都不一樣。

很多人都會很羨慕國外悠閒的生活氛圍,我也不例外,我就是喜歡那種氛圍才會選擇用遊學的方式,這樣就有理由可以住在「當地人」家中,去看看他們怎麼生活。但是寄宿家庭的分配,有時真的很靠運氣,我都會把我的需求「超級詳細地」列出來,然後還要祈禱一下。幸好我在英國和加拿大的寄宿家庭都很不錯,居家環境都很好,女主人也很健談,都會聊天分享一些事情,重點是餐點也還不錯。至於在美國我選擇住旅館,那間旅館是維多莉亞式的建築,年代有點久,建材偏木造,但是位置在舊金山乾淨的日本區Japanese Town,離學校搭公車10分鐘,附早晚餐,我覺得CP值很高。

我是以觀光客的角度去感受「悠閒的氛圍」,但是走在街道上,看路上當地人似乎真的也滿悠閒的。一樣是工作上下班,但是步調就是不同。一般來說,商店街晚上六點鐵門就會關閉,週休假日也是休息天,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下班時間和週末就是家庭時間,工作與生活必須要分開。但是觀光景點,可能就為了應付觀光客,而且店員很多都是華人,華人真的是走到哪裡都很拼命。

我知道很多人出國旅行是為了放鬆,也算是在忙碌地工作之餘,用這種方式犒賞自己。也有人用出國旅行,藉由拓展視野來充實自己。我覺得這些理由都很棒,但是我總覺得,我怎麼可能一直藉由旅行來放鬆,怎麼可能一直藉由旅行來拓展視野?因為每一次出國都工程浩大,不僅花錢又花時間,也很花體力。

因此我每次要規劃出國之前,我都會先問自己,為什麼我要出國遊學和旅行?為什麼選這個國家?我真的可以在這趟旅途中度假放鬆嗎?我可以學到什麼?我可以體驗到什麼?藉由很多問題,來建立我的旅行思維,我希望從旅行這件事,得到一些人生的體悟,因為我覺得優質的旅行體驗,不僅可以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更可以提升自己對工作的想法,也可以進一步思考生活的方式。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職場上,其實也是要隨時保持一顆學習的心,無論是自己的專業領域,還是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都要鼓勵自己勇敢去嘗試,比較不會因為停滯不前而產生無力倦怠感。畢竟我們有一大部分的時間都必須面對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想出國就出國。而且出國玩樂回來,若無法改善自己的工作倦怠,或許該檢討這兩方面哪裡出了問題。

總結來說,在這三次的遊學課程中,雖然我轉換角色,是一個學習英文的學生,但是忙碌的課堂活動,以及課後的課外活動,都讓我收穫良多,雖然忙碌卻是有效率的學習,每天都是非常地充實,而不是像無頭蒼蠅這樣漫無目的地過日子。因此我更深深地認為,大家應該要把每一天都當成「一日新奇的小旅行」,用規劃旅行的方式來規劃每一天,讓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徐曉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既然有善心人士願意幫助學生,老師們就不要辜負這些善心人士的好意,讓這些獎助學金可以好好被利用,放在真正需要的學生身上。也要教導學生,受人點滴之恩,務必要湧泉以報,除了盡到學生的本分之外,也不要辜負別人對自己的幫助。今天接受別人幫助,在未來自己有能力之時,也要帶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饋這個社會。
我的目的很單純,不是為了整潔評分得名次,我只是想要我上起課來心情愉悅,其他老師到我的班級上課,不用看到一堆垃圾。最重要的是,學生有一個乾淨的學習環境,不用為了找一張考卷,或是一本習作,而將整個抽屜翻過來,甚至在翻找的過程中,還會無意間看到塞在深處已經發霉的食物。
我在寫這段回憶時,覺得命運挺奇妙的,原來我的作品也被曾經被刊登過,雖然不是我的教育本業,也不是那種很知名的雜誌,更沒有拿到稿費,但是對那種寫作未曾投稿任何報紙雜誌的我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經驗。未來也希望可以再創作更好的作品,讓我那曾經的雄心壯志得以實現!
其實政府也推了很多政策,想要減少一次性的垃圾,而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抬頭,很多人也都會自備餐具,最起碼也會自備購物袋,這些都非常的好。若想要再往「零垃圾」的境界邁進,真的很建議大家從第一步「拒絕Refuse」開始,活用現有的環保用具,讓重複使用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其實在這個社會上,別人不一定要給你機會,因為每個人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規定,我們其實都應該要去遵守規定,不要因為自己的因素而去影響他人,甚至也不要一直覺得,別人就是「應該」要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你,也不要有那種沒有得到幫助,就覺得別人欺負你而感到委屈。
我很喜歡書中的文字描述,黃大米的用字遣詞真的非常真實,彷彿她就在你面前跟你訴說著她所遭遇的事情,職場上所遇到的不平等對待,隨著在社會上翻滾的時間越久,就越能體會出背後的真實道理。也許,在教育職場不像黃大米所在的媒體記者圈
既然有善心人士願意幫助學生,老師們就不要辜負這些善心人士的好意,讓這些獎助學金可以好好被利用,放在真正需要的學生身上。也要教導學生,受人點滴之恩,務必要湧泉以報,除了盡到學生的本分之外,也不要辜負別人對自己的幫助。今天接受別人幫助,在未來自己有能力之時,也要帶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饋這個社會。
我的目的很單純,不是為了整潔評分得名次,我只是想要我上起課來心情愉悅,其他老師到我的班級上課,不用看到一堆垃圾。最重要的是,學生有一個乾淨的學習環境,不用為了找一張考卷,或是一本習作,而將整個抽屜翻過來,甚至在翻找的過程中,還會無意間看到塞在深處已經發霉的食物。
我在寫這段回憶時,覺得命運挺奇妙的,原來我的作品也被曾經被刊登過,雖然不是我的教育本業,也不是那種很知名的雜誌,更沒有拿到稿費,但是對那種寫作未曾投稿任何報紙雜誌的我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經驗。未來也希望可以再創作更好的作品,讓我那曾經的雄心壯志得以實現!
其實政府也推了很多政策,想要減少一次性的垃圾,而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抬頭,很多人也都會自備餐具,最起碼也會自備購物袋,這些都非常的好。若想要再往「零垃圾」的境界邁進,真的很建議大家從第一步「拒絕Refuse」開始,活用現有的環保用具,讓重複使用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其實在這個社會上,別人不一定要給你機會,因為每個人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規定,我們其實都應該要去遵守規定,不要因為自己的因素而去影響他人,甚至也不要一直覺得,別人就是「應該」要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你,也不要有那種沒有得到幫助,就覺得別人欺負你而感到委屈。
我很喜歡書中的文字描述,黃大米的用字遣詞真的非常真實,彷彿她就在你面前跟你訴說著她所遭遇的事情,職場上所遇到的不平等對待,隨著在社會上翻滾的時間越久,就越能體會出背後的真實道理。也許,在教育職場不像黃大米所在的媒體記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