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偶然在遠方城市的公園裡,見到一種從未見過的花樹。線條優美的枝條上,一朵朵朱紅色的花,纖巧端正,乍看像梅花,但細看又不是。拍下了花影,但究竟是什麼花,始終無解。
過了許久,在彼時仍旅居香港的作家蔡珠兒臉書上看到她說自家花園裡的貼梗海棠盛開。翻出照片相互比對,怎麼看都是我當日遇見的那花。
但是,這怎麼會是海棠呢?
上網查詢,才知道我向來以為的海棠,並不是海棠,而是秋海棠。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植物。
張愛玲在《紅樓夢魘》裡說:「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海棠花顏絢美卻無香氣,遺憾程度竟可與《紅樓夢》未能完成相提並論,是我長期以來的疑問。
尋常可見的海棠(我現在知道那其實是秋海棠)葉片大,花碎小,很難視為賞花植物,更遑論要推崇為「國色」。以往在詩詞與古典文學裡讀到詠海棠喻美人,總覺得古人太過誇張。殊不知這竟只是我不求甚解的誤會。
薔薇科的海棠花艷無香,有數個不同品種,其中的貼梗海棠又稱木瓜海棠,《詩經》裡的「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據說指的就是木瓜海棠。
過去在台灣不常見的貼梗海棠,因為日本切花的進口,也普遍了起來。但花商管它叫「木瓜梅」,為了討吉利,也改叫「長壽梅」。
或許是名字討喜,花色美麗,這貼梗海棠成了春節廣歡迎的花材,只是每回聽見「長壽梅」,我就又忍不住要為海棠叫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