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昨天的你比較而非今天的其他人

和昨天的你比較而非今天的其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的第四条法则是和昨天的你比較而非今天的其他人 (Compare youself to who you were yesterday, not to who someone else is today)。

作者说从心理学家的角度,人类都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的人都属于平均值,小部份的人属于极端值,这适用于形容人类的智慧,身高,重量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指出,如果你经营一家公司,20% 的员工帮你完成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客户占了你80%的营业额,这代表其实在很多情况,重要的事情都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例如富人将会拥有更多,而穷人将会获得更少,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世界,是自然的法则。这是正常的现象,当你成功了,自然许多人会给予你更多的机会,当你面临失败,人们将离你而去,你会跌入谷底。

所以要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不平等的世界就你身边,总会有人在某些事情上比你更强,你会嫉妒,你会因此而痛苦,你会怨恨或感到没希望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都在无意识中拿自己跟成功人士作比较,我们把标杆设得太高,所以总达不到理想,进而让自己感到沮丧和失败。作者说要改变这个情况,就是当我们设立目标时,我们不要让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太大,尽可能地把目标分解成几个部分,慢慢前进,提高成功机率,会是比较实际的做法。

作者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必须学会停止和别人做比较,虽然很多人都看似光鲜亮丽,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上所有的贴文都展现出每个人美好的一面,但是你不知道其他人生活的所有细节,可能你想比较的人有钱,又名,有魅力,不过他酗酒,吸食可卡因,离过三次婚,你要怎样对比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我们要比较的就是昨天的自己,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点,知道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进行改进,让明天会更好。

我们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寻找我们要过怎样的生活,如何尽可能不需要去痛苦,怨恨,欺骗,傲慢及报复等拥抱这些负面的情绪,就算经历了痛苦,如何让这些痛苦的情绪变得对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这应该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跟别人比较,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avatar-img
阿仪的烦恼的沙龍
2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仪的烦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您是不是每次和不同的人见面交谈时的第一句话总会说“最近好吗?”,每次收到这样的问题,脑中都没有什么想法,通常都会以最官方的回答“我过得很好。“来回应这个问题,恨不得草草结束这种千篇一律的问候,然后直奔谈话的主题。
我们这辈子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走过的路是不是对的,对人生所做的所有选择,我们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深怕自己走错路,误了自己的一生,人生从此不再幸福。
父母常常认为,要做一个好的父母,就是要在孩子身边,协助他们,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一丁点伤害和失败。在职场上,身为一个好的上司,必须时刻嘱咐下属、督促他们的工作,避免员工失败或犯错误。但是,到头来没有给他们尝试失败的机会才是最危险的。
您是不是每次和不同的人见面交谈时的第一句话总会说“最近好吗?”,每次收到这样的问题,脑中都没有什么想法,通常都会以最官方的回答“我过得很好。“来回应这个问题,恨不得草草结束这种千篇一律的问候,然后直奔谈话的主题。
我们这辈子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走过的路是不是对的,对人生所做的所有选择,我们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深怕自己走错路,误了自己的一生,人生从此不再幸福。
父母常常认为,要做一个好的父母,就是要在孩子身边,协助他们,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一丁点伤害和失败。在职场上,身为一个好的上司,必须时刻嘱咐下属、督促他们的工作,避免员工失败或犯错误。但是,到头来没有给他们尝试失败的机会才是最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