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鴉片評論創建的目的,即是藉由策略分析,讓更多台灣商業人與文化人理解跨界的應用方法,建立文化商業的思考體系。歡迎追蹤、留言,以及加入 Vocus Premium。同時也誠摯邀請你,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臉書個人頁面也會定期有近況更新,歡迎來找我玩呀。
首次碰見彼德・辛默曼(
Peter Zimmermann)的作品是在路由藝術地下室小展場。深淺不一的藍色圓潤圖像好似波浪一樣層層疊疊,不彰聲勢地推移過來。我坐在沙發上觀望這個半透明媒材形塑出來的景象時非常忘神,尤其周遭安穩無聲,有如看海般寧靜。
出乎意料,這回路由藝術帶來了彼德・辛默曼的個展,把他的藝術作品,尤其是近年來轉向的油畫系列完整地攤展開來,並請彼得來談談,他在成為歐陸重要藝術家,並且高齡花甲後,卻毅然將精力投注在從前不慎熟悉的油畫媒材時,其中的心境轉變。而後我也湊上去與彼得對這次的作品系列聊了一會,尤其針對他在訪談當中提及,「作品在創作期間擁有自己生長的魔力」這件事──靈光以及面對作品的幽微狀態,即便在美學的爭辯上喋喋不休,依舊讓世代深深著迷。
也因此,這篇文章主要以三個主軸來談彼得的個展,一是「環氧樹脂的重新入世」,來說明環氧樹脂(epoxy)的數位圖像操作,抽出實用裝潢的脈絡後,如何成為藝術作品。而後,環氧樹脂又如何重回地板,挑戰藝術與室內設計之間的鍵節與界線。其二,則是「油畫技法的返樸歸真」,說明為何彼得在此時突破自己的慣用媒材,以及他轉換成油畫作品後長達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是否遭遇顛簸等。最後,則是我與他另外對話的過程,「就算對於作品,藝術家亦非全知的神」,說明創作者以及作品之間的微妙關係。以下就是這三大議題的疏理。
環氧樹脂的重新入世
對於彼得的環氧樹脂(epoxy)作品,我認為以「出世」以及「入世」兩種狀態,非常契合創作狀態的迭迨脈絡,而這要從彼得作品在創作過程以及媒材的特性說起。環氧樹脂作為建築媒材,多數受眾對於其在空間上的運用,多著墨在實用性十足的工程技法以及裝潢變異。然而,彼得創作過程中,首先藉由數位程式的隨機操作構成繁複圖形,再挑選環氧樹脂的材料特性,諸如濃稠卻透明,且反光的效果,層層塗抹,最後以大幅圖像、曲線、色彩,而成為跳脫材料特性框架的藝術作品,這樣的淬鍊過程,我稱之為「出世」。
彼得「出世」類型的藝術作品,題材多樣,層次繽紛且手法華麗,小型作品到大型裝置,創作繁盛。有時環氧樹脂在畫布上有如花落細雨,彷彿訴說土地與繁花之間的生生不息。有時則如同我與彼得作品第一次會面的靜謐海岸,藍綠緩慢推移,風平浪靜。他的作品在當代技法與概念上之出色,也使彼得在歐陸藝術圈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彼得並不滿足於此,在「出世」之後,彼得推展出了一系列將環氧樹脂(epoxy)面積放大,並且將作品回歸至地板的作品。而這些作品讓觀者觀看同時,也得以在其作品上行進、採踏。彼得此舉可謂以其材料之源,再度撼動觀眾對於環氧樹脂藝術的想像:環氧樹脂在最初用作裝潢媒材時,最主要的實用即在於地面設計以及材料。而如今,環氧樹脂再度以他種樣貌出現在地板上時,這是材料概念使用上的突破、藝術作品在空間上的突破,也是當代藝術中,觀賞者也是成就藝術作品關鍵人物的作品實證。
這即是環氧樹脂的重新「入世」。
彼得自己在談這件事情時,他曾提及過好幾個他出乎意料的效果:
我的第一個驚奇是觀眾走動時,鞋底在作品上留下的痕跡,其實有如繪畫時筆跡的紋理,讓整個作品更有生命與靈氣。第二個,則是地板作品在光線的照射下,在地面上形塑出來的深度,以及牆面作品與地面作品之間相互映照的倒影,讓整個空間在視覺上比原來的空間更寬廣。這樣的效果對於我來說真的出乎意料。
在藝博會現場,許多觀眾即便一開始對於環氧樹脂心生疑竇,害怕踏上去是否會破壞作品,然而,當觀眾逐漸踏上其中,感受藝術的過程卻是無比驚喜,而游移其中的腳步也越發輕盈。我踩上去時也總覺得,這樣的作品提供給觀眾的親近、雀躍之情,大概也是彼得作品最大的魅力。彼得藉由環氧樹脂媒材上的操作,以及發展作品時一步步思索材料特質在藝術上的突破,「出世」以及「入世」的脈絡迭迨,我想的確是適合細細探究的。
油畫技法的返樸歸真
環氧樹脂作為彼得的拿手好戲行之有年,然而在盛名遠播且生命經驗逐漸邁向豐碩收割的年華,彼得卻決定重新將藝術生涯轉向自油畫創作,並且在他認為「終於達到基本標準」的時刻,展出了他幾年來累積的油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