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8|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停止畢業焦慮!職場菜鳥成長記

    不知道要用什麼圖,先放一張愛劇《重版出來》的海報,劇中有出版產業熱血、迷人的一面,還有坂口桑!
    不知道要用什麼圖,先放一張愛劇《重版出來》的海報,劇中有出版產業熱血、迷人的一面,還有坂口桑!

    ▼ 前言
    2021年7月,我自政大新聞系畢業後,隨即進入IT公司底下的出版社擔任行銷企劃。當時我的行銷實務經驗幾乎是零,僅憑著對出版的熱情、成為編輯的兒時夢想(當然還有綜合評估待遇和相關條件啦XD),就進去工作了一年。
    初入社會的這一年半,我深刻體會到,所謂人生意義不是想出來的,而是試、闖、跌出來的。有人說初生之犢不畏虎、年輕還有本錢衝撞,但我的理解是,累積工作經驗是認識自己的途徑之一,剛畢業的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能耐,也還不確定自己的底線在哪,最有用的價值大概就是新鮮的肝和滿腔熱血了吧(?)。
    如今有幸重拾學生身份,但面對課業的心態、做決策的基礎,卻已與當年十分不同,甚至對學校散發出的青春氣息感到有些陌生。或許我將成為過去非常討厭的大人,說些夢想不能當飯吃之類的……(我會克制自己不要這麼做的。)
    在正式踏入新階段之前,想先整理一下這一年多來的心路歷程、一些小體悟。就算真的寫出來了,還是有點擔心這些是不是我的自以為是,也不確定你們看完能收獲什麼,所以我想就當看故事一般輕鬆閱讀就可以。
    文末也會簡單列點紀錄研究所推甄的事,歡迎參考。原本想認真寫一篇推甄心法,但總覺得我憑什麼?或許我只是多了一點幸運?邊寫邊懷疑,超怕自己會誤人子弟哈哈,所以就不長篇大論分享了。我還有很多要更進步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教與互相交流啦!

    ▼ 一、了解工作和自己的關係
    剛入職沒多久的某個星期日,和同樣剛入職的臺大朋友去公園聊天時拍的。
    某天工作到一個瓶頸時,我問旁邊的業務姐姐:「你會覺得每天都有好多事情做不完嗎?不知道要先做什麼比較好。」她回:「應該大家都這樣吧?你是先做喜歡的事嗎?」我答:「不是耶,都不是我喜歡的事。」下意識地答完,我藏不住尷尬的笑意,繼續我的提問……
    其實工作內容無關喜歡與否,最好的狀況是工作與生活達到良好的平衡,但對我來說有點難。事實是,很多時候我會被工作推著向前,或是在各種不得不中做出折衷的決定。我認為工作和自我應該切割開來,不像學生時期,你的作品就代表你這個人,出社會後的工作成果其實夠好就好,主要是得符合主管的期待,且成果由團隊共同承擔。
    於是我開始分析,一天中,我有多少時間必須做與工作相關的事,又有多少時間休息以維持自己的產能。然後,仔細體會自己的工作狀態,是精疲力盡?充滿挑戰心?感到好奇?還是會喪志?我也在與朋友聚會時,問問他們覺得我有什麼改變,像是當時我就得到很多「看起來很累、很厭世」的回饋。
    對我來說,出社會和學生時期最大的差異在於時間感。我感覺時間不在自己的陣營,而是掌握在同事、主管、業績表現手中。沒有人會提醒你要記得停下來檢視自己,也沒有人會提醒你要增進自己防患未然,沒有過了一個夏天就自動升等的規定,只有社會無情地逼你摸黑前行──尤其當你看到社群中的誰開了自己的節目、誰交了一個新男朋友、誰說成功的女人就是要如何如何……時。
    在剛開始工作這個階段,我覺得每一個工作經歷都是一個體驗的機會,去體會工作與自己的關係和兩者的相處方式,進而漸漸了解什麼類型的工作會讓自己感到不安、什麼樣的工作型態是無法接受的。然後開始思考,工作在人生中的分量應該佔多少,能否為自己創造附加價值,是否能成為人生重心或主要成就感、幸福感的來源。

    二、如果感到痛苦,請用力感受
    不畏言,我曾經在工作中感到痛苦。做著無法評估效益的行銷工作,讓我有種雙腳懸空的飄忽感,但偏偏,我做事最在意的就是踏實感。那是一種對自我的懷疑和夢想的幻滅,更因頓時失去目標而感到迷失,每晚加班,回到家什麼事都不想做,只躺在床上看《六人行》。
    很感謝《Friends》當時的陪伴!最喜歡的角色是Joey,無腦直男梗真的好好笑!
    現在回頭看,我當時做得最對的,就是維持寫日記的習慣。因為迷惘、焦慮,所以我花更多時間釐清自己的思緒。即使日記紙上激動的情緒幾乎要滿溢出來,浸在負面情緒中也很讓人窒息,但感到痛苦的時候,會讓我更專注當下,並迫使我正視自己的需求和想望。痛苦的感受會逼我們思考和做出改變,最值得的是,痛苦通常會生成美好而深刻的作品。
    記得大四疫情剛爆發時,學校宣布全面遠距到期末。裕棻老師在線上課中說過類似的話:如果你在家覺得無聊,就寫下你想寫的、就留下記錄,不管是你的感受還是發現,這些都非常珍貴,因為你不可能再經歷一次完全相同的情境了。我的高中校刊指導老師也分享過,生活過得太美好,有時會失去創作的動能,珍惜遇見的每一個挫折,是失敗的戀情也好,這些都是寫作的養分。
    那段痛苦的過程,對現在的我來說已是日記中的幾篇文字了。痛苦的身體感和心靈記憶也已經有些模糊。人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我相信那個痛苦只存在於那個當下,之後就是持續進發的燃料(以及笑料XD)。

    三、尋找工作中的心流狀態
    根據《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心流狀態(Flow State)是指意識上和諧而有序的心理狀態,發生在一個人有意地將身體或心智能力發揮至極限之時。我覺得這或許是最值得嚮往的工作狀態了,因為專心投入,而轉換成高效益的產能,甚至能夠忘記時間的流逝。於是,我開始尋找什麼樣的工作內容會讓我進入心流狀態,作為轉職的參考。
    就是這本書,聽說暢銷幾十年了,我還沒看過整本!
    在這段迷惘期中,我還蠻自虐的,除了不敢在工作上停下腳步,下班後總覺得如果不多向外探索,就會在原地腐爛掉。因此,我暫時放下聽新聞的習慣,轉而去聽職涯發展、商管思維相關的Podcast。
    雖然仍然天天到班,做著不算擅長和熱愛的事,但我漸漸發現這份工作於我的意義。這份工作除了讓我有錢在台北生存,更值得感謝的是,有人(主管、經理、集團大老闆XD)替我承擔極大的風險,讓我無後顧之憂地擁有一份觀察自己與同事的機會,比如在他們身上找值得學習的處事態度,或利用公司資源上線上課程、嘗試新想法。在還不確定下一步怎麼走時,從現有工作中找線索、挖靈感,是件蠻有效益的事,或許也是唯一能做的事吧。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原本雜亂無章的行銷工作造成我莫大的混亂。但當我試著抽離工作本身,在執行每一項細節工作時,評估自己所花的時間與心力、最終產出的結果與成效、完成後的成就感高低,我竟開始感謝起行銷工作的雜亂,因為我有了很多可以探索的面向。
    最終,我發現,我還是熱愛與內容相關的一切。當我拿到一份新書稿、嘗試抓出亮點時,我會興奮不已。聽講座、蒐集資料,在會議中解析競品觀察報告時,我可以花最少時間產出一般好的成果,也能在分享中獲得高成就感。當然追求業績或上榜之類的事是行銷工作的首要目標,但我清楚,讀書、分析、分享,仍然是我從小到大不變的熱愛。而當我投入於此,我似乎可以進入了心流狀態。
    原來,就算停滯在一個地方也不會腐爛,只要帶著旁觀者之眼、像塊海綿,從中發現可帶走的武器,一切都會值得。

    ▼ 四、確立現階段工作目標、盤點資產、發掘機會
    接下來的邏輯步驟就清晰了。除了在自我覺察與學習上讓這份工作值得,還有一個務實的考量點──在履歷上也要值得。因此,以離職為終點確立工作目標,確保能寫在履歷上的專案或成績,才能真正走到提離職那一步。記得我當時設下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能被認可的出版人,做出至少一個代表作」,而很幸運地,我遇見了《本命,燃燒》,我一輩子愛它!
    (下面這是我的讀後心得~真心愛這個故事!)
    盤點資產應該很容易理解,就是先預估一筆緊急備用金,算一下還缺多少,並想辦法存到達標,以讓我有時間餘裕去計劃下一步。我也跟朋友透露離職的計畫,並確定有機會接外稿賺點小錢,這點也讓我比較安心。
    然後,記得定期更新履歷,維持開放狀態!只要有去上人力銀行閒逛的習慣,好像就越容易被人資發現?也就會有更多職缺機會深入信箱,讓我們評估自己在人力市場的價值、有哪些產業和職位會主動找上門。
    撇開房仲業務、直播主這類廣發信件的公司,大多找上我的還是以新聞記者、媒體編輯、公關顧問為主,也有醫療產業、寵物產品電商、其他小品牌的行銷人員等。薪資水準多半沒有因工作年資而有太大漲幅,這讓我也意識到,原來我要跳槽或轉行,能拿來加薪談判的籌碼和職能還是太少。也是這時候,讀研究所的想法再次進入我的未來選項中。

    五、規劃下一步
    去年春天,為了情蒐(?),我約了幾個正在讀研的朋友聊天,問問研究所的生活,以及是否能符合我的期待。其實一開始我是有點畏懼的,因為研究生活孤獨且忙碌,聽起來比職場更具挑戰性。但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問起我熱愛的知識時,朋友們的眼神皆閃閃發光。(可能是還沒進入論文撞牆期?哈哈哈)
    總之,在評估時間成本、知識掌握度、修課與研究彈性、個人志向、經濟條件……等各種指標和可能性後,我選擇推甄國內傳播所,並決定將離職作為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最終,我很幸運地重回政大傳院,這真的要感謝老師們的肯定、主管的推薦,以及大學時努力的自己,還好成績不算太差。

    六、最後來喝點毒雞湯吧
    放張圖片緩一下,文章快結束了!
    開始工作前,我對毒雞湯類的心理勵志書超!級!感!冒!我覺得毒雞湯無法解決問題,只能短暫安撫情緒。不過,後來我發現,哇,原來我也很需要被拍拍耶。
    職場的人際連結不如學生時期單純,加班回家,也多半得面對獨自一人的夜晚。在這一年半的跌撞和迷惘中,其實最感謝的除了不吝幫助我、相伴在側的家人、朋友,最能拯救我的大概就是這些文字了吧。大推《最好在二十幾歲就知道的事》:)
    雖然不知道這一年成長了多少,但我覺得能夠更清楚知道自己嚮往的生活,已經是件很棒的事了!工作、名利和財富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努力和成長的過程本身,這段過程需要時間經歷和累積,也需要感到快樂以維持動力。不管未來怎麼樣,期待自己能一直溫柔而堅定地漂亮下去。

    文末附錄1:研究所推甄準備時序
    • 2022/03-04:情蒐、爬文
    • 2022/05-06:申請成績排位證明、輕鬆讀書
    • 2022/07-08:離職交接、推薦信邀請、輕鬆讀書
    • 2022/09-10:製作備審資料、認真讀傳播所考科
    • 2022/10-11:讀期刊論文、準備面試及研究計畫
    文末附錄2:研究所報考動機
    • 對知識的渴望與挑戰:雖然喜歡讀書,但我有做研究的能力嗎?
    • 利用學生紅利多方探索:我能接觸更多商業思維和策略知識,以運用在我關注的產業發展上嗎?
    • 不虛此行的想法:我觀看世界的方式是什麼?有對社會的核心關懷嗎?
    TIP:清楚自己要利用的資源、想透過研究生身份實踐與完成的目標。
    文末附錄3:面試提問紀錄
    面試當天,政大居然是大晴天!整個人很興奮,覺得宇宙在給我祝福。書審過了的那一刻,我就開始培養自信,真心相信自己超棒的那種,並將緊張的情緒,化成興奮和期待的心情。
    • 自我介紹
    • 你是政大的,有沒有想過去念其他的專業或其他學校?
    • 你想以產品經理作為你的職涯發展,但看不出來這跟你修課計畫的關聯?
    • 內容產品經理是什麼?
    • 為什麼要做業餘的文字工作者,而不是全職?
    • 你想用什麼方式畢業?
    • 台灣影劇要走向國際已經講了20年,就你看這樣的困境,是什麼原因?
    • 老師補充,畢業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說報導文學等,也可以做一檔節目。
    • 最後,有什麼問題想要問我們的?
    TIP:事前擬答、不斷練習是不致緊張失語的關鍵。
    文末附錄4:如果可以再讀一次大學:
    • 1. 不要因為沒把握,就放棄跨領域學習的機會
    • 2. 多認識外系的同學、突破同溫層
    • 3. 不要害怕銅臭味,要跟它當好朋友
    • 4. 這世界是不會變的,唯一可以改變的只有自己
    • 5. 多修一點戀愛學分,出社會後再補修很累

    ▼ 後記
    謝謝看到這裡的你。真心祝福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儒果的事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