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度過社會新鮮人身份轉換的迷茫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註:本書非常適合剛出社會、轉職期的人類朋友。
畢業快樂
註:以下開始的三個段落,是大學畢業前夕(2020.06)因焦慮而寫下的雜記,標題下的是「畢業快樂」。在擁有一份正職工作半年後,這些文字看起來就是杞人憂天、是沒出過社會的小屁孩會有的感受。但......這也是曾經茫然得不知所措的我啊。
嘴上總說:「追求學歷是一場騙局」似乎只是為了逃避自己不會念書這件事。然而從「高等教育擴張」的歷程看來,其最初目的是為因應經濟型態轉變,還有另一目的是為了促進階級流動,進而消減階級不平等的局面。隨著貧富差距的惡化,許多人開始為了讀書而負債,階級沒有流動,而是被複製了。
滿街的大學生,卻不如那個「大學教育是在服務少數菁英」的年代。學歷沒有變高,它是貶值了。於是對二十二歲的我們來說,截至目前為止,這輩子都在唸書。每一個階段性的轉換確實質疑過,卻從沒有反抗,是大部分人的生命經驗。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不斷的升學,不斷的延遲兌現勞動力,視之理所應當。
然後在你繳完最後一次學費、租了學士服,並且拍了照以後,恭喜你,開始兌現勞動力吧,直到退休。然而更慘酷的是,生存於這世代,老闆會為了省錢在你屆臨退休的日子提早開除你,又或是為了省錢扣你勞健保,卻壓根沒幫你保,真正能退休的那一天,遙遙無期。而為了這個退休的日子能提早到來,要用$23,800付房租、水電費、電話費、伙食費、交通費、娛樂費,以外,還要順便存點錢,因為再過個一兩年就開始有保險費、房貸、車貸、、、。

書名:《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作者:許斗榮;譯者:馮燕珠(圖片來源:老奶奶檸檬旦糕)

前言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得來容易,但更準確的說,或許是那晚福星高照,而我不以為意的瞥見了一眼。然而,幸運其實只是比他人早先拿到入場門票,從中的經驗積累、挫折難耐,都得靠心智磨練的再強化將其化解,就像那句俗語說的:「跨的過去是門,跨不過去是檻」,有時,在職場工作上的情形是,就算學習了許多心法,依然得磕磕絆絆,就像學了很多理論、聽了很多道理,依然一塌糊塗,這些總總卻也是社會新鮮人必經的過程,是人生路上各自的考驗。
《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這本書,作者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將自己定位為一位「父親」,讓我在閱讀此書時感覺非常親近,因為我的爸爸也總是在生活小事上對我們機會教育,舉凡路邊的野花野草、吃飯的餐桌禮儀、待人處事的圓融之道,卻也因為爸爸過於樂天的性格,還有傳統產業創業25年至今的人生歷練,讓我在初次進入企業工作的過程中,無法和爸爸交談一位社會新鮮人、辦公室文化所面臨的一切不適應。這本書真的像一道光一樣,照亮了我的垂頭沮喪。

不適任是因為工作內容不喜歡,還是因為能力不足?

人類真的是很奇怪的一個物種,面對喜歡的趨之若鶩,而面對討厭的則嗤之以鼻,總有一百萬個藉口可以搪塞,深陷不快樂的情緒,卻總還嚷嚷著:「是因為老闆要求太多、是因為對接的窗口意見太多、是因為、是因為......」而沒有回過頭來好好正視自己的內心捫心自問一句:「我到底為什麼不快樂?」很多時候,其實我們只是處在所謂的成長陣痛期,又或者是因為面對社會新鮮人身份轉換所造成的不適應,其實,大多數的不適任還是源自於能力不足,因為講白了,人活著就是需要用到錢,而金錢必須透過勞動生產獲取,當你沒有目標的活著時,不管做什麼都很痛苦,把生活想的純粹一點,人生會輕鬆許多。

不管做什麼,都把它當成一樁事業來經營

唯有系統性的實作、觀測、反思,才能有所成長,我們不需要期許自己成為雜誌封面所報導的影響力人物,因為把自己過好,就是最好的證明,每個人都是啟動社會運作的齒輪,不以善小而不為,要相信善的信念會循環。
從前的我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每一步都走的小心,卻又因耐心不足而魯莽決定,若能把眼光放遠,不著急、也不自暴自棄的定位自己的座標,讓自己航向想去的遠方,持續探索自己的喜歡、不喜歡,因為善良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良善的分配,因為學習是一輩子的課題。

推薦這本書給職涯探索茫然的朋友們,希望你們閱讀後也能和我一樣,可以從中得到解脫與堅定。

佳句收藏

  • 「學習」就像是製造一個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讀這個世界的鏡頭,比起模仿別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你必須有自信地說出自己的觀點。p.20
  • 能將心裡的問號變成驚嘆號,才是真正的學習。p.21
  • 不要輕易相信「聽說的」那種水準的淺顯知識,要了解具體的根據或數字。p.22
  • 把寫作當作職場生活中的宿命,進而培養思考的能力。p.25
  • 要好好過生活才能寫得好,能感動人的文章是從生活中產生出來的。p.27
  • 不要用別人成功的標準來評價自己的成就。p.32
  • 努力並有智慧的工作,是為了日後真正的工作與生活所打下的基礎。也需要有面對生活不如意的智慧。p.113
  • 如果把工作比喻成水井,找工作就像在挖井,我們通常會捨棄自己喜歡的地方,去挖別人認為好的地方,大部分人都沒有太多計劃,就持續在一開始挖的地方繼續挖下去,隨著時間過去,會害怕到其他地方去挖井,而變得安於現狀。但井要挖得深,首先要挖得寬,剛開始不該自限範圍,如果可以就盡量接觸各種領域,或是認識不同的人。p.141

後記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方便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在路上」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印度電影《救救菜英文》其中有一個橋段,女主角說:「大多數人會喜歡上新鮮的事物,是因為不夠愛自己」我們要足夠了解自己後用力的愛自己,才能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才能選擇想去的遠方後,只顧風雨兼程,因為我們不是境遇創造出來的結果,我們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推薦這本書給職涯探索茫然的朋友們,希望你們閱讀後也能和我一樣,可以從中得到解脫與堅定。

avatar-img
216會員
215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由主義所強調之國家,其不能成為黨派、宗教、任何團體的工具。
貧窮像是倒地蓮,落地生根。雨季過後,總是有無比希望,就像新興都市帶來便捷,同時也帶來毀滅。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來自於個人文化資本的累積有所不同
當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成為主流,除了產業結構的轉變之外,也間接影響臺灣社會的人口結構,大量的青壯年人口來到了都市地區工作、求學,造成鄉村地區人口快速凋零、老年化問題越發嚴重,時間久了更加劇了城鄉落差與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的局面。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
自由主義所強調之國家,其不能成為黨派、宗教、任何團體的工具。
貧窮像是倒地蓮,落地生根。雨季過後,總是有無比希望,就像新興都市帶來便捷,同時也帶來毀滅。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來自於個人文化資本的累積有所不同
當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成為主流,除了產業結構的轉變之外,也間接影響臺灣社會的人口結構,大量的青壯年人口來到了都市地區工作、求學,造成鄉村地區人口快速凋零、老年化問題越發嚴重,時間久了更加劇了城鄉落差與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的局面。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迷茫的就業之路》 一畢業開始找工作,我就知道我毀了。 一位畢業生在求職中遭遇各種挫折,面對家庭壓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感到迷茫和不安。母親的期望和社會觀念,讓主角感到無所適從。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迷茫的就業之路》 一畢業開始找工作,我就知道我毀了。 一位畢業生在求職中遭遇各種挫折,面對家庭壓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感到迷茫和不安。母親的期望和社會觀念,讓主角感到無所適從。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