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調節上面有所進步。但是像是上述的場景,仍然常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腦科學家Daniel Siegal用了許多淺顯易懂的例子,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讓我們更了解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我也帶著這份理解,跟著書中的父母反思自身童年經驗的問題,重新寫下自我反思的童年回憶、並重新和現在的教養經驗做統整,更對自己和孩子的行為能夠多一份寬容與接納,提醒自己,在情緒快要失控的時候先找到地方冷靜,避免情緒爆棚的時候和孩子互動,等到自己也平靜下來的時候,再好好地用孩子能理解與接受的方式,有時也會運用他們最愛的玩偶來述說故事,或是在大一點的孩子身上,也漸漸地能用言語直接溝通了。
就算是這樣,也不會從此以後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完全沒有溝通破裂的時候,但是我們仍可以選擇好好面對這些溝通失敗起衝突的時刻,而主動啟動修復是父母的責任,這也能讓孩子學習到,父母是怎麼跟失敗相處、如何將失敗的經驗轉化成下一次處理的養分。
說了這麼多,究竟是甚麼樣的腦知識能讓身為父母的我們受益呢?以下,借用
陳偉任醫師的部落格文章來做詳細的說明,這裡就簡單摘述和本文內容較相關的部分做個科普小知識。
關於大腦的科普小知識
腦發展順序: 由下而上、由右而左、由後至前。而掌管非語言、情緒的右腦是會比起掌管語言與邏輯的左腦先發展,也就是孩子大哭大鬧說不清楚的時候,常常會是他的情緒腦在作用,隨著多次的練習情緒調節以及述說情緒、腦發展逐漸成熟後,才較能用語言有邏輯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及想法。
這樣的發展,需要透過一再反覆地和身旁的大人良性互動而逐漸成熟,也就是被好好照顧的孩子,逐漸學習運用邏輯來參與和他人的社交活動,若是在幼時常常目睹暴力、或是在情緒上時常被疏忽照顧,則掌管情緒協調、思考的腦發展會容易受到阻礙,這樣在跟他人互動時,則容易出現"戰與逃"的直覺性反應。
但是好消息是:大腦的發展永遠不嫌晚!
雖然在幼時沒有受到良好的照顧,我們仍然可以用理性的思考來看待童年經歷,而情緒調節的能力也是後天可以練習的,只要我們願意好好看待自身的經歷、好好地反思覺察自我,就有機會可以協助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或是還在成長的孩子一同練習情緒調節。
父母自己本身的功課 — 自我覺察與反思童年經驗
「雖然很想好好愛孩子,但總是不知道為何情緒爆走?」
這樣的情況時常出現,而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做的是,好好地記錄這些情緒爆發的時刻,究竟是甚麼狀況下我們容易爆發情緒呢?例如:孩子拒絕我們提議的時候,同時也反思自己的童年經驗,是不是有過相似的經驗,像是我在孩童時期和父母表達自己的意見卻被拒絕或是忽略,而當時的情緒尚未好好處理,帶到目前與孩子相處的情境上。
對於我小時候的印象,就是個愛哭鬼,好像不論發生甚麼事都會以哭泣收尾,像是找不到父母要求的東西等等,而當我哭泣的時候並沒有印象有人好好地接住我、安慰我,只是一再地再被貼上標籤「你就是愛哭」、「哭又不能解決問題」等等,反思這些經歷的過程中,也同時思考,會是這樣形成了現在的我嗎?現在的我沒有那麼多眼淚了,好像遇到問題就是想辦法解決問題,隔著一層距離看著遇到問題的自己,不用哭了。
工程師的邏輯思考訓練更是加強了我用腦解決問題,但是左腦過度使用而過於冷淡疏離面對一切的時候,也能透過重新覺察身體五感、來刺激右腦模式,統整連結自己的情感。
那麼當右腦過度激發、情緒爆棚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可以學習透過「自我對話」來啟動左腦模式,像是遇到問題很慌張的時候,跟自己說:「我現在有種不確定感,但我正盡力去做,問題總會解決的。」讓左腦的語言去安撫右腦的焦慮感。
如何和孩子互動?
孩子哭鬧,有時是要表達「媽媽,我需要你!」
在溝通的每一個當下,父母都能立刻感受到孩子發出的訊息、給予理解,並適時地回應,而這涉及到雙方和諧的合作。每個人的反應模式都取決於當下的溝通情形,而不是依循舊有的、固著的預期心理模式。這樣及時的溝通模式、如實地表達出內心的情緒,孩子就會知道我們在乎甚麼,也會了解情緒表達的正確模式,學會如何設身處地思考問題,也能和父母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
而小時候與父母形成健康的依附關係,能為孩子提供安全堡壘,讓孩子學習認識自己和他人。如果因為父母自己幼時的經驗,造成跟孩子之間相處卡住的時候,也無須責怪自己,只要能夠覺察並好好地處理這份"卡住"的感覺,就能夠重新在孩子的生活中創造正面的改變。
療癒過去的心理問題,永遠不嫌晚。
在腦發展尚未成熟的孩子,常常最容易使用情緒腦。當孩子出現情緒,通常會需要與他人進行連結,先同理孩子的情緒、但不必同意孩子不被接受的行為,像是生氣時亂打人,且同時也覺察自己的狀態是否情緒穩定,待孩子能夠理性溝通時,再來好好述說。
述說也要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可以搭配玩偶來述說一段故事,或是和孩子交換角色扮演、重述剛剛發生過的事件是甚麼,都能夠加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更能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重新用腦科學的角度來理解自己和孩子的行為,像是待上腦科學家的眼鏡來觀察自己,理解了也多了份寬容,雖然還是避免不了發生衝突、情緒高漲的激動時刻,但卻是多了份應對自己和孩子行為的方法,對於自己孩時發生過的經歷,也為當時的父母做了新的註解:他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