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孩子情緒潰堤,家長情緒高漲! 該怎麼辦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刻,莫過於每次孩子鬧脾氣,父母一再好言勸戒後,孩子仍繼續耍賴不止,最後搞得父母火氣飆升,場面失控,親子關係緊張...
這個場景家長們一定不陌生,其實父母也是有很多情緒跟壓力的呀!
在面對這樣的場合,我們能夠怎麼做呢?
通常父母最後失控的點往往已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孩子情緒高漲時的行為與態度,例如瞪你、摔打物品或是家人、尖叫、咆哮、故意唱反調等等...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覺察他「生氣時的行為」,我們允許孩子有「生氣的情緒」,但需要制止他生氣時的問題行為,最後才是討論事件本身。
同時,父母也接受自己現在情緒高漲,並問問自己:「我現在被激怒的點是什麼?」這個小動作可以讓我們稍稍踩剎車,冷靜一下下觀察孩子也觀察自己,更能夠讓我們理性的在事後告訴孩子他的行為該怎麼調整,而身為家長的我們則需要想一想:「我接受孩子怎麼表達他的憤怒?」。
你需要一個 #暫停區
在孩子哭鬧情緒高漲的當下,請父母先深深吸一口氣!
帶他去一個安靜的地方(可以是孩子自己的房間),直到他停止哭泣,稍稍冷靜下來。
或是我們讓他在安全狀態環境下,家長直接離開他的視線! 直到雙方都降低情緒強度至可以溝通的狀態。
這樣的好處是,避免在不理性的情況下彼此都說出或是做出讓對方更加憤怒的行為或是言語,這時候的溝通往往也不能解決起始問題。
事後 #疏導情緒
最後也是關鍵的,在孩子冷靜後,告訴孩子你生氣的原因,也讓孩子自己說說看他的。堅定的告訴他:「我知道你很生氣,但你生氣時可以….(講出能夠接受的憤怒表達方式) 而不是….(揍人/尖叫),這樣我也很難過...」或是平時就可以多跟孩子討論這些情境下的適當表達行為。
讓孩子「學會同理了解你的感受」,他便會知道他的負向行為會造成的困擾與後果,但同時可以他們可以明白家長能夠「接受」他們的負向情緒。那麼,下一次他們會慢慢理解不需要強烈的行為,他的憤怒也會被接收,孩子的情緒行為強度也會漸趨穩定。

最後最重要的是:做個榜樣給他看!

如果爸爸媽媽希望他表達生氣的時候不是推打、不是怒吼、不是大聲哭泣,那麼我們最好在自己情緒高漲時,也盡量不要吼他(不是不能責備,而是讓他知道解決問題不需要怒吼)、摔東西、甩門等等...
孩子的情緒處理往往也是父母情商的一場修煉呀!
想看其他親子教養文章,可以直接來臉書粉專唷!

沐光嬰幼兒潛能發展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muinlovingligh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孩子的情緒經常動盪不安,家長們也可能因此感到焦慮或無助。本文通過襌卡的啟示,父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的情緒爆發,從而成為孩子情感上的穩定支持者。透過深呼吸、情緒日記與設置寧靜角落等練習,幫助家長提升自我覺察,並以愛與耐心面對育兒挑戰。
在面對孩子的情緒爆發時,父母應該保持冷靜,引導孩子認識問題的根源,協助他們解決困難。孩子發脾氣通常是因為期望落空或遇到挑戰,父母要理解這一點,並避免與孩子的情緒對抗。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他們主動參與,而不是直接給予解決方案。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情緒管理,還能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孩子的情緒經常動盪不安,家長們也可能因此感到焦慮或無助。本文通過襌卡的啟示,父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的情緒爆發,從而成為孩子情感上的穩定支持者。透過深呼吸、情緒日記與設置寧靜角落等練習,幫助家長提升自我覺察,並以愛與耐心面對育兒挑戰。
在面對孩子的情緒爆發時,父母應該保持冷靜,引導孩子認識問題的根源,協助他們解決困難。孩子發脾氣通常是因為期望落空或遇到挑戰,父母要理解這一點,並避免與孩子的情緒對抗。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他們主動參與,而不是直接給予解決方案。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情緒管理,還能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