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生活一定是由愛所召喚,並依知識而行的人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些年因為寫了一些親職教養的書,所以常有機會應邀跟家長與老師演講,往往很多人會問:「你最期待孩子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或素養?」
身為貪心也憂心的父母,我們當然希望給予孩子十八般武藝,好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但是我們顯然無法預測未來什麼行業或技能最夯,或許該靜下心來思考,什麼是值得過的美好生活?
我認為不管什麼面貌的未來,美好的生活一定是由愛所召喚,並依知識而行的人生。是的,愛與知識正是我這一輩子的追求,其實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描述,愛的召喚,就是源自內心對世界的關懷,也就是慈悲心的展現,而知識是智慧的基礎,也是我們能將善意正確實踐的方法。
我們過去的教育都太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但是在行動上網知識垂手可得的時代,以及人工智慧一日千里的發展讓特定技能的賞味期愈來愈短,為了適應現在與迎向未來,現在的教育透過新課綱的制定,從能力升級為「核心素養」。
所謂素養,不只包括知識、能力、更強調態度與價值,也就是希望孩子成為有積極主動的意願,以及與人溝通的團隊精神,進而參與社會的終身學習者。
新課綱從課程設計到考試方式及最終的升學選材,全都有大幅的變更,焦慮的父母不必急著送孩子去補習,因為「核心素養」裡最關鍵也最難「教」的,其實是由「感動」所引發的「愛」,因為愛,我們願意去行動,去改變,也願意去學習行動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也因為愛,能激發出生活的熱情,遇到挫折時比較有力量去克服。
能讓我們因感動而激發而效法的力量,往往是來自真實的生活經驗….

點燃學習動機

PTS教育夏惠汶創辦人說:「從今天起,你不許教孩子。如果學生都沒有準備要學,為什麼你要教他呢?」
教育也許可以用「買賣」這麼庸俗的行為來比喻,買賣之所以成立,是有人賣,也要有人買,才算完成了一個交易,今天我們教育孩子,當然不是把課教完就算完成,而要看學生有沒有準備要學,有沒有接收到或學會,才能算完成一場有效的教學。
因此,PTS主張,老師的任務不是教,而是營造學習的氛圍,當學生不想學的時候,老師要透過對話與陪伴,想辦法「引誘」他,的確,當一個人真正自己願意學時,就會長出力量與找到方法。
我們在教育現場也一再看到,當孩子放棄學習時,不是因為不想學,而是大人把學習變得無聊,僵化、令人窒息。
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也人人都同意,但是難就難在如何把學習變得有趣,以及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因此,在談教材教案之前,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學習是如何發生的?如何協助孩子了解自己,察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找到每個人獨特的渴望與驅動力,然後才能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與步驟,並透過專案學習與人合作互動中,像打怪闖關般,一級一級增進自己的實力。
108課綱在高中這個階段有很大的變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習的選擇權還給學生,很多師長擔心他們在人生中不會選擇,但是假如學生從小被安排,不需要選擇,當然也就不會選擇,這也是他們必須學會的課題,更是我們必須給他們的學習機會。
新課綱阻斷階級流動?
108年課綱由於不只是課本內容的變動,連課程時數與科目也大幅更動,再加上大學入學方式也一併調整,引起許多人的焦慮。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方法,國家未來競爭力也繫於如何教育現在的孩子,而時代不斷在變化,所需要的人才也大不相同,無法用三、五十年前的觀念來應付未來的挑戰,永不止息的教育改革,似乎已成無可奈何的現實。
這次課綱的教學內容從過去強調知識的背誦,轉變到素養,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沒意見,因為在這隨時隨地都可以無限上綱的時代,知識的記憶,已沒什麼價值,因此強調素養,也就是從應具備的知識,到能將知識運用出來的能力,以及願意在生活中實踐的態度。
知識可以透過紙筆的測驗檢視,可是技能與態度如何落實?經專家學者漫長的研究與討論,才有現在讓家長一個頭兩個大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以及新的大學甄選標準。
也就是理想上,今後高中生就可以像大學生一樣,除了最基本的必修課之外,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修課程,誇張一點的說,以前朝夕相處的「同班同學」應該逐漸成為歷史,因為每個學生應該要有自己獨特的修課紀錄,包括自己在社團或其他場域學來的多元表現紀錄。
因此學生可以在課程鬆綁的前提下,用更多的時間依著自己的興趣與熱情,發展自己學習的路徑。這些目標我想大家也都同意,但是對於資源有限的偏鄉小校,如何提供學生多元發展的學習管道呢?這也是很多重視教育平等的人所擔心的。
政府也設法投入更多資源,但是有沒有效果,還得看第一線辦學的老師與校長能不能夠付出更多額外的心力才能創造出機會。
隨著全球化競爭,自動化科技及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能勝任比較好一點的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跟以前絕對不同,因此古代那種即使家境貧困,憑藉一套教科書與參考書,一個人默默苦讀而翻身的傳奇故事,今後恐怕會愈來愈少,全世界所有頂尖大學招到的學生幾乎都來自高收入與高學習資源的家庭,即便想各種方法調整,效果還是很有限。
即便只用學科考試成績,依調查情況還是如此。如果依新課綱的精神。理論上應該可以鼓勵學生依熱情學習,反而比較能降低這種落差,我樂觀的期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聊聊在新知識技能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選擇將自己的時間投資在何種事物上,才能提升整體幸福度。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聊聊在新知識技能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選擇將自己的時間投資在何種事物上,才能提升整體幸福度。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