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大學教育跟社會的溫度差

最近接觸很多教育相關的東西,才發現人一輩子脫不了學習。從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出社會後的進修、以興趣為主的課程等等,統統算是教育的範圍。
最近文科就業艱難的問題才剛出現在我思考範圍內,加入了文科理科分類後,讓我心中的台灣思想又添了一筆,只能說以前自己太無知。

大學畢業後的斷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即戰力」這個名詞?在當年大家就業的時候,常聽到「企業需要的是即戰力,沒有人有空慢慢教你」那時覺得很矛盾,學生剛畢業怎麼可能成為即戰力?就算實習跟基本技能都點滿,跟社會人士的素養還是有差,那從學生到即戰力的斷層到底怎麼填補?
而在即戰力這個名詞流行時,也時不時看到有人大肆鼓吹大學無用論。大學真的沒用嗎?社會那麼需要即戰力那為什麼不把大學全廢了,各行各業恢復學徒制或全面導入實習生制度就好?
今天早上跟日本老師開完會,我突然對這題有了一些想法。

高等教育vs代工國家

我自己在日本從設計業、房仲業到之後創業後做了很多有的沒的,就經驗而言,如果是在工具、法規、程序之類的學習,那就必須常常更新。以工具來說,要是學的是同一套軟體,或同樣系統的軟體(比如剪接、3D),那可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若遇到軟硬體同時大幅革新,那要適應可能就比較麻煩。
還記得十年以前還有手繪跟電繪之爭,但現在多少新人是從電繪入門?在多元工具與教學輔助下,新人們學習的速度應該不比老人差,也可以邊投注在創作上,邊磨練基本功。
而人在國外,從更新簽證開始,我也當過公務員、接觸過政策研究、參與過政策提案,所有繁瑣的手續都可能簡化,甚至有些會被廢除,那負責辦這些事的人們,勢必跟著規定學習新流程。(像疫情時免簽的日本突然要申請簽證,就難倒一堆人)
很多基層的技術跟知識都有變動或是被淘汰的可能,雖然這些事的確需要有人來做,但高等教育應該不是為訓練這類型人材而存在。台灣很多老闆都還停留在代工國家的思維,在全球產業結構裡,量產這件事不可或缺,而現在台灣走向高技術代工,這種型態不太要求勞工擁有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整合、發想與模糊對比能力,而是要求大家能把老闆交代的事做好。
量產中要求的明確、專精,大概跟高等教育裡追求的模糊、整合層次不同。所以高等教育教出來的人,除非經歷過企業實習,否則應該都不會是“即戰力”。
我某次去大學課堂上當翻譯時的照片/其實我很討厭講課啦

我的課程想要提供什麼?

幾年前我在台灣推廣日本地方創生案例時,就遭台灣老師質疑「這些東西台灣都可以學,為什麼我們要把學生送去日本?」「學生們學了日本那套,回到台灣要怎麼應用?」轉眼間五年過去,我現在可以明確回答。
一個高等教育培育出的人才,應該具備能在模糊與清晰之間定義問題的能力。
比如要規劃一個區域的使用,我們可以從理念開始討論,接著將問題聚焦,整理出達到理念需要的手段,再繼續聚焦,到每個團隊該負責什麼任務,團隊間該怎麼配合,最後聚焦到每件事該發包給哪個公司,每個個人該執行什麼工作。
我覺得日本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所有事情上中下游的相互配合,從政策規劃一直到執行,一環扣一環,他們的組織合作細膩程度遠超台灣人想像,這種高度協作能力,與向內整合、向外整合的能力都值得學習。
台灣多數人還停留在一個人,一家公司自幹就可以打天下的思維,但之後我覺得大家應該更注重橫向與垂直溝通,才能成就更大的事業。而在溝通時不可缺少的,就是從模糊定義中尋找跟不同立場、層級之間的共通點。
高等人才從個人、政策、學術與產業面來針對同一個議題進行分析的能力,正是高等教育的任務。
日本現在也繼續開發視覺化工具來促進不同立場的人們協調

結語

台灣除了高科技產業,其他人只要沒有家裡庇蔭,以就業而言大多都很艱難,而高等教育提供給我們的能力,其實正是那些可以跟人合作,跳脫代工思維的能力,但教育者跟學習者沒有意識到這點,恐怕也難有成果。
台灣的服務業就業人口就佔了6成,大概就業市場跟社會風氣,就很難讓大家不去思考成為“即戰力”這件事吧?
最近又有學生跟我聊到地方創生該怎麼提案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提案以前先想想你為什麼來這裡,要帶些什麼回去?
我們個人的力量很微小,而在每個地區,政府、產業、民眾都各有立場,不是光靠閱讀資料還有短短幾次訪談就可以釐清,所以最單純的還是回到「我們到這個地方做什麼?我們想帶走什麼經驗?」等搞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以後,才能在當地尋找夥伴,我們不是政府的代言人、也不是公共議題的代言人,大部分的人在地方都只是過客而已,不用把事情想得太難,先試著跨出第一步,有成績,才有話語權。
高等教育出來的畢業生,理應具有整合跟協調現實跟學說之間的能力,學校教育不完整,現在大家有更多機會走出教室,就更應該活用這些機會磨練自己那些在課堂上學會的東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