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秘密社團淺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究竟什麽是“秘密社團”(secret societies)?
當我們研究某個國家的歷史時通常會關注那些特定衝突,細心的學者經常會遇到可疑的關聯,它們似乎以隱蔽或欺騙性的方式對歷史進程施加影響。負責任的歷史學家於是從宗教、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等典籍中揭露出許多相互關聯的團體,比如與宗教信仰緊密相關的共濟會、光照會、骷髏會、耶穌會等,還有外交關係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國際猶太人”、“赤士”、法西斯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猶太復國主義者、羅斯柴爾德、納粹和世界產業工人聯盟等等。很明顯,其中一些被認為是“秘密社團”,但其他的則表現為政治或商業協會。
政客們的斡旋
在世俗的主流媒體歷史中,這些團體看起來毫不相干,甚至擁護相反的理念。但實際上它們之間關係密切。 一個全球性的“秘密社團”網絡已經存在了許多個世紀。它的成員分佈廣泛,但擁有相同的歷史認知,並通過信仰符號、神秘學或超自然知識、神秘的儀式和只有“內部人士”知道的僞裝技巧聯繫在一起。近代歷史上的各種金融勒索、政治陰謀、戰爭和叛亂、貨幣操縱、毒品和人口販運以及國際犯罪都可以追溯到這個隱秘的網絡,而上面列出的團體只是其伸出來的觸角而已。網絡上有本書叫做《魔鬼在統治這個世界》,你覺得聳人聽聞嗎?也許是時候靜下心來做一點自己的研究了。
該網絡通過數十個文化和政治協會的獨立運作來避免被世人發現。雖然也會從普通人群中招募成員,但頂層的職位只為忠於網絡的“內部人士”保留。一旦在某國政壇掌權,這些“圈內人”就互相保護、互相提拔,並利用他們的影響力進行顛覆。他們經常以敬業的領導者自居,但他們唯一的忠誠是對該網絡的忠誠。這個內部網絡的存在促進了間諜活動和勾結,也有助於解釋某些公民領袖中如此普遍的等級虛偽。擧個例子,局外人很難理解“資本主義”世界的銀行家為什麽會支持“社會主義”極權?政治家爲什麽要背叛自己的國家?宗教領袖爲什麽那麽多戀童癖? 這些不法分子不遵守任何原則,並且已經在世界範圍形成了活躍網絡,他們只崇拜權力,每個人都可以犧牲。一旦你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大量以前説不通的混亂歷史就開始變得有序且有意義了。
要研究秘密社團的歷史,你必須遵從這樣一個原則:摒棄在課本上學過的歷史,開始為自己思考、開始擴大閲讀範圍以涵蓋各種不同觀點、相信自己的思考成果。
也就是説,我並不在乎你是否相信我説的,我只是在進行合乎邏輯的分析從而得出我的結論。你也應該這樣做。我發現,越多的接觸19世紀以前的西方書籍,就越明顯的感覺到當代的歷史觀點偏頗的不像話,就好像有什麽東西硬生生的把18世紀以後的世界封閉起來了。
關於秘密社團有很多有價值的資源,但並沒有單一的、終極的權威著述。 即使沒有那些誤導性的“宣傳”言論,辨別歷史真相仍然非常困難。有些書是由好心的“局外人”寫的,他們的研究態度值得表揚,但信息存在很多矛盾,也不完整。另一些學者對某個特定情況瞭如指掌,但缺乏“大局”洞察力。還有一些由所謂的“內部人士”撰的,但可能是出於誤導或轉移注意力的目的。有些書則由於缺乏有效的交互參照而無法確定其真實性。
總之,這是個讓研究者吃盡苦頭的領域。然而所有堅持耕耘的人們都懷揣同樣一個信念:瞭解世界的真相,是生而爲人的權利和必儘之義務。良知和堅持是超越欺騙邁向真理的唯一道路。
有一個概念我要請你十分小心,那就是“受控制的反對派”(controlled opposition)。
秘密社團運作的很經典的一種方式是他們推舉領導人來代表每個主要政黨、宗教運動和國家事務。有些人錯誤地認為“自由派”(Librals)是都“壞人”,保守派和正統宗教領袖都是可以信任的。此種觀點尤爲危險。指揮秘密社團的陰謀者沒有永久的原則或信仰。 權力的積累是他們唯一關心的事情。而大衆心理學早已證明,大多數人都信任那些說出他們想听的話的領導人,所以一定會存在處於“深度掩護”(deep cover)中的代理人,包括政治和宗教“保守派”,在每次沖突中都為雙方提供鼓舞人心的“教導”。
這些人的工作是讓談話集中在情緒化、有爭議和暫時性的問題上,並與他們的對手進行辯論。如何辨別他們呢?很簡單,他們從不教育公眾,真正的威脅來自不受控制的政府權力。幾百年來,“滲透、分而治之”一直是他們標準的作案手法。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的作者,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政治作家。據說他忠於英國的“斯圖亞特”事業。 1700 年代初期,他成為反對漢諾威政府的《詹姆士黨人》(Jacobite)報紙的主要編輯之一。在很多年閒他一直是值得信賴的詹姆士黨領袖。結果後來人們才發現,他同時也是漢諾威-輝格黨政府的告密者和間諜,暗中挑動了許多詹姆士黨的分裂事件。
丹尼爾迪福
歡迎轉載,敬請注明出處,不勝感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46內容數
當前在全世界的曆史教科書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唯物主義史觀。我想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一下人類曆史的來龍去脈。只是一種研究的可能性,歡迎不同觀點,但謝絕謾罵侮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有關社團的部分,大學還有隱藏的部分也就是有些人會有點排斥的教會團契的部分,我本身就是教會裡面的人, 所以,是很習慣的,那在這邊如果有不同宗教或者對教會非常好奇的,可以在這一集介紹,有些聽眾會反應說在台灣最討厭遇到三種狀況, 第一種是一直問你要不要加保保險的推銷員,第二種就是你要不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Thumbnail
討論宗教團體,強調了邪教活動對信徒的影響,描述工作環境及特殊規章等內容。
Thumbnail
資深記者John Judis 和智庫政治學者Ruy Teixeira合著的好書《民主黨人去哪兒了》 精采的回顧了小羅斯福總統在二戰前構築的新政選民聯盟如何因為政黨的另一支腳-執政聯盟和影子政黨選擇的政策路線和選民聯盟的工人階級越來越疏離而讓民主黨的支持者結構出現換血,換進來的新成員是什麽人?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有關社團的部分,大學還有隱藏的部分也就是有些人會有點排斥的教會團契的部分,我本身就是教會裡面的人, 所以,是很習慣的,那在這邊如果有不同宗教或者對教會非常好奇的,可以在這一集介紹,有些聽眾會反應說在台灣最討厭遇到三種狀況, 第一種是一直問你要不要加保保險的推銷員,第二種就是你要不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Thumbnail
討論宗教團體,強調了邪教活動對信徒的影響,描述工作環境及特殊規章等內容。
Thumbnail
資深記者John Judis 和智庫政治學者Ruy Teixeira合著的好書《民主黨人去哪兒了》 精采的回顧了小羅斯福總統在二戰前構築的新政選民聯盟如何因為政黨的另一支腳-執政聯盟和影子政黨選擇的政策路線和選民聯盟的工人階級越來越疏離而讓民主黨的支持者結構出現換血,換進來的新成員是什麽人?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