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關於投放廣告這件事

關於投放廣告這件事
關於投放廣告這件事
先前提到廣告受眾,今天換個比較直覺式的來講。
你的商品跟品牌內容,一定有一個你內心屬意的銷售族群,而那個族群的生活習慣跟模式,就是必須去拆解的關鍵點,再透過拆解出來的內容,去選擇廣告工具與最後收單的模式。
舉例來說,如果你經營的是高單價、高品質的商品,銷售TA屬於比較高收入的族群,我會選擇把廣告投放在自媒體以及影音媒體為主,關鍵字、SEO、部落客業配這些內容就放在輔助的角色,可有可無,有其他預算再來評估。
會這樣做的判斷基礎在於,高收入的受眾族群,生活型態相較一般人更為忙碌,比起CP值,他們更重視在時間價值上,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慢慢搜尋相關的資訊,只要廣告訴求的內容有辦法解決他們的困擾,通常會直接消費,比價的行為以及尋求信任的搜尋行為相對會減少很多。
高收入族群大多具有自信,能夠很快速的判斷這個產品是否符合需求,就算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損失的購買金額也不會太過糾結。簡單來說,他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選品上,我們要做的反而是把產品品質、廣告品質跟受眾訴求做的精準,會比較有效。至於EDM跟官方LINE的廣告,也是相同的道理。
反過來說,經營一般生活用品、食品、常態式消耗品等等,這些產品內容最主要的消費者通常是主婦、小資族、大眾化為主的內容,我會把品牌資源放在部落客的開箱、關鍵字的搜尋強化與SEO,討論聲量以及通路上的優惠折扣都必須注意。
在廣告投放上,用自媒體的「互動」與「觸及」為目的,讓互動的觸及率衝高,提高留言跟分享數,就有機會產生更多的搜尋機會,再透過網站以及部落客KOL的推薦,來創造收單的成果。
為什麼我不直接用轉換就好,可以直接拿到訂單。
在意CP值與價格的受眾,無論他們看到再吸引的廣告,都一定會先去網路上GOOGLE一遍,把推薦跟客訴等負面的訊息全部撈過一次,才會決定最後要不要下單。所以直接做轉換,成效不見得會比互動來的更好,用互動反而能觸及更多流量。
透過其他人的建議來強化自己購買的因素,避免購買後,發覺買到不適合的商品,結果又覺得浪費,整個消費的心情大受影響,回過頭想想,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
其實設定廣告跟選擇工具,不只是了解工具的特性而已,其實受影響更多的是消費者的心理狀態,需要掌握使用者接觸後的行為,再把品牌資源建立在他們會去的地方,最後都會再回過頭來消費,不用執著在一開始就急著賣東西、要看到訂單,品牌資源是慢慢累積起來的。
葛捷思與新的旅宿業合作上,主要的投放也是使用互動為主,畢竟沒有人會只看到廣告就去下訂,我們都習慣會去看看評價、看看推薦跟照片再決定,你是如此、我也是如此,你想賣的消費者也是如此,大家都一樣,沒甚麼不同。
如果這些廣告工具的使用心法對你有幫助,幫忙按個讚吧。 下次再來講講通路的選擇。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