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塑造社會期待的性格

    近日來,我發現社會上有許多人,由於工作、家庭,為了生存的緣故,而不得不得塑造出一個也不能說完全不相同,也許是多少有重疊但面積不大、不完全相同的性格角色,以便面對生活每日的挑戰與需求,應付自己選擇的人生走向,這讓我很是焦心,因為這根本就沒有辦法將你真正內心的性格展現出來、釋放出來,而一直壓抑積累在心中,宛如桎梏牢籠般綑綁著靈魂,這樣久而久之,也許會因為裝得太像、演了習慣而逐漸被同化、假戲真做,以為自己真的是那種性格的人,但其實到底終究是塑造出來的,還是人為故意的,自己真正的性格仍無法被看到、被重視、被施展,到最後,連本體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性格是什麼,你也許會問,每個人生來不知自己真正的性格,不是都要等到垂垂老矣時才慢慢釐清嗎?這不是很正常?然而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這叫做正常呢?而且到底什麼是正常、不正常?我想可能就是因為人年輕、中壯年時期,由於工作、家庭、日常的壓迫之下,自己不得不創造出一個與自己相似度不超過30%的性格角色,而去融入這個社會,以便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而到老了之後因為也退休了,家庭、自我的歷練也到達了一種看淡、看開的境界,不用在乎社會的人、世界上的所有發生的事情跟自己有何關係,是否會影響自己的人生,因為什麼都不用擔心顧慮了,所以自然盡力展現自己的真正性格與特質,反而在這老年的時候才是最快樂的,因為他們是真正的找到自我,其實這份真正的性格,從出生到死一直都有,只是人們願不願意選擇它、接納它、看見它、發現它、展現它,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愈年輕的時候,就自我覺察自己的真正性格,而自然流露,不顧社會世俗的規定,故意為了融入而裝作另外一個個性,對個體的發展、乃至於社會的運作,都能順利榮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