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親子共讀《說到做到!》

有隻很有教養的小狼,第一次獨自出門去打獵,他很快就抓到了一隻兔子!小狼問兔子有什麼最後心願—爸爸媽媽教過他「一定要尊重別人最後的心願!」小狼拒絕了兔子放走自己的要求之後,兔子轉而要求小狼為他唸故事,可是小狼沒有帶故事書,所以他只好回家拿。臨走前,兔子向小狼保證「我不會動,說到做到!」但是,當小狼帶著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書回來時,兔子早已不見蹤影,不開心的小狼只好繼續抓新獵物。 不久後,小狼抓到了一隻公雞,他一樣問公雞有什麼最後心願,公雞的首要心願是自由,不過小狼斷然拒絕,於是公雞就說那他要聽音樂,小狼答應了,但是他沒有帶樂器,所以他得回家拿。公雞承諾小狼「我不會動,說到做到!」不過,當小狼帶著吉他返回原地時,公雞早就不見了,就跟兔子一樣,生氣的小狼只好再去找第三隻獵物。 這次,小狼很快就撲倒了一個小男孩,小狼問著小男孩的最後心願,男孩拜託小狼給他一張畫,想到自己還得回家拿筆來畫畫,小狼就氣到快爆炸了!不過男孩既沒有要求自由,還說了「拜託」,小狼想了想還是決定再回家一次,小男孩信誓旦旦說著:「我不會動,說到做到!」當小狼回來的時候,小男孩竟然還在那等著!因為男孩的爸媽教過他「一定要遵守約定!說到做到!」小狼幫男孩畫了一張超棒的肖像畫,男孩好想把這幅畫拿給朋友看,小狼忍著飢餓跟著男孩回家,打算等朋友看完畫後再把男孩吃掉,結果竟然發現男孩的朋友是……剛剛逃跑的兔子和公雞!
文/尚樂洛;圖/馬修莫德;翻譯/賴羽青;格林文化出版。信手拈來的線條勾勒出圖案,搭配芥末黃、朱紅和棕色三種主色,三言兩語造就一個聰明故事。
文/尚樂洛;圖/馬修莫德;翻譯/賴羽青;格林文化出版。 信手拈來的線條勾勒出圖案,搭配芥末黃、朱紅和棕色三種主色,三言兩語造就一個聰明故事。
咪咪是在二手書店找到這本《說到做到!》,僅僅是快速翻過一遍,就喜歡上這本書了。讀起來明快流暢,文字和圖畫都簡潔俐落,非常聰明地、甚至帶著點狡猾地,一步一步逼著讀者去面對、去思考故事角色的處境和行為,不容你逃避。每個人讀到最後一頁,沒意外地都會笑出來,可能是大笑也可能是輕笑,但只要開始思考「所以,到底要不要『說到做到』?」大概就會變苦笑了。
好好看到這本新書,馬上迫不及待翻開來讀,他看到最後一頁就說「好恐怖喔!野狼把他們都吃掉了!」那天睡前故事時間,我們正式共讀這本書,講完故事後,我問好好「現在還會覺得恐怖嗎?」他說「不會,還覺得有點好玩呢!」好好的反應正能顯出這個故事的精彩,圖像營造的氛圍很強,圖像讓我們「怕野狼」;文字卻告訴我們這小野狼有教養,他尊重別人、遵守承諾,他沒那麼可怕。就是這個圖文的矛盾,創造了好玩的趣味,也強化在此一處境下做出「正確選擇」的難度。
「好好,你覺得小男孩後來有沒有被吃掉?」 「吼,這麼簡單!當然是沒有啊!」 「喔?你怎麼知道的?」 「因為兔子跟雞沒有說到做到,所以被吃掉了;小男孩有說到做到,所以不會被吃掉。」 「這樣啊,那你覺得兔子跟雞這樣做好不好?」 「不好啊!他們沒有說到做到耶!」 「那小男孩呢?他這樣做對不對?」 「他做的對。」 「那我問你,兔子跟雞為什麼沒有說到做到?」 「因為他們就是不想說到做到!」 「真的是因為不想所以沒做嗎?你想想看如果他們真的遵守『說到做到』,他們都留在那等小狼回來,那他們會怎樣?」 「會被小狼吃掉。」 「嗯,所以說,他們之所以沒有說到做到、沒有等小狼回來是因為?」 「不要被吃掉,他們要趁機逃走。」 原來好好是認為兔子和雞是因為沒有「說到做到」所以才被吃掉的,好一個「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傳統觀念。這也是故事操弄讀者的地方,不守承諾才有逃命的機會,可是到最後守承諾的人活了下來,不守承諾的人被吃掉。所以,到底要不要「說到做到」?到底要不要「聽爸媽的話」?這些問題就變得更難回答,媽馬要帶著好好撥開重重障礙,找出回答問題的核心,那就是「靠自己判斷」。
「好好,『說到做到,一定會被吃掉』跟『說到沒做到,逃走爭取活命的機會』如果是你,你會選哪一個?」 「嗯……我選『說到沒做到,但是可以逃命』。」 「但是說到卻沒做到這樣真的可以嗎?」 「嗯……有的時候可以,要看有沒有危險,有危險還是先逃比較重要。」 「這樣啊,所以到底要不要『說到做到』呢?」 「如果不是遇到很危險的事就要。」 「那要不要聽爸媽的話呢?」 「要……吧?」 「把拔媽馬平常是教你要說到做到沒錯,但是他們不知道你會被吃掉啊!」 「那不要聽把拔媽馬的話好了。」 「咦,這樣對嗎?你剛說要不要『說到做到』是看有沒有什麼?」 「有沒有危險,所以要不要聽把拔媽馬的話也要看有沒有危險或重不重要。像是看電視不能看太久,眼睛會近視是重要的事,所以要聽媽馬的話;要不要吃早餐就沒那麼重要,所以可以不用聽。」 「欸!不是這樣說吧!」 媽馬認為要讓孩子擁有判斷力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還得先拆下那些平常自己對孩子耳提面命的叮嚀,這對媽馬來說是技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挑戰。不過,既然我們總有一天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那不如早點訓練他獨立思考和判斷。
「如果你是兔子,你會怎麼做?」 「我會趁小狼回家的時候,找幫手過來一起等小狼回來,等他出現就把他打死。」 「啊?打死小狼喔……好吧。那如果你是寫故事的人,你會怎麼寫這個故事?」 「我會寫小狼最後把兔子、雞和小男孩統統吃掉!那媽馬呢?你會怎麼寫?」 「我會寫……小狼知道兔子的最後願望是聽故事之後,就把兔子抓回家,回到家一講完故事就能把兔子吃掉。或者是小狼一抓到兔子,就把他吃掉,然後故事就結束了,哈哈哈!」 媽馬聽到好好說要找幫手打死小狼,心中大吃一驚,對好好採用這種暴力的手段感到意外,不免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平時在無意中讓他接觸到暴力畫面?無論如何,好好的反應對媽馬來說都是一種提醒。

親子共讀小技巧:用繪本訓練孩子的判斷力 為人父母者皆知道要養大一個小孩不容易,總希望小孩過得平安健康、幸福快樂、自信自在,但是要達到這些狀態,得先盡心盡力養育和教育他才行。有孩子在的生活,無時無處不是教養。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好希望孩子乖乖聽話;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卻更希望孩子擁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那麼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這樣的能力呢? 共同閱讀和討論繪本可以是方法之一,有些繪本能引人深思,它拋出問題、創造情境,刺激讀者去思考「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或是「這件事就一定要這麼做嗎?」這類型的繪本就很適合跟孩子共讀和討論,親子可以藉著討論自己決定的依據,了解彼此最在意的關鍵為何,慢慢地培養出孩子的判斷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