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33計:反間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反間,在《孫子兵法》用計篇是五種間諜之一,特指明明是敵方所派,卻被我方所利用的間諜。
乍看之下,既不用我方冒險派出間諜,也更容易取信於敵方,此計甚為高明,就算列在三十六計中排名較前面的計策也無不可。
但是,反間計最嚴峻的問題,就在於我方所掌握到的敵方所思,哪怕擁有再多的證據,本質上終究是一種臆測;而敵方的間諜究竟如何行動,哪怕有我方再多的誘導,本質上也是一種臆測;臆測加上臆測,堪稱深不可測,所以我方若將希望賭在敵方被我方誤導,沒有其他勝算更高的計策的話,那麼使用此計,成功率幾乎可說是不高於50%。
因此,與其意圖預測敵方的預測,不如深刻理解敵我雙方互動的局勢,在可疑處發現更可疑處,推演到我方所能推演的極致;在驅動敵方派來的間諜時,心態上就必須完完全全將其視為我方派出的間諜,既不能有一絲絲把他當作非我方人員的念頭,但始終又要守住一絲清明,不可偏離現實利害關係。
如此一來,敵方誤信這個間諜所帶回去的消息,自然是對我方有利;敵方不相信這個間諜,甚至斬殺之,則情報戰上我方也少了一絲威脅。或對我方有利,或有害於敵方,看起來我方佔盡便宜,但從另一面來看,我方操作空間很小很小,稍有差池就萬劫不復,此計的容錯率遠遠不如其他計策,堪稱險計。
注意,做為敗戰計之一,反間計是我方已無優勢,將希望放在敵方將領多疑、內部矛盾上,若是我方誤判情勢,讓該間諜所帶回去的消息,其實有害於我方;或是我方誤判敵方所派的間諜是誰,或是我方誤判敵方間諜受信任的程度,甚至敵方根本沒派間諜,我方此招皆無效。
原文: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avatar-img
9會員
72內容數
對於現狀的不滿,除了宣洩情緒,還能轉換為有邏輯的思考。針對軍事的部分,我們也不必完全遷就於現實,夢想一番又何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洗丹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兵力不足時,就故意展現不足的樣子,讓可疑的地方看起來更可疑。這個關鍵之處,在於斬釘截鐵、變化多端兩者之間徘徊不定,不是完全的可信,也不是完全的不可信,做到奇特中的奇特。
當敵方士兵實力較強的話,我方就得想辦法針對敵方將領,畢竟針對個人始終比針對團體容易。當敵方將領智謀較高時,我方就得從他的情慾方面著手,不可能硬要跟他的優勢硬碰硬。 好不容易等待敵方將領開始擺爛,士兵跟著頹廢時,他們的優勢像花草樹木枯萎,我方才有機會。
主人招待,客人被招待,前者主動,後者被動,化被動為主動,就是反客為主。 做為並戰計之一,反客為主是雙方戰況僵持,一旦拖延下去對我方不利時所用的計謀。
設法讓高大的樹上盛開花朵,遠遠看去煞是美觀,然而如果沒有真的爬上樹,就不會發現那些花其實是假的。 做為並戰計之一,樹上開花是雙方戰況僵持,一旦拖延下去對我方不利時所用的計謀。
東漢末年,劉表聽信後妻的話,寵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琦為了自保,每次找諸葛亮詢問方法,都被諸葛亮找藉口搪塞過去。一次,劉琦邀請諸葛亮到後園遊玩,一起登上高樓,在吃吃喝喝之間,派人把梯子卸下,才對諸葛亮說:「現在這裡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說從你的嘴巴說出,只進到我的耳朵,你總算能告訴我方法了吧?」
假裝癡呆,其實不癲不狂。 做為並戰計之一,假癡不癲是雙方戰況僵持,一旦拖延下去對我方不利時所用的計謀。 寧可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作,也不要假裝知道了些什麽而隨意胡亂作為。在以靜制動的時刻,就完全不顯露心機,好比雲中的電氣累積著,平時完全看不出來,只有時機一到才發揮大作用。
兵力不足時,就故意展現不足的樣子,讓可疑的地方看起來更可疑。這個關鍵之處,在於斬釘截鐵、變化多端兩者之間徘徊不定,不是完全的可信,也不是完全的不可信,做到奇特中的奇特。
當敵方士兵實力較強的話,我方就得想辦法針對敵方將領,畢竟針對個人始終比針對團體容易。當敵方將領智謀較高時,我方就得從他的情慾方面著手,不可能硬要跟他的優勢硬碰硬。 好不容易等待敵方將領開始擺爛,士兵跟著頹廢時,他們的優勢像花草樹木枯萎,我方才有機會。
主人招待,客人被招待,前者主動,後者被動,化被動為主動,就是反客為主。 做為並戰計之一,反客為主是雙方戰況僵持,一旦拖延下去對我方不利時所用的計謀。
設法讓高大的樹上盛開花朵,遠遠看去煞是美觀,然而如果沒有真的爬上樹,就不會發現那些花其實是假的。 做為並戰計之一,樹上開花是雙方戰況僵持,一旦拖延下去對我方不利時所用的計謀。
東漢末年,劉表聽信後妻的話,寵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琦為了自保,每次找諸葛亮詢問方法,都被諸葛亮找藉口搪塞過去。一次,劉琦邀請諸葛亮到後園遊玩,一起登上高樓,在吃吃喝喝之間,派人把梯子卸下,才對諸葛亮說:「現在這裡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說從你的嘴巴說出,只進到我的耳朵,你總算能告訴我方法了吧?」
假裝癡呆,其實不癲不狂。 做為並戰計之一,假癡不癲是雙方戰況僵持,一旦拖延下去對我方不利時所用的計謀。 寧可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作,也不要假裝知道了些什麽而隨意胡亂作為。在以靜制動的時刻,就完全不顯露心機,好比雲中的電氣累積著,平時完全看不出來,只有時機一到才發揮大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要趁人蛇集團撒網的時候,抓到證據並一口氣收網,算是一種借力使力的計畫。
Thumbnail
設定討論方向到情報操作者不想要的方向,可以卡住情報操作者想引導人們相信的事、辯解的藉口。 以 #兩兆錢坑 法案來講,情報操作者的論述大概是用「時候未到所以不一定」的原理來欺瞞逃脫質疑。這時可以設定的討論方向是: 1雖然未發生,但是法規有限制比較有保障 2討論「空白授權」可能的危害 例如:
Thumbnail
「實虛」、「用間」兩篇是「作戰」篇的實戰操作 「實虛」篇告訴世人如何「致人而不致於人」——將敵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玩弄其於股掌。「用間」篇告訴世人如何「先知」——知道敵人的毛病是什麼、知道敵人的習慣是什麼,擺佈其於股掌。 「作戰」篇主張「兵貴速」;若能玩弄其於股掌、擺佈其於股掌,要「速戰速決」
目前國會正在爭執不休的國會五法,就立法意旨來說本身是一個促進施政透明的良性法案,因為官員接受監督的力度越大,本身就能大概率減少上下其手貪汙的情況,過去民進黨執政常常用一句機密不公開就規避監督,甚至官員答非所問蓄意隱匿事實,惡例在前就該撥亂反正,而最荒誕的地方是現在號招側翼大肆反對的民進黨,按理來說民
Thumbnail
當男人背叛你時,會出現什麼線索?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從他的行為中發現背叛的跡象。
Thumbnail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Thumbnail
*保持自己重新思考的彈性,對於新的想法及趨勢願意接受,切勿把想法禁錮在一個牢籠裡 *直接說服別人,容易引起敵意及攻擊,最好的方式,是採取不給意見,但互動式談話,比如用問問題的方式讓對方思考 *人類唯有覺得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會真正心甘情願 *這本書巧妙融合西方心理學以及中國《孫子兵法》的思想,與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要趁人蛇集團撒網的時候,抓到證據並一口氣收網,算是一種借力使力的計畫。
Thumbnail
設定討論方向到情報操作者不想要的方向,可以卡住情報操作者想引導人們相信的事、辯解的藉口。 以 #兩兆錢坑 法案來講,情報操作者的論述大概是用「時候未到所以不一定」的原理來欺瞞逃脫質疑。這時可以設定的討論方向是: 1雖然未發生,但是法規有限制比較有保障 2討論「空白授權」可能的危害 例如:
Thumbnail
「實虛」、「用間」兩篇是「作戰」篇的實戰操作 「實虛」篇告訴世人如何「致人而不致於人」——將敵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玩弄其於股掌。「用間」篇告訴世人如何「先知」——知道敵人的毛病是什麼、知道敵人的習慣是什麼,擺佈其於股掌。 「作戰」篇主張「兵貴速」;若能玩弄其於股掌、擺佈其於股掌,要「速戰速決」
目前國會正在爭執不休的國會五法,就立法意旨來說本身是一個促進施政透明的良性法案,因為官員接受監督的力度越大,本身就能大概率減少上下其手貪汙的情況,過去民進黨執政常常用一句機密不公開就規避監督,甚至官員答非所問蓄意隱匿事實,惡例在前就該撥亂反正,而最荒誕的地方是現在號招側翼大肆反對的民進黨,按理來說民
Thumbnail
當男人背叛你時,會出現什麼線索?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從他的行為中發現背叛的跡象。
Thumbnail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Thumbnail
*保持自己重新思考的彈性,對於新的想法及趨勢願意接受,切勿把想法禁錮在一個牢籠裡 *直接說服別人,容易引起敵意及攻擊,最好的方式,是採取不給意見,但互動式談話,比如用問問題的方式讓對方思考 *人類唯有覺得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會真正心甘情願 *這本書巧妙融合西方心理學以及中國《孫子兵法》的思想,與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