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美感·剎那與永恆––武術套路的演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舊王孫溥心畬(1896-1963)執教師範大學時,許多人慕名前來學習畫畫,但大師並不急著教學生拿筆,而是開出了一堆的經典古籍,要學生回去多研讀。因此,有人猜測大師不肯輕易授徒,其實不然,後來讀到一些名人的傳記,如吳昌碩趙之謙、……等等大家,也都有相同的記載。而且,這些大師每日都有一堆的基本功課要從事,也並不是每次大筆一揮好的作品就能出來,剛開始連自己都看不過去,揉掉的廢紙比留下來的多更多。有一天在練習時,吾師忽然接到一通電話,原來是好友名書法家丁玉熙先生來電,告知最近習字時,得有一副自己覺得還算滿意的中堂與對聯,已郵寄寄出,要請這位鑑賞家西敏桑品鑑品鑑。吾師於藝術品的鑑賞能力,非吾輩所能蠡測,既然要跟著老師學習,如果無法瞭解或熟悉老師的價值判斷與作風取向,怎麼能解讀老師的教學語言呢!
丁玉熙先生書作
記得初到吾師家習練白鶴拳時,常聽吾師感慨的說:「白鶴拳水火手的動作,發自丹田以下、兩胯之間,不知者反倒謂:在『ㄏㄛˋ』甚麼?比起其他拳種,縱橫跳躍,閃轉騰挪,甚為不雅!」但又聽說:「白鶴拳過去在福建,相傳是文雅人士在習練的拳種。」聽得我一頭霧水,因為這根本是兩相矛盾的論點!既為文雅人士所愛好為之,怎麼又會認為不雅呢?
剛開始掌握不到白鶴拳的精髓與理念,又因過去有北拳的經驗,每每練習時,為求表現,總是拚了命的用盡全力,丟不到十下的水手,已經讓我氣脹壅塞於胸,無法呼吸,兩臂僵硬痠麻,肌肉不聽使喚,發不出一點氣力來,誠如拳經所謂:「做形張體不成法,上搭下矯不成勁」。更慘的是滿頭大汗,所站位置前面早已滴滿了一大攤的汗水,為防待會兒對練時有人踩到滑倒,還得拿拖把來拖過。所以,還記得當時每次練習水火手時,一個樁馬都只練習三十下,就已經很喘累癱了,吾師還不斷的安慰說:「如果每次練習抖技二十下,五次合起來,跟練習一百次,效果是一樣的。」我始終將吾師的話奉為圭臬,從不懷疑。
吾師手把手的教學方式
每次都在痛苦中掙扎,每一個放假日的清晨都在床上輾轉猶豫,總是在去與不去之間,左右為難。去了全身溼答答,回來全身筋骨痠輭,下午大概又要在床上躺半天;不去,整個早上就在床上輾轉反側,撐到中午吃個飯,下午繼續窩在床上,明天肯定更累!忽然間電話鈴聲響起,竟然是吾師打電話來叫人,這下沒有逃避的理由了,只好匆匆漱洗完畢、換裝,驅車趕過去。
到了太平,吾師告知聽聞市府建設局局長,每天早起煮稀飯,還利用時間練習走三戰,沒有對手可以練習對練,今天邀約大家過去交流,車行轉往大坑,不一會兒就到局長家了。局長熱情的接待,茶水都已經燒好了,談話間才知道原來局長與吾師的三弟是小學同學。進到客廳,看見角落擺著一只鏤空雕花花瓶,忍不住輕聲讚嘆,不臆被走在前面的吾師聽到,轉身回了一句:「嘿邀足燒,要耶燙郎手咧!」不懂!不懂!我就是不懂!滿頭霧水,又不好開口問。回程的路上終於有時間請吾師釋疑,原來以前吾師在跑「節場」的時候,遇到有人拿「做古」新瓷器,當作古董喊價,行家就會這麼說!這下子我更迷惑了,怎麼就看得出來它還燙手呢?吾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總結就是要多看。問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哪個是真古董,哪個是仿古新作啊!如何能區分?
在蔡桑的敦促之下媒合了一樁拜師的美事
記得某年新春初五,練習完後,吾師想去國光花市逛逛,幾個人開著一部車就過去了。過年期間人潮確實很多,一群人走走看看,來到一攤賣玉石的攤子,老闆年紀不大,約莫三、四十歲,吾師挑了一塊問了價格,老闆開價八百元,吾師換了一塊,老闆開價兩千五百元,吾師又換了一塊,這次老闆開價一千六百元,吾師換回剛剛第一次挑的那一塊,還價六百元,老闆不多話也就成交了。離開玉石的攤子,吾師問我們要了面紙捏在手上,還以為吾師嫌髒要擦手,大家一邊閒聊,一邊往前繼續逛過去,過了幾個攤子後,吾師忽然舉起手中剛剛買的那塊玉,就著透過屋頂照下來的光線給大家看,原來那是一塊墨玉劍璏,經吾師拭去表面的灰塵後,透出溫潤古樸的光澤與質感,說:「彼耶少年仔,冇識得貨!」吾師的鑑賞功力與眼力,著實讓大家嚇了一跳,這是我第一次陪著吾師來逛賣玉的攤子!
後來,有一次晚上去吾師家,他們一家剛吃完晚飯,看到我們忙不迭地準備泡茶,師母過來打招呼閒聊,我們提到買玉的事件,師母打趣的說:「那可是你們老師,繳了不少『學費』,買來的經驗呢!」
吾師藝術的眼光銳利又精準,連泡茶的茶具都搭配得很精美,端出茶具倒出熱騰騰的茶水,看著黃褐的茶水流注出來,忽然,吾師笑開了,原來剛剛在廚房沖泡時,茶壺裡忘了放茶葉,但流出來的茶水依然帶著黃褐色,可見茶壺泡茶泡久了,不放茶葉,沖出來的茶水還是有茶的色、味!這不就像吾師平時教我們時一樣嗎?只要跟著吾師實實在在的踏實學習,浸淫的時間夠了,多少也有一定的「臭破味」出來!
所以,雖然每次跟著練習都是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的,但一次次地在吾師的示範叮嚀與糾正下,整個動作做起來似乎比較流暢平順,不再那麼彆扭,至少已經能夠跟著大家一次做完一百下的抖技,中間不用再摸魚休息,反正喘就給他喘,衣服濕了就多帶一件來換唄!記得那一次是在大坑軍功國小的韻律教室,因為,白天上班精神緊繃,兩臂高聳肌肉僵硬,晚上還來練拳,真的快累癱了,做完基本動作走完一趟「五步」後,吾師和眾師兄們,竟然叫我再走一遍給他們看,無奈只好硬著頭皮,踩著套路的步伐,又擔心被大家看穿,只好含著意念,揮動無力的雙手,哪知反倒受到吾師和眾師兄們的讚賞!從此,我刻意地去回想、復現當時的感覺,逐漸地掌握到「摸魚」的訣竅,有了不一樣的體會與覺受,到這時候終於有一種被接納的喜悅,好像找到屬於自己歸屬的群體,長久以來心中懸浮的那一份不安,落地安定了下來!
恭立白鶴先師的牌位進行簡單的拜師典禮
武術套路的演示,畢竟跟舞蹈不同,除了流暢性之外,個人體悟後的律動節奏,在在呈顯出學習者的性格,學習者的性格,又關乎他的價值判斷,也就是全生命的展現。就像郗璿(王羲之的妻子)一眼只看到「太」字的那一點。假日每每練習完後,吾師會邀約幾個人去逛花市、玉市、美術館、藝廊或百貨公司、……等等,大部分的人對這沒興趣,甚至引以為苦,我左右無事老愛跟著,雖然學不會吾師銳利的眼光,偶爾也能得到吾師的青睞與讚許。時間一久不知怎麼了,吾師在教新的手法時,竟能懂得吾師未說出口的那一面,莫非這就像釋迦牟尼佛靈山法會上的「拈花微笑」!
此後,再沒聽說吾師提出白鶴拳表演不好看的論點!
白鶴拳經中也提到教授學生的方法,我常常會把它記在心中,每次練習時反覆在心中體會玩味,覺得蠻有幫助的,在此分享給一樣有興趣的同參道友。
白鶴仙師傳經曰:教徒之法,必以三戰為先,端正為務,然後練其手足相應,筋骨出力一氣發出,此皆沉一字也!舉意不舉力,記氣不記形,頭身手足四種之氣勢,以為三戰之步法。
一為頭頂提正,手足俱動,囟庭頂天如降地矣!
二為胸挺向開,懸肩插甲,兩臂如棉矣!縮入閣腔邊,力有開到太子宮與尺骨尾,不可敧斜搖動之敗。
三當兩腳不丁不八,腳指與後珍倚土,及腳彎腳圩虎眼頭,齊齊束落,虎眼邊一條筋捲入,腿頭一片串落,十指落地,俱能活動,應手便有起力,是以吊腿伏力,手足相應也!
四用照陽之手,手有三節,上節懸肩,中節吞墜,尾節如柳枝,呼吸發出,如猛虎出林之威也。
受氣順不帶火,化氣自然,交接如對羽毛之輕,勉強用力,對人無異泰山之重,凡欲學習者,能細心研究勤練日積,而謂徒勞罔功,不能接受前賢此天下所稀聞,古今所未有者也!
夫拳者,歷代以來許多種樣,各說俱一理,唯認筋骨正直,心氣意聽憑呼吸一齊發出,將叫氣力,謂之勁也!茍其身不正,三十六骨節,七十二節氣,無一齊出力,又有一種之拳,做形張體,上搭下矯,古人云:做形張體不成法,上搭下矯不成勁。此乃非祖之拳,不足論也!是以學易精難,苦身勤練,論年不論月,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心專事必成,凡欲學習之人,惡心須改善心,心中必細細抑其躁氣,戒其狂妄,不可恥不若人,患人之己知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閒雲野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吾師認為就「三戰」拳母來說,行拳習練之時即包含此八字訣,否則會有如拳經所說「崎斜動搖之敗」。其中飛鳴宿食,是將白鶴表現在外,見而可識的動作,融入套路的攻防架勢當中;吞吐浮沉,則是標示著行拳時,內息輾轉竄流運作的路線與方式,白鶴拳兼容內、外家之效,有時甚至也被區分為「象形拳」的一種!
就在這樣一睡一醒,一醒一睡的交替過程中,窗外的天色已微微泛白,牆上的時鐘指著五點三十分,終於,伯信仔起身,喚醒老員外,相約改天一起吃飯後,目送他們搭車離去。回轉身子進到庭院,也該是平日起床的時候了,找出掃帚畚斗,清掃庭院的走道與落葉,回到客廳,清洗茶具、燒開水、擦拭桌椅,等候早上運動的學生到來。
穿西裝、皮鞋,走到哪、吃到哪,看見喜歡的東西,大家還巴著送,根本就是『紳士流氓』! 『紳士流氓』可不是只會穿著打扮,還得要有真功夫才能扛得起這塊招牌。我知道,雖然他們心裡不服,可也沒有人敢出手挑戰。
想要帶領一群武術團體,手底下確實要有足以服眾的硬功夫,唉!緬懷先師,往後要再出現像吾師一樣,具備這麼完整白鶴拳基本功法及套路的宗師級人物,難矣哉!
水手動作說明: 一、樁馬身體向下沉,手順勢放鬆下墜,撞擊下腹,由鼻吸氣入丹田,兩眼隨著身體往下,保持平視,切忌看到地上。 二、身體上浮,膝蓋打直,手如端盆潑水般甩出,掌心朝上,如水奔流之狀,約略與眼角同高,同時將丹田之氣,由口快速吐出,上半身仍須保持微向前傾,兩眼隨著手勢稍微上抬,注視手尾。
「三戰」為白鶴拳的入門拳,故亦稱之為「拳母」。所謂三戰者:一戰「精」、二戰「氣」、三戰「神」。在習練「三戰」之時,應貫注全付精神,心中細細抑其躁氣,戒其狂妄,惡心改善心。
吾師認為就「三戰」拳母來說,行拳習練之時即包含此八字訣,否則會有如拳經所說「崎斜動搖之敗」。其中飛鳴宿食,是將白鶴表現在外,見而可識的動作,融入套路的攻防架勢當中;吞吐浮沉,則是標示著行拳時,內息輾轉竄流運作的路線與方式,白鶴拳兼容內、外家之效,有時甚至也被區分為「象形拳」的一種!
就在這樣一睡一醒,一醒一睡的交替過程中,窗外的天色已微微泛白,牆上的時鐘指著五點三十分,終於,伯信仔起身,喚醒老員外,相約改天一起吃飯後,目送他們搭車離去。回轉身子進到庭院,也該是平日起床的時候了,找出掃帚畚斗,清掃庭院的走道與落葉,回到客廳,清洗茶具、燒開水、擦拭桌椅,等候早上運動的學生到來。
穿西裝、皮鞋,走到哪、吃到哪,看見喜歡的東西,大家還巴著送,根本就是『紳士流氓』! 『紳士流氓』可不是只會穿著打扮,還得要有真功夫才能扛得起這塊招牌。我知道,雖然他們心裡不服,可也沒有人敢出手挑戰。
想要帶領一群武術團體,手底下確實要有足以服眾的硬功夫,唉!緬懷先師,往後要再出現像吾師一樣,具備這麼完整白鶴拳基本功法及套路的宗師級人物,難矣哉!
水手動作說明: 一、樁馬身體向下沉,手順勢放鬆下墜,撞擊下腹,由鼻吸氣入丹田,兩眼隨著身體往下,保持平視,切忌看到地上。 二、身體上浮,膝蓋打直,手如端盆潑水般甩出,掌心朝上,如水奔流之狀,約略與眼角同高,同時將丹田之氣,由口快速吐出,上半身仍須保持微向前傾,兩眼隨著手勢稍微上抬,注視手尾。
「三戰」為白鶴拳的入門拳,故亦稱之為「拳母」。所謂三戰者:一戰「精」、二戰「氣」、三戰「神」。在習練「三戰」之時,應貫注全付精神,心中細細抑其躁氣,戒其狂妄,惡心改善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莫書不太能安於自己僅有的詩詞技能。 於是他開始練習丹青。 雙親仙逝、身無家累,擢了工具便遊歷山川去;他想臨摹山水。 這日坐於華山之底,正專心揮毫著,整個狀態進入一種周遭與我無謂的心流之境。 「畫得好,天資絕佳。」 被這突然一聲打斷,微慍,望向此人。 眼前這人有股浪頹之氣,但見其眉目清癯,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奇俠精忠傳》第四回道士葛玄一談到武藝拳術的分派,內家是武當張三峰創立,最厲害的是空手入白刃和點穴,武功走柔的一路;外家是少林派,拳術剛猛。同時,趙煥亭又加插了邊澄仰慕少林武術,入寺寄身廚下燒飯三年,誠心潛習的故事
太極拳老師傅又在台上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了。斷斷續續上了這位和譪可親的太極拳老師五、六期的課,學會了基本的易簡太極拳三十四式,說句實話:越來越堅持不下去。老師是好老師,慈詳、和譪、有耐心,可是台下的學員不論來來去去換了多少期,還是有許多的初學者,這表示總是有新的來,舊的去。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每一
Thumbnail
老衲三本作品集分別為前年出版的《說說八卦的八卦》,去年出版的《慕容先生的水路拳法》,以及今年出版的《流與離之島》。每篇文章都是短篇,字數不多,搭捷運時過幾站就可以看完一篇。文筆流暢好讀,基本上三四小時內就能整本完讀。今天要藉由介紹《慕容前輩的水路拳法》,說說一些武俠寫作的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湯在行進間仍有著拋刀動作,小湯沒有拋很高,但他沒有在看刀,像是刀一定會回到他手上般。恆豪恆傑甚至吱吱喳喳地討論起小湯是不是手腕跟禮刀中間綁了有看不見的細線。看見湯成紀如此熟稔的刀法,李英豪是身心完全的折服。
Thumbnail
武道祖師每天聖駕龍鶴山 202代莊聯騰祖師幾乎每日駕臨龍鶴山。師公。 203代莊世裕祖師亦駕臨龍鶴山。師父。 其餘197代江鶴祖師無心師太。 198代五梅祖師 199代小雲祖師 200代周文正祖師。 201代陳尾祖師。亦聖駕隨同駕臨。 197前祖師暫不述。 謹記同心靈驗。傳授武道。驗證請教。福壽無量
Thumbnail
  由雲林縣政府與公視合製的《匠新匠心》(下稱本片)一共5集,每一集皆描述一種傳統工藝與一種不同領域的新興工藝對話,分別為:106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的北管大師─李春生與雲林縣第一個新式擊樂演奏團隊─太日樂集;無師自通的全臺首位手工哨角藝師─魏幼謙與將哨角融入交響樂的─蔦松藝術
Thumbnail
一。武道天水鶴拳古稱武道。 不僅仙鶴而已。共八種動物。仙鶴居乾卦。金龍居震卦。龍鶴山。 武道祖師為仙鶴武祖和伏羲傳承至今已快七千年。 三。武道天水鶴為直線側身行拳。 四。武道天水鶴為心物合一。以鶴意為主。形為外輔。形意兼一 五。武道天水鶴為宿鳴飛食呑吐浮沉合大自然生態。 其他請自行參照之前武道資訊。
Thumbnail
武道。名相皆同。 發源於龍鶴山天水郡古稱武道精神(練武修道)。 鶴拳煉精。鶴功守神。武道精神 武道天水鶴拳。伏羲先天八卦36門鶴拳。36天罡。 白鶴派鶴拳(清朝創派) 以上皆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莫書不太能安於自己僅有的詩詞技能。 於是他開始練習丹青。 雙親仙逝、身無家累,擢了工具便遊歷山川去;他想臨摹山水。 這日坐於華山之底,正專心揮毫著,整個狀態進入一種周遭與我無謂的心流之境。 「畫得好,天資絕佳。」 被這突然一聲打斷,微慍,望向此人。 眼前這人有股浪頹之氣,但見其眉目清癯,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奇俠精忠傳》第四回道士葛玄一談到武藝拳術的分派,內家是武當張三峰創立,最厲害的是空手入白刃和點穴,武功走柔的一路;外家是少林派,拳術剛猛。同時,趙煥亭又加插了邊澄仰慕少林武術,入寺寄身廚下燒飯三年,誠心潛習的故事
太極拳老師傅又在台上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了。斷斷續續上了這位和譪可親的太極拳老師五、六期的課,學會了基本的易簡太極拳三十四式,說句實話:越來越堅持不下去。老師是好老師,慈詳、和譪、有耐心,可是台下的學員不論來來去去換了多少期,還是有許多的初學者,這表示總是有新的來,舊的去。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每一
Thumbnail
老衲三本作品集分別為前年出版的《說說八卦的八卦》,去年出版的《慕容先生的水路拳法》,以及今年出版的《流與離之島》。每篇文章都是短篇,字數不多,搭捷運時過幾站就可以看完一篇。文筆流暢好讀,基本上三四小時內就能整本完讀。今天要藉由介紹《慕容前輩的水路拳法》,說說一些武俠寫作的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湯在行進間仍有著拋刀動作,小湯沒有拋很高,但他沒有在看刀,像是刀一定會回到他手上般。恆豪恆傑甚至吱吱喳喳地討論起小湯是不是手腕跟禮刀中間綁了有看不見的細線。看見湯成紀如此熟稔的刀法,李英豪是身心完全的折服。
Thumbnail
武道祖師每天聖駕龍鶴山 202代莊聯騰祖師幾乎每日駕臨龍鶴山。師公。 203代莊世裕祖師亦駕臨龍鶴山。師父。 其餘197代江鶴祖師無心師太。 198代五梅祖師 199代小雲祖師 200代周文正祖師。 201代陳尾祖師。亦聖駕隨同駕臨。 197前祖師暫不述。 謹記同心靈驗。傳授武道。驗證請教。福壽無量
Thumbnail
  由雲林縣政府與公視合製的《匠新匠心》(下稱本片)一共5集,每一集皆描述一種傳統工藝與一種不同領域的新興工藝對話,分別為:106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的北管大師─李春生與雲林縣第一個新式擊樂演奏團隊─太日樂集;無師自通的全臺首位手工哨角藝師─魏幼謙與將哨角融入交響樂的─蔦松藝術
Thumbnail
一。武道天水鶴拳古稱武道。 不僅仙鶴而已。共八種動物。仙鶴居乾卦。金龍居震卦。龍鶴山。 武道祖師為仙鶴武祖和伏羲傳承至今已快七千年。 三。武道天水鶴為直線側身行拳。 四。武道天水鶴為心物合一。以鶴意為主。形為外輔。形意兼一 五。武道天水鶴為宿鳴飛食呑吐浮沉合大自然生態。 其他請自行參照之前武道資訊。
Thumbnail
武道。名相皆同。 發源於龍鶴山天水郡古稱武道精神(練武修道)。 鶴拳煉精。鶴功守神。武道精神 武道天水鶴拳。伏羲先天八卦36門鶴拳。36天罡。 白鶴派鶴拳(清朝創派) 以上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