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定律,是在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Timothy Gladwell)在異數提出的驚世駭俗觀點,當時說一件事情要做到專精,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一萬小時你可能沒感覺,我來量化一下,一萬小時等於你每天花2小時練習鋼琴的話,全年無休也要13.7年,才能達到這個標準。所以你一輩子可能不太能專精太多事情。
但是這個觀點一出馬上有類似的一連串流行的反應,最有名的是喬許.考夫曼 (Josh Kaufman) 在 TEDx主張
只要 20 小時就能學會任何事。他的演講完美演示學會烏克麗麗,只要20小時,但是這個觀點並不是要攻擊一萬小時定律,反而更像是對一萬小時定律的補充,雖然“專精”要一萬小時,但是陌生到入門只要20小時,只要學習方法對與保持絕對專注,20小時就可以從零到入門。
還有一個比較悲觀地提醒補充就是,一萬小時可能也不夠,最著名的是邏輯思維的羅振宇。他主張低水平的重複也沒有用,舉例在北京當計程車司機,開一萬小時的車,也不會成為賽車手,因為計程車司機只在舒適圈裡練習。所以下面這張要有效進步的示意圖,在學習成長中,非常的熱門。
圖片來源:https://www.wearn.com/bbs/t1079765.html
只在你的舒適圈學習沒有進步的空間,恐慌圈會讓你直接想放棄,我們要不斷地進步就是往學習圈走。
最後結論是,其實學習任何一個技能都是動態的,你一定是擴大自己的舒適圈,所以持續往學習圈外圍走,最後讓恐慌圈再小,有效的一萬小時,就一定可以讓你恐慌圈小到世界級的,那就是專家。所以專心的20小時可以讓自己有一個舒適圈,走出舒適圈到學習圈,就會進步,但是有效的進步還有更有科學與效率的方式,那就是刻意練習,透過刻意練習,就是平常人一萬小時與人們所認為的天才,的根本原因,改天我會單獨發一篇文章說明,何謂刻意練習。
圖片來源:https://optionsplanet.wordpress.com/2016/07/26/%E4%B8%80%E8%90%AC%E5%B0%8F%E6%99%82%E5%AE%9A%E5%BE%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