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0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療癒師,和心理師/諮商師,有什麼不同?—❷

二〇一二年的年初,我成為療癒師,在那之後的十一年裡,只要提及我的職業,便會被問到:「療癒師,和心理師/諮商師,有什麼不同?」;之前,在面對到這個提問的時候,我的內在都沒有一個清楚的答案。
直到最近,有一篇新的貼文,讓這個提問再次浮現。
但是,這一次,我竟然沒有迴避地直面了這個提問!
在面對的過程中,我感受到:過去的自己,其實是因為害怕被質疑而選擇躲藏,特別是關於「沒有經過正式學習並獲得資格」的部分,我害怕自己的能力會因為「沒有證照」就會被無視,於是不敢去面對這個。
然而,來到這一刻的時候,我不但沒有逃走,甚至是可以在面對之後,進行仔細的爬梳,梳理背後的脈絡和邏輯上的不相容;這樣的狀態,連我都對自己都感到驚嘆⋯⋯升起一股深切的感佩,那是「對自己一路走來的扎根」的肯定。
於是,我將思路寫在〈療癒師,和心理師/諮商師,有什麼不同?—❶ 〉之中⋯⋯有趣的是,在寫完之後,我竟然又看見另一個可以剖析的區塊,於是又提筆寫下這篇文章。

療癒師,和心理師/諮商師,有什麼不同?

上一篇文章中,我針對「準備好承擔責任」的部分,細緻地區分了「療癒師」和「心理師/諮商師」的「責任區塊」
文中,以我有限的經驗和淺見來區分:心理師/諮商師主要負責的是「已經出現疾病」的個案,而療癒師可以協助的學員,則是屬於「尚未出現可被定義的心理疾病,但是知道自己正處於心靈亞健康狀態,並且想要讓自己更好」的人們。
這二種TA,在「需要別人來為自己承擔責任」的比例上,有著很大的不一樣。前者(已有心理疾病的個案)因著已經承受過多不屬於自己的議題而負荷不了,在進入「區分個人與他人課題」的階段之前,需要的是有力的介入;後者(心靈亞健康的學員)則是相對有餘力的,需要為自己的內在成長,和療癒師一起承擔責任。
有了這樣的前提之後,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將討論「僅憑經驗是不足夠的。這就像『一個骨折的人告訴你如何治療骨折』一樣,並不能夠有全面的判斷。」中的重點:經驗值

經驗值,重要嗎?

以「醫生」來說,醫生之所以會獲得人們的信任,是因為他們的資格,是在經過正式的學習、專業的訓練、一定時數的實習⋯⋯等等的過程之後,才能獲得的。
那些知識,不僅需要整合很多不同的科目和領域,甚至要在青少年時期就能積載的狀態下,才有機會「被培訓」;在那之後的培訓,是將知識與臨床經驗整合,讓自己可以在短短幾分鐘之內,透過看血檢報告、X光片⋯⋯就能迅速且準確地做出診斷;此外,開刀的技術更是無法藉由閱讀、觀看就能學會,也是需要經由大量的實際操作才能累積。
不過,以骨科醫師為例,的確是不需要有骨折的經驗,才能當骨科醫師啦!
另外,在新興的理論裡,經驗其實也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以〔4+2R|代謝飲食法〕為例,除了提倡者本身是具有醫生的身份以外,扎實的科學論理再加上自身多年的實踐,以及眾多學員的見證,都會讓這套增肌減脂的方式更具有公信力。

經驗值,當然重要囉!
現階段,相較於生理,心理健康的標準,可以說是「尚未被明確定義出來」。
在探索未知領域的時候,經驗變得更加重要!就像〔腦科學〕的開展,因為無法進行人體實驗,因為意外、疾病⋯⋯所導致的腦部狀態,更是科學家們趨之若鶩的研究標地。
而對於身為療癒的我來說,拓展心理健康維度,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
療癒師在追求的目標是身心靈的整合,身(生理、身體)、心(情緒、感受)、靈(核心信念)的合一,三者是協調、調和的;於是乎,心理的健康是朝著這個目的地前進而有的產物,而非終點。
在朝著「身心靈整合」前進的路上,身為療癒師的我,會一直⋯⋯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