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所以? 錢會變薄所以投資股票,但現在又覺得房子才抗通膨了,對吧?
通膨,時常成為投資的理由。聽起來合理,但投資終究必須回到非常簡單的思維:「投資一元,何時能穩當賺回這一元?」
迷惘的循環1:股票|通膨會造成貨幣購買力降低,於是懵懵懂懂的散戶,怕貨幣貶值,把錢移到股市買了昂貴的股票。
迷惘的循環2:美元|但通膨超乎預期,美國政府升息造成股市大跌,這時投資人又想認賠,把錢移到美元賺取利息。
迷惘的循環3:房子|接著市場又預期升息總有一天會結束,於是美元又迅速貶值,從32元高點回跌,投資人又蠢蠢欲動想把錢拿去付頭期款買間房子。
因為專家又說,如果利率短期沒有下降,房子勢必要跌。房價高是因為低利,利息高的話,買房子的人會變少,房價就會跌...
於是,理財資訊看太多,擔心貨幣會貶值的人們,就不斷迷惑在這無止盡的循環裡...。
彷彿大家忘了,少人買的商品,被操控的物件,還是可以很貴。高檔的精品、限量的球鞋, 籌碼被掌握的小型股,都可以很貴,也永遠都可以很貴。
彷彿大家忘了,低利很久的日本,房價也沒普遍性全面上漲,這兩年認賠的也一堆。南非幣的利率最近又衝到7.5%,喜歡賺利息的人可以參考一下,過去20年投資南非幣的人,他們還找不找得到褲子可以脫...
其實...投資就只是拿錢去換「生產力」,你只要投資好的生產力,就能不受通膨的影響。簡單的ETF、績優股,以及一間自住的房子,它們都有生產力。(如果你想抓重點,這就是重點。)
富比士談通膨
如果你讀過貨幣學,或任何一本談及美元問題的書籍,那這本書基本上非常易懂。若是沒讀過,這本書則可以當成你的入門書籍。作者最有趣的一點是:「明確主張美元應該走回金本位制」。
我偶爾就會強調,散戶應該儘量買基礎架構(台灣50和績優股大多都是)的東西,也曾引述一句話來協助大家思考。
這句話就是季辛吉說的,「掌握石油就掌握所有國家,掌握貨幣就掌握全世界,掌握糧食就掌握全人類」。如果再透過凱恩斯學派的思維,透過利率來操控美元,全世界就只能跟著美國起舞,很難跳脫美元為國際中介貨幣的現況。
這也是為何中國等許多國家,都想要盡力擺脫美元的原因。一些人不慎投資數位貨幣,或是購買黃金,都是基於同樣的理由:試圖與美元脫勾,防止貨幣貶值。
除了石油(能源)、貨幣、糧食之外,你也可以用同樣的角度,去思考半導體(晶片)社交媒體(抖音、傳媒)和軟體技術(AI、電子支付),它們都是新型態的基礎架構。但千萬別傻傻的熱門時就去投資(除非你是要投機賺價差),永遠都要簡單思考:「投資一元,何時能穩當賺回這一元?」找不到答案,就不要投資。
這本書我很快地只挑了幾章來閱讀。沒有接觸過這個主題的朋友,很建議大家可以先試讀一下,看看是不是適合自己能理解的程度。
通常看翻譯書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原文書的出版日期,因為通常翻譯成中文書時,已距離原文出版日期有一段時間了。例如這本書原文出版日期,其實是一年前2022年的4月。
所以,如果你要採行書中的投資建議(第五章),要非常小心,因為時空背景又已經有所不同。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碎碎唸。我又說太多了,我是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