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9/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巴黎輕軌T3線

圖/文 林胤宏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巴黎輕軌T3線。這條線顧名思義是巴黎的第三條輕軌路線,也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一條路線。怎麼說呢,前面兩條T1、T2,甚至後來的T4,要不位於郊區,要不就是將既有鐵道改建成輕軌,作為市區大眾運輸的重要性與代表性,對於民眾感受而言,都比較不那麼直接。只有這條T3線,位於巴黎市南部一條重要的環狀道路上,取代了原有眾多的公車路線,成為該條道路上最重要的運輸工具。
因為象徵意義大,所以引起的爭議也大。這條道路的北側,其實已經有一條既有的閒置鐵道,當初巴黎市政府在規劃巴黎南側的環狀捷運接駁路線時,曾經考慮過將這條閒置軌道再利用,優點除了可以大幅降低土建成本、降低對鄰近道路交通之影響外,還可以與軌道西側的輕軌T2線銜接,成為一個半環狀式的捷運接駁路線。但是偉大的巴黎市長力排眾議,認為就是要將輕軌放在大家都看的見的大馬路上,而不是住家背後的鐵軌上,透過提高能見度、降低汽車便利性的方式,驅使民眾放棄私有運具,改選擇大眾運輸工具。此外,這條輕軌可以取代道路上數量龐大的公車路線,達成環保的目標。所以在爭議聲中,這條7.9km長的路線於2006年12月開始營運。
我們來看幾個代表性的車站規劃與設計。
這是典型的近代主要道路斷面規劃。雙向輕軌軌道設置於道路中央,兩側各有兩個車道,車道外側是腳踏車道,再外側與建築物鄰接則是適當寬度的人行道。輕軌軌道採用草坪式軌道,大幅增加了都市與運輸系統的美感。
這個車站採用側式月台的方式,但是雙向的月台分屬路口的兩側,也就是都位在路口的遠端,應該是配合號誌連鎖以及優先號誌的運作,而採用這樣的配置。此外這樣配置佔用的道路寬度也比較小。
這個是月台的候車亭,有幾個值得參考的地方。第一個是與月台平行的方向設置有站名指標,大家回憶一下台北捷運站與行車方向平行的站名指標,要不就設在列車另一側的車站牆壁上,要不就設在對面月台的上方,其實都不是車上旅客視線容易看見方向,這個系統的指標位置,讓車上的旅客可以馬上知道自己是不是該下車了。第二個是候車亭的牆採用透明玻璃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空間的穿透性,使得輕軌車站看起來比較寬闊,夜間候車的旅客也感覺比較安全。
車站內部一定設有售票自動販賣機,提供多種語言,感覺起來比只會說法文的售票窗口還具有親和力。只是操作介面還蠻不容易熟悉的,選擇都得靠螢幕下面那個滾軸,配合左右的選擇與取消來操作,沒有觸控螢幕來的直覺。
自動售票機旁邊就是相關的系統營運資訊,只可惜文字都還只有法文,所以只有圖看的懂而已。
這個是位於候車亭外,讓沒有位置可以坐,但是又想讓腳休息的旅客所設置的設施,我不知道正式的名稱,所以把他叫做「臀靠」,透過臀部把身體的重量跟背包放上去之後,腳真的輕鬆很多。月台跟車道之間則設置了欄杆,限制旅客直接跨越車道離開車站。
最重要的應該是列車抵達資訊系統,但是這樣的版面配置,我個人認為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雖然可以從TRAM、11去猜下班列車11分鐘後到站,然後中間的應該是終點站名稱,但是如果能夠把資訊分類,也就是路線、終點站名稱、預計抵達時間分開來,然後在顯示區上面用法、英文顯示各個欄位名稱,也就是由左而右印上Line、Destination、in Min,這樣應該會好懂得多。
為了車站的美化,月台也設有植栽,可以看看他們樹穴弄得多整齊。旁邊嵌在地面的是夜間的照明燈,有兩個作用,第一個是提醒候車旅客月台邊緣的位置,另一個是提供列車駕駛車站的位置參考。
這個是進出月台的無障礙坡道,不管是輪椅、娃娃車、托大行李的旅客,都可以很方便地進出車站。
在這一個車站,輕軌軌道由路中移到路側,旁邊那棟建築是一個體育場,整個感覺有沒有像忠誠路跟天母棒球場?在這邊腳踏車必須跨越輕軌軌道改走輕軌跟車道中間,我個人是覺得,體育場旁邊其實有很寬廣的人行道空間,所以設置腳踏車道,或是此路段行人與腳踏車共用路側空間,其實不會影響太多行人權益,而且腳踏車道應該與體育場設施做結合,會比繞道穿越好。
在這邊受限於彎道,所以列車的速限是20km/h。另外有人說輕軌的架空線會影響市容,我覺得法國採用單懸吊線,配合有造型的架空線桿以及路燈,比起一成不變的豆芽菜路燈,對於都市景觀其實是有加分的效果。
在這邊可以看到腳踏車轉乘輕軌所提供的腳踏車駐車架。推廣腳踏車使用不光只是建設腳踏車道而已,應該要提供更便利的設施,讓腳踏車與大眾運輸能夠結合,成為旅次鍊的運輸工具之一。
雖然巴黎的捷運是採用封閉式票證系統,但是輕軌依舊採用開放式票證系統。開放式票證系統是採榮譽制,也就是應該宣導、甚至教育旅客自發性的買票、打票,再配合稽查員降低逃票率。往這個車站的車程上,我們遇到了查票員,不過他還沒遇到我們,就已經抓到了這個黑人逃票,所以他就被請下車,準備拿罰單。歐洲罰單的金額差不多是40~60倍的單趟車資,所以逃票一次等於你一整個月的車資,在德國,我的感覺也是平均差不多一個月最起碼遇到查票員一次。
巴黎輕軌與德國輕軌的比較,我個人感覺是巴黎輕軌由於是重新蓋的,所以車站造型新穎、車輛摩登、使用建材高檔,這樣才能吸引民眾改成大眾運輸工具。德國是因為輕軌系統一直以來都在運作,民眾也早就習慣搭輕軌,所以系統更新比較著重在改善候車、上下車環境的舒適性與安全性,至於車站建築跟車輛,雖然也有考慮到景觀、環保、無障礙、低底盤,但是整體而言比起法國是比較樸素的。
不過法國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喔,像是在指標的設計、交通安全性的考量,例如行人跨越軌道設施、路口交通工程設施的設計,就沒有德國考慮來的周詳,這是我個人感覺,也歡迎大家提供你們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