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的輕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圖/文 林胤宏

法國的尼斯在2007年11月新營運了這個城市有史以來的第一條輕軌,這條8.7公里長的路線,全程都設置在B型路權或行人徒步區上,沿途設有21個車站及3個轉乘停車場,提供1175個停車格,有效降低了進城的交通量。

raw-image

↑ 這條路線使用的是Alstom公司製造,Citadis 302系列的輕軌列車,長33.02公尺,寬2.65公尺,可以搭載210人。

整個計畫總共耗費五億六千萬歐元,其中四億零七百萬歐元是直接用於輕軌的興建與列車購置,這部分由尼斯與周邊地區所組成的公有大眾運輸聯盟「CANCA」來負擔,其餘的經費則用於其他的配套工程。

在配套工程之中,有八千萬歐元用於城市景觀改造,這部分由尼斯市負責。其他有六千六百萬受國家、區域與交通部所補助。剩下的財源則由大眾運輸稅來補足。

下面就介紹一些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raw-image

↑ 你有沒有發覺這個廣場上的軌道有點不一樣?這一段約500公尺的路段,考慮到廣場的整體景觀,所以沒有設置架空線,輕軌列車在這一個路段,是用電池的電力行駛的。

raw-image

↑ 所以經過這個路段的列車,集電弓都會收起來,變成真正的毛毛蟲,到了下一個車站,再重新把集電弓升上來。

raw-image

↑ 為什麼這個車站的軌道上上下下的?可不是施工不良喔,那是因為希望維持原有人行道的高度,讓輕軌的車站跟周邊的環境可以完全的融合,但是又希望月台跟列車地板的高度一樣。既然沒辦法抬高月台,那就把軌道降低吧。

raw-image

↑ 這是一般的輕軌車站,為了配合輕軌電車的底盤高度,必須把月台抬高,旅客從行人穿越道得經過一個斜坡才能進入月台。

raw-image

↑ 回到原本的車站,透過軌道降低,原本的騎樓與人行道不需要作任何更動,依舊可以達到這樣緊密的上下車介面。

raw-image

↑ 尼斯輕軌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交通設施與藝術充分的結合,像這個站牌的標誌,本身就是個藝術品。

raw-image

↑ 車站的站名牌也寫的很藝術,你不說我還不知道這是車站名稱。

raw-image

↑ 旁邊還有不曉得是什麼意思的小看板文藝一下。

raw-image

↑ 到了晚上,還會有七彩霓虹燈的變換。

raw-image

↑ 假日行人徒步區上方,也會用燈光掛上藍色的帷幕。

raw-image

↑ 輕軌列車的內裝只能用豪華來形容,竟然用毛茸茸的座椅,而且中間還有扶手。

raw-image

↑ 票證系統以及收費方式,跟法國的其他城市一樣,採用接觸式磁卡跟非接觸式IC卡並行的方式。上車時一律要刷票。如果無票上車罰鍰41歐,有票但是忘記刷票還是罰鍰28歐。

raw-image

↑尼斯的輕軌,充分發揮了因地制宜的彈性,而有不同的軌道型式,譬如說現在最流行的草坪軌道。

raw-image
raw-image

↑ 或是設置於路側的柏油軌道(雖然我不曉得為什麼這裡要改成柏油鋪面)

↑ 設置於交通寧靜區的軌道。

raw-image

↑ 設置於狹窄巷弄的單行軌道。

raw-image

↑ 尼斯輕軌的旅客資訊系統,是讓我比較想挑剔的地方,他會顯示下班車以及下下班車還有幾分鐘到站,但是不懂法文的人,第一次看怎麼會知道前面那一串字是下班車還是下下班車。另外最下面會顯示現在時間,但是常常會讓人以為那是列車抵達的時間。

raw-image

↑ 法國人不守法的個性跟台灣人很像,所以車站跟軌道旁有很多禁止標誌。

raw-image

↑ 不過法國人照樣我行我素。

raw-image

↑ 連摩托車也來湊一腳。

raw-image

↑ 順道一提,法國的摩托車也是相當的多,很有台灣的親切感。

和德國硬梆梆、死板板的輕軌系統比起來,法國的輕軌特別給人比較浪漫、隨性的感覺。充滿藝術的車站、高檔的建材與車內裝潢、獨特造型的列車、變化多端的軌道鋪設,法國人在規劃輕軌時的創意,以及付諸實現的毅力,賦予了輕軌遠超出公共運輸以外的意義。

這強調實用與理性的德國思維眼中,真的是有點瞠目結舌,但是不得不承認,法國人的確塑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交通特色與都市文化,而且真的蠻可愛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從歐洲看台灣交通
4會員
56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2011/09/11
巴黎輕軌T2線位在巴黎市西邊的郊區,整條路線呈南北走向串連塞納河西岸的住宅區,路線全長11.3km,設有13個車站,其中頭尾兩個車站可以轉乘巴黎大眾運輸的捷運與通勤鐵路,功能定位很像新北市的環狀線跟高雄的輕軌臨港線。這條路線從1997年開始營運,年運量有一千九百萬人次。
Thumbnail
2011/09/11
巴黎輕軌T2線位在巴黎市西邊的郊區,整條路線呈南北走向串連塞納河西岸的住宅區,路線全長11.3km,設有13個車站,其中頭尾兩個車站可以轉乘巴黎大眾運輸的捷運與通勤鐵路,功能定位很像新北市的環狀線跟高雄的輕軌臨港線。這條路線從1997年開始營運,年運量有一千九百萬人次。
Thumbnail
2011/08/31
巴塞隆納是我見過最有創意的輕軌都市,他的軌道跟車站不像德國一樣的制式化,而是充分發揮了輕軌因地制宜的特性,不管在單軌路段、寬闊的中央大道、快慢車分離的主要道路、與捷運交會的道路,都有其相對應的規劃與設計方式。
Thumbnail
2011/08/31
巴塞隆納是我見過最有創意的輕軌都市,他的軌道跟車站不像德國一樣的制式化,而是充分發揮了輕軌因地制宜的特性,不管在單軌路段、寬闊的中央大道、快慢車分離的主要道路、與捷運交會的道路,都有其相對應的規劃與設計方式。
Thumbnail
2011/08/31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巴黎輕軌T3線。這條線顧名思義是巴黎的第三條輕軌路線,也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一條路線。怎麼說呢,前面兩條T1、T2,甚至後來的T4,要不位於郊區,要不就是將既有鐵道改建成輕軌,作為市區大眾運輸的重要性與代表性,對於民眾感受而言,都比較不那麼直接。
Thumbnail
2011/08/31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巴黎輕軌T3線。這條線顧名思義是巴黎的第三條輕軌路線,也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一條路線。怎麼說呢,前面兩條T1、T2,甚至後來的T4,要不位於郊區,要不就是將既有鐵道改建成輕軌,作為市區大眾運輸的重要性與代表性,對於民眾感受而言,都比較不那麼直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地鐵班次多,運量大,速度快,不塞車,不必按鈴,候車不必日曬雨淋,不會過站不停,萬一坐過站,到對面坐回來即是。
Thumbnail
地鐵班次多,運量大,速度快,不塞車,不必按鈴,候車不必日曬雨淋,不會過站不停,萬一坐過站,到對面坐回來即是。
Thumbnail
喜歡電車的速度,比走路快一點又不那麼快,深入小巷與街道,剛剛好的速度看城市。
Thumbnail
喜歡電車的速度,比走路快一點又不那麼快,深入小巷與街道,剛剛好的速度看城市。
Thumbnail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Thumbnail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Thumbnail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Thumbnail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Thumbnail
「單軌系統」繼捷運、輕軌、公車捷運之後,成為近幾年台灣軌道規劃界新流行的技術型式。有關這套系統的發展歷史與技術特性,有機會再來作仔細的介紹。這邊先著重在民眾最關心的主要課題與解決方法,讓大家對這套系統有更清楚的認識。
Thumbnail
「單軌系統」繼捷運、輕軌、公車捷運之後,成為近幾年台灣軌道規劃界新流行的技術型式。有關這套系統的發展歷史與技術特性,有機會再來作仔細的介紹。這邊先著重在民眾最關心的主要課題與解決方法,讓大家對這套系統有更清楚的認識。
Thumbnail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Thumbnail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Thumbnail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Thumbnail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或者親身經歷過一個經驗:到歐洲旅遊的時候,走在浪漫的石板路上,你無需擔心隨時會有汽機車從四面八方竄出來,唯一要稍微注意的是在人行人徒步區裡可能會出現的輕軌電車──但是也只要稍微注意即可,它會發出噹噹噹的聲響,這樣的環境,是否有可能在新竹出現呢?
Thumbnail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或者親身經歷過一個經驗:到歐洲旅遊的時候,走在浪漫的石板路上,你無需擔心隨時會有汽機車從四面八方竄出來,唯一要稍微注意的是在人行人徒步區裡可能會出現的輕軌電車──但是也只要稍微注意即可,它會發出噹噹噹的聲響,這樣的環境,是否有可能在新竹出現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