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什麼是「說故事音樂」節目

長期在屏東縣各個社區,帶領社區討論發展社區旅遊課題,難免會規劃一些「學習課程」。
課程的現場,就是一台高明流投影機、投影銀幕(或利用淺色素牆)、手拖式音箱加無線麥克風、一台筆電,用事先編輯設計的簡報檔,就構成課程說明的舞台。這些只是基礎,關鍵在於講者,面對社區男女老少,以學校的上課方式,保證瞌睡連連,上一次之後,第二堂打死也不會來了!
早年農村裡,最吸引人的演講是什麼呢?不是選舉演講,也不是西方引進的「公民肥皂箱」,而是賣藥商。
買藥商通常選擇大廟口的榕樹下,在長桌上撲上紅色的桌巾,擺好要販售的藥品。然後在傍晚時刻,於農村中較集中家屋的街道上,敲起銅鑼,來來回回吆喝著:「湮暗七點,底个廟口嶔仔樹腳,有精彩个商展,還擱有免費个摸彩,大傢阿姆招阿爸,樓頂招樓腳,作伙來喔」。
算準吃飽晚餐時間,準時開鑼,藥商展出如機關槍的廣告演說,句句押韻,如歌如詩,你會莫名被他的「演說唱腔」吸引過去,而且讚嘆他不會口渴,連續不斷長達10分鐘,不重複情節的介紹他走遍江湖的故事。
對!就是故事,藥商很聰明,絕不在講詞裡明顯說出自己是賣藥的,而是把自身化為江湖旅人,分享著他的漂浪旅程中,遇到的奇人奇事、奇山奇水,而且似乎所有天下的怪事,都讓他碰著,還身處其中呢。
我自認沒有藥商般的連珠砲口才,但我會描述故事的情境與畫面,因為當我講故事時,我眼前的觀眾,完全都消失了。只有故事情節的畫面,清晰如電影般,一幕一幕的演出,而且我還能看到故事各個角色的穿著打扮、背景樣貌,甚至突然快速穿過「貓追松鼠」的鏡頭,都能聚焦的栩栩如生。我只要把我所看到的,如實說給觀眾聽。當然,也要善用肢體語言,特別是手,從手指、手掌、手腕、手臂,都可以依所講的內容,給予強或弱的節奏暗示。
講故事多少要有些天賦,不是靠背台詞或苦練所能達成,因為那會太匠氣而與觀眾產生疏離感。
那為什麼要加上音樂呢?我想起30年前參與選舉輔選時,嘗試在上台的演講者之間設計間奏,使演講會不至於太肅殺(當時最棒的場景,就是演講台下站著一排警察,演講場周邊,圍著裝備齊全的鎮暴警察)。到後來臺灣民主比較開放一點時,那些可以裝扮會場氣氛的警察部隊都消失了,場面反而變得寂寥起來。因此嘗試請電鋼琴師,試著配合講者的內容,予以伴奏。這電鋼琴師還需要專業高手才做得到,因為講者不會配合著他。但電鋼琴師卻很有把握地用其美妙的雙手手指,奏起可以催眠講者情緒的配樂,使得不太會演講的講者,不知不覺話語表現方式,充滿了陰陽頓挫,也自然的展現手勢,縱使內容瞎掰,台下仍是如雷掌聲呀!
我親身上台感受過多次,知道現場配樂師伴奏的魔力!
因此,我嘗試將廟口賣藥的演說功夫+現場伴奏,組合成旅遊界還沒嘗試過的「說故事音樂節目」。
這個組合其實要找對人真的很難,從說故事人到演奏者,都必須是頂尖的高手,否則光不斷NG的排練,還沒組合就解散了。
是以,我去年找了一位屏東最頂尖的小提琴手江敬業老師,很大膽地兩人只針對要講的每個橋段的故事,我撰寫一張說明表,說明該段故事屬於喜怒哀樂的哪一類型、故事時間長度、是西洋或本土、哪個時代、是哪一族群的故事等等。江老師聽完後,直接拿起他的手機,點開他專業使用的APP選曲器,當場播出歌曲的音樂,然後問我適不適合?還好,我從小就學鋼琴、高中到大學參加過合唱團,對於音律是很敏感的,因此一下子就為那段故事,選擇了2-3首曲子,每首大約3-5分鐘。
然後我們也沒排練,就等旅遊辦理那一天,直接到現場會合,然後彼此從容不迫的展開演出。過程都沒有咬螺絲或莫名的中斷,反而我感覺彼此在角勁,一會兒我的故事情節拉著他的提琴聲決定強弱表現;一會兒我被他的樂曲感覺帶著跑,把不夠高潮的情節,展現出連我也講不出的奇妙高點。
第一次以六堆客家史為主題的說故事音樂之夜(2021)
第一次以六堆客家史為主題的說故事音樂之夜(2021)
下台後,我發現我上癮了,很期待下一次的合作,好比喝了一杯醇厚的好酒!
而台下的觀眾,在反饋節目的評價時,可以看到他們手上多了好幾包面紙,紅著雙眼,有一點小激動的說出「感動」兩個字。我的工作人員只記得詢問的是「滿意度」,但受訪者幾乎回應「感動」兩字。原來,不是我在台上自我陶醉,而是台下也一起醉了!
這個「貴妃醉酒」的滋味,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其中奧妙,任何廣告詞都無法形容的。所以,請各位密切注意這專欄的文章底下,隨時都會有這一季的「說故事之旅」的辦理預告。
喔!現下就有了,在如下連結,下一回再介紹活動內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