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希臘電影《香料共和國》提到「地球上有生命,生命需要食物,而鹽能讓食物更美味。食物和生命都要加鹽才會更有滋味。」鹽用對了地方,人生才有滋味。1818年開設的《井仔脚瓦盤鹽田》默默為我們提供畫龍點睛的味道,如同電影裡經營香料店的外公瓦西里,讓我們獲得「在生命裡加油添醋的啟發」。
擁有歷史悠久曬鹽製程的台南北門區,在海風鹹鹹陽光烈烈的鹹土地上討生活的鹽民,忍受風吹日曬靠天吃飯的辛勞艱苦,作家蔡素芬的長篇小說,
滑落的《鹽田兒女》淚水,帶著淡淡的海腥味,深刻描繪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濱海日常,兒女私情不容做主,猶如曝鹽曬鹽的日子,只有上蒼說的算。
這一片鹽份地帶的鹽業發展,始於荷蘭殖民,興於鄭成功跨海攻臺;因應清朝實施海禁政策的緣故,為求自立更生,陳永華將軍改善荷蘭人煎鹽苦澀難堪的製鹽技法,修築鹽埕,潑海水為鹵,改煎為曬,這種引進海水以日光曬鹽方式產製晶鹽,一直到民國91年關閉曬鹽場為址。
記得多年前曾經在台南七股61縣道附近,看見一座專為觀光客準備的鹽山,不少遊覽車一輛接一輛而來,當我走近後發現鹽山的真面目,不是風景明信片上雪白的鹽,而是充滿匠味與髒汙的假鹽,停留不久上完廁所就敗興而歸。
這次接受達人推薦來到井仔腳鹽田,不僅進入時光隧道,融入電視劇畫面,方格完整一落落的白鹽就堆在眼前。二話不說進入鹽場拿起鹽耙,挑起扁擔,親自體驗採收粗鹽的過程。陽光正烈,沒有多久決定放棄了人體曝曬,畢竟這是講究專業的時代,觀光客蜻蜓點水到此一遊,有些事情點到為止,也算是走了一趟「微體驗」之旅。
行走鹽埕旁長約200公尺的紅磚步道,欣賞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打造,由住在井仔腳庄內的退休校長、知名文史工作者黃文博所倡議的「鹽埕詩路」,更有18位在地台語詩人寫下的18首詩作,包括《鹽埕思親》、《鹹的臺灣》、《鹽埕心情》…等,在每一首詩作裡感受走過的歲月,也意會詞句中的含意。
這條文學步道營造北門井仔腳的另類風景,後來google才明白,原來北門鹽份地帶文學在台灣文學發展史占有重要地位。《鹽分地帶文學》流露出一份鹹、澀、苦等滋味,帶著濃烈的鹽分情調,充分反映出本土濃厚的鹽鄉風情。
《井仔脚鹽埕詩路》碑文上的文字:
「井仔脚鹽埕開設佇1818年,是瀨東鹽埕的第三代,嘛是臺灣上蓋古早的瓦盤鹽埕,2001年停曝了後,變身做觀光鹽埕,換了身分嘛換了性命,為此,特別邀請18位在地臺語詩人,用無仝款的心情,寫出鹽埕的鹹酸苦汫,予逐家感受,予逐家數念。」
這處北門第一座鹽田舊稱瀨東鹽場,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為臺灣製鹽總廠在臺灣所設的六大鹽場之一。瀨東鹽場共歷經兩次遷徙,直到遷至北門井仔腳鹽田,是為第三代瀨東鹽場。
鹽民為邀免粗鹽和士壤相黏,以敲碎的瓦盤而成的碎片,以人工拼貼方式鋪設在鹽田的結晶池內,便於採收更潔淨的粗鹽。光復後民國41年(1052年)井仔腳鹽田的鹽墾改為僱曬制,鹽民生活得以安定保障,是臺灣瓦盤鹽田僱曬制的先例。
土地與人的關係總有信仰作為寄託,一年一度的「鯤鯓王平安鹽祭」是當地盛事,祈福順遂的加持祭典,往往具有文化意義的傳承。當時閱讀蔡素芬作品《鹽田兒女》,小說提到村裡熱鬧廟會活動的情節,或許就是以此彰顯生活不易的困境,仍要保有樂天知命的性格,才能有生生不息的未來。
對於這片風土曾經餵養的後代子民,源自於對土地深厚的感情,感佩老祖宗艱困辛勞的付出,獻上一份誠敬的回饋之意,認養《井仔腳瓦盤鹽田》的永續,戀戀鹽田,悠悠情深,這份至誠的心意願鹹土地的歲月,永遠豐富我們的精神。
全臺灣唯一僅存還在生產日曬海鹽的鹽田,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一睹風采,重鹽分濱海之地,農作物種植不易,只能與天爭地以鹽為業。一旁有幾位攝影愛好者正在捕捉鹽民的工作身影,看著天光逐漸變化,想到鹽田夕照的落日美景,對辛勞刻苦的鹽民來說,這是日曬勞動整天後稍作歇息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