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別人情緒」影響怎麼辦?學會這兩招,別人再也無法動搖你!

容易被「別人情緒」影響怎麼辦?學會這兩招,別人再也無法動搖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知道情緒是有感染力的嗎?
有時候,你的情緒並不是你的情緒喔!

【影片版可直接觀看】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要怎麼辦?

文章會有兩個部分:

1.如何辨識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2.保護自己情緒的兩個方法


怎麼辨識這個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其實以前我不太能辨認,別人的情緒跟我的情緒,只要對方來勢洶洶的指責我一頓,我就會牙起來(台語),想說關我什麼事啊?

一定要回個嘴,或是覺得很委屈,跑去哭。

那時候,我還不懂這些生氣、委屈的感覺,其實是對方丟給我的情緒垃圾,所以不假思索的就收進了自己心裡,以為是自己的情緒。

沒有界線,也不懂得保護自己的邊界,任何一個人都能影響我,一整天的心情,有沒有很誇張?

raw-image


直到後來我看到Sandy寫的一本書,《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

裡面有個故事說到,她曾經在聽某個演講的時候,邊聽邊覺得不認同、有點生氣,於是會後他就氣沖沖地去找講者說:「我不是很認同你的觀點…blabla說了一堆…」

結果對方回了一句:「你不認同是你的事,不是我的」,然後轉頭就走,留下錯愕的sandy在原地。




你可以想像,跟人互動就像是在玩傳接球遊戲,別人丟球過來你有兩種選擇:

接或是不接。

而分辨情緒的關鍵點,就是你能夠覺察對方正在丟球過來,而你可以決定要不要接。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別人拋過來的情緒就是要回應啊!怎麼會不關我的事呢?

後來才明白,別人拋過來的情緒,我會有反應,我跟他的情緒共振了,就代表其實我的內在,有沒有處理好的議題,例如:類似地經歷或傷痛,所以才會被對方的情緒牽動。

而書中那位講者,因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別人認不認可並不影響他的行為,所以才能穩穩地接住sandy丟過來的球,清楚的辨認那是sandy的情緒,不是他的。


如何保護自己的情緒/能量呢?

1.設立心理界線

心理界線指的是,每個人在心理能夠接受的極限,假如超過這個可耐受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逼迫的感覺。

這個界線的作用是,能讓每個人更清楚自己的分工,進而達到合作。

有些人一聽到界線,就會想說,那是不是就要和對方撇清關係?

其實畫界線並不是撇清關係,
而是為了讓雙方的互動能更舒服。

例如:你已經成年,但爸媽還是會一直管你的交友、行蹤或是服裝儀容,你能不能用適當的方式,先畫出界線,拉出一點距離,跟他們說:「我已經能為自己負責了。」就算是沒說出口,你的心裡面也要有個底,就是其實我們已經能為自己做決定了!

但至於怎麼畫界線能讓雙方都感到舒服,就是另一個議題了。

如果,現階段,你覺得自己還沒辦法畫出明確地界線,還是很容易受別人影響的話你可以使第二個方法。


2.想像自己往旁邊站一步

如果對方正在對你咆嘯或是抱怨,你就想像自己往旁邊站一步,閃開他丟過來的情緒垃圾!

這個方法蠻酷的,其實在想像的過程中,你會變成是一個第三方視角,看著對方、看這自己,然後把自己移到旁邊去。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 你可以從對方的情緒抽離出來。
  2. 你會意識到,自己完全不用去接那些東西。


而當你沒反應的時候,對方通常會自己越講越無趣,最後就停了。

但如果對方接著挑釁說:「你為什麼不理我,你說話啊!」

這時候先離開現場,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你已經無法靠想像,跟對方拉開距離,就只能先走人,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談。

雖然說,開始使用這兩個方法後,不一定能馬上不被別人,但持續的練習、建立自己的界限,相信慢慢的就可以保護自己的能量。


如果你有其他更好地方式,都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


也歡迎你來收聽Pocast,我們下篇文章見!





avatar-img
最好的知己
9會員
108內容數
你有多了解自己呢?自我對話是了解自己的途徑之一,在這個專欄會跟你分享,我的所思所想,希望能一起成為成熟大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好的知己 的其他內容
朋友來找我訴苦。 :「昨天我爸媽又吵架了,唉~」 :『吵什麼啊?』 反正我爸最後說了一句: 「再吵我就打你!」 :『這麼誇張?你媽什麼反應?』 : 「當然覺得委屈啊!」 :『然後呢?』 : 「就沒有然後了...」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你在人際相處中,總是落入同樣的迴圈嗎? 以前我也是! 像是在求學時期,每個階段很好很好的朋友,都很容易在畢業前夕爆掉,因為容忍對方太久,或是根本已經退到沒有底線,累積到一次,一起爆發。 本來以為,這是什麼可怕的人際關係輪迴議題,但仔細想想根本是「個性」問題。
朋友來找我訴苦。 :「昨天我爸媽又吵架了,唉~」 :『吵什麼啊?』 反正我爸最後說了一句: 「再吵我就打你!」 :『這麼誇張?你媽什麼反應?』 : 「當然覺得委屈啊!」 :『然後呢?』 : 「就沒有然後了...」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你在人際相處中,總是落入同樣的迴圈嗎? 以前我也是! 像是在求學時期,每個階段很好很好的朋友,都很容易在畢業前夕爆掉,因為容忍對方太久,或是根本已經退到沒有底線,累積到一次,一起爆發。 本來以為,這是什麼可怕的人際關係輪迴議題,但仔細想想根本是「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