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別人情緒」影響怎麼辦?學會這兩招,別人再也無法動搖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知道情緒是有感染力的嗎?
有時候,你的情緒並不是你的情緒喔!

【影片版可直接觀看】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要怎麼辦?

文章會有兩個部分:

1.如何辨識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2.保護自己情緒的兩個方法


怎麼辨識這個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其實以前我不太能辨認,別人的情緒跟我的情緒,只要對方來勢洶洶的指責我一頓,我就會牙起來(台語),想說關我什麼事啊?

一定要回個嘴,或是覺得很委屈,跑去哭。

那時候,我還不懂這些生氣、委屈的感覺,其實是對方丟給我的情緒垃圾,所以不假思索的就收進了自己心裡,以為是自己的情緒。

沒有界線,也不懂得保護自己的邊界,任何一個人都能影響我,一整天的心情,有沒有很誇張?

raw-image


直到後來我看到Sandy寫的一本書,《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

裡面有個故事說到,她曾經在聽某個演講的時候,邊聽邊覺得不認同、有點生氣,於是會後他就氣沖沖地去找講者說:「我不是很認同你的觀點…blabla說了一堆…」

結果對方回了一句:「你不認同是你的事,不是我的」,然後轉頭就走,留下錯愕的sandy在原地。




你可以想像,跟人互動就像是在玩傳接球遊戲,別人丟球過來你有兩種選擇:

接或是不接。

而分辨情緒的關鍵點,就是你能夠覺察對方正在丟球過來,而你可以決定要不要接。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別人拋過來的情緒就是要回應啊!怎麼會不關我的事呢?

後來才明白,別人拋過來的情緒,我會有反應,我跟他的情緒共振了,就代表其實我的內在,有沒有處理好的議題,例如:類似地經歷或傷痛,所以才會被對方的情緒牽動。

而書中那位講者,因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別人認不認可並不影響他的行為,所以才能穩穩地接住sandy丟過來的球,清楚的辨認那是sandy的情緒,不是他的。


如何保護自己的情緒/能量呢?

1.設立心理界線

心理界線指的是,每個人在心理能夠接受的極限,假如超過這個可耐受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逼迫的感覺。

這個界線的作用是,能讓每個人更清楚自己的分工,進而達到合作。

有些人一聽到界線,就會想說,那是不是就要和對方撇清關係?

其實畫界線並不是撇清關係,
而是為了讓雙方的互動能更舒服。

例如:你已經成年,但爸媽還是會一直管你的交友、行蹤或是服裝儀容,你能不能用適當的方式,先畫出界線,拉出一點距離,跟他們說:「我已經能為自己負責了。」就算是沒說出口,你的心裡面也要有個底,就是其實我們已經能為自己做決定了!

但至於怎麼畫界線能讓雙方都感到舒服,就是另一個議題了。

如果,現階段,你覺得自己還沒辦法畫出明確地界線,還是很容易受別人影響的話你可以使第二個方法。


2.想像自己往旁邊站一步

如果對方正在對你咆嘯或是抱怨,你就想像自己往旁邊站一步,閃開他丟過來的情緒垃圾!

這個方法蠻酷的,其實在想像的過程中,你會變成是一個第三方視角,看著對方、看這自己,然後把自己移到旁邊去。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 你可以從對方的情緒抽離出來。
  2. 你會意識到,自己完全不用去接那些東西。


而當你沒反應的時候,對方通常會自己越講越無趣,最後就停了。

但如果對方接著挑釁說:「你為什麼不理我,你說話啊!」

這時候先離開現場,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你已經無法靠想像,跟對方拉開距離,就只能先走人,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談。

雖然說,開始使用這兩個方法後,不一定能馬上不被別人,但持續的練習、建立自己的界限,相信慢慢的就可以保護自己的能量。


如果你有其他更好地方式,都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


也歡迎你來收聽Pocast,我們下篇文章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最好的知己
9會員
108內容數
你有多了解自己呢?自我對話是了解自己的途徑之一,在這個專欄會跟你分享,我的所思所想,希望能一起成為成熟大人~
最好的知己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朋友來找我訴苦。 :「昨天我爸媽又吵架了,唉~」 :『吵什麼啊?』 反正我爸最後說了一句: 「再吵我就打你!」 :『這麼誇張?你媽什麼反應?』 : 「當然覺得委屈啊!」 :『然後呢?』 : 「就沒有然後了...」
2025/02/07
朋友來找我訴苦。 :「昨天我爸媽又吵架了,唉~」 :『吵什麼啊?』 反正我爸最後說了一句: 「再吵我就打你!」 :『這麼誇張?你媽什麼反應?』 : 「當然覺得委屈啊!」 :『然後呢?』 : 「就沒有然後了...」
2023/12/01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Thumbnail
2023/12/01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Thumbnail
2023/10/27
你在人際相處中,總是落入同樣的迴圈嗎? 以前我也是! 像是在求學時期,每個階段很好很好的朋友,都很容易在畢業前夕爆掉,因為容忍對方太久,或是根本已經退到沒有底線,累積到一次,一起爆發。 本來以為,這是什麼可怕的人際關係輪迴議題,但仔細想想根本是「個性」問題。
Thumbnail
2023/10/27
你在人際相處中,總是落入同樣的迴圈嗎? 以前我也是! 像是在求學時期,每個階段很好很好的朋友,都很容易在畢業前夕爆掉,因為容忍對方太久,或是根本已經退到沒有底線,累積到一次,一起爆發。 本來以為,這是什麼可怕的人際關係輪迴議題,但仔細想想根本是「個性」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幫他承接情緒,自然也會反映情緒,有點像是幫忙過濾的感覺 情緒有傳染性,他這樣做也會引起你的能量反應(同理、共鳴、共感),你也會感到辛苦甚至痛苦,才會急著想幫他解決問題 傾聽前,先分辨一下[對方是你的誰?] 關係是有親疏遠近的,對不同的人反應自然有別
Thumbnail
你幫他承接情緒,自然也會反映情緒,有點像是幫忙過濾的感覺 情緒有傳染性,他這樣做也會引起你的能量反應(同理、共鳴、共感),你也會感到辛苦甚至痛苦,才會急著想幫他解決問題 傾聽前,先分辨一下[對方是你的誰?] 關係是有親疏遠近的,對不同的人反應自然有別
Thumbnail
你知道情緒是有感染力的嗎? 有時候,你的情緒並不是你的情緒。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要怎麼辦? 文章會有兩個部分: 1.如何辨識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2.保護自己情緒的兩個方法
Thumbnail
你知道情緒是有感染力的嗎? 有時候,你的情緒並不是你的情緒。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要怎麼辦? 文章會有兩個部分: 1.如何辨識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2.保護自己情緒的兩個方法
Thumbnail
看不見的界線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何避免他人侵犯自己的界限? 什麼樣的人容易越界? 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人?
Thumbnail
看不見的界線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何避免他人侵犯自己的界限? 什麼樣的人容易越界? 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人?
Thumbnail
我曾經和一個朋友漸行漸遠。 導火線是有一次我們在處理某件事上有不同的意見,對方表達的方式讓我感受到他認爲我沒有設身處地替其他參與者著想,這一點讓我感到很受傷也對於他的表達方式感到憤怒。我鼓起勇氣告訴他我的感覺(被箭刺到跟肚子一把火),但收到的回覆是:「你確定你的感覺是絕對的嗎?」
Thumbnail
我曾經和一個朋友漸行漸遠。 導火線是有一次我們在處理某件事上有不同的意見,對方表達的方式讓我感受到他認爲我沒有設身處地替其他參與者著想,這一點讓我感到很受傷也對於他的表達方式感到憤怒。我鼓起勇氣告訴他我的感覺(被箭刺到跟肚子一把火),但收到的回覆是:「你確定你的感覺是絕對的嗎?」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這個主題讓我寫起來很有感,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很容易被別人的話給「戳到」的人XD 要嘛就是覺得自己被針對,毛起來極力捍衛自己的自尊;要嘛就是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漩渦裡,越想越哀傷。 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很累很痛苦,常常在想:「難道我就要這樣永遠一直被他人影響嗎?」
Thumbnail
這個主題讓我寫起來很有感,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很容易被別人的話給「戳到」的人XD 要嘛就是覺得自己被針對,毛起來極力捍衛自己的自尊;要嘛就是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漩渦裡,越想越哀傷。 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很累很痛苦,常常在想:「難道我就要這樣永遠一直被他人影響嗎?」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綜觀古今中外對情緒的研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對情緒的論述看法,我個人覺得並沒有真正的把重點說的清楚,所以我大膽的提出來,讓大家來討論研究。從這個章節開始我將提出一套理論模型,輕鬆簡單的破解情緒是如何被意識觸發的? 要如何避免情緒的困擾?  意識如何觸發情緒? 從前面的章節解說
Thumbnail
綜觀古今中外對情緒的研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對情緒的論述看法,我個人覺得並沒有真正的把重點說的清楚,所以我大膽的提出來,讓大家來討論研究。從這個章節開始我將提出一套理論模型,輕鬆簡單的破解情緒是如何被意識觸發的? 要如何避免情緒的困擾?  意識如何觸發情緒? 從前面的章節解說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Thumbnail
人與人間的衝突一個巴掌拍不響,與其迷失在指責遊戲中,不如認清彼此都有責任,唯有為自己的關係負起責任,才能重拾改善關係的力量。 在棒球場上,我們常常會稱讚某個打者選球能力很好,不會被投手引誘出棒,因為猛打壞球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就是出界或是被接殺,人跟人溝通也是同樣的道理......
Thumbnail
人與人間的衝突一個巴掌拍不響,與其迷失在指責遊戲中,不如認清彼此都有責任,唯有為自己的關係負起責任,才能重拾改善關係的力量。 在棒球場上,我們常常會稱讚某個打者選球能力很好,不會被投手引誘出棒,因為猛打壞球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就是出界或是被接殺,人跟人溝通也是同樣的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