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迷悟之間9_成人之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成人之美,是助他的美德。
平時欲成他人一件好事,幫別人說一句好話,
助別人一臂之力,給別人一點因緣,都是成人之美。
—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9.成人之美》
Benefiting others is a virtue. We can do so by providing others assistance in what they do, saying a few good words about them or providing them with positive condition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Between Ignorance and Enlightenment 9, Helping Others Succeed”
✦ 佛館官網立即關注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霜雪寒冬不要害怕,因為嚴寒過去,春天隨著「希望」就會降臨人間。 —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1.活出希望》
作為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有著「穀得雨而生也」之謂。
人生彼此都是相關一體的,都是因緣的相互存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我之間是相關的、相通的。 —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3.你我之間》
一座寺院完工,一間佛殿落成,就如設立了一座人生的加油站。
人世間最美麗的是感動的笑容,宇宙間最寬廣的是真理的道路。
霜雪寒冬不要害怕,因為嚴寒過去,春天隨著「希望」就會降臨人間。 —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1.活出希望》
作為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有著「穀得雨而生也」之謂。
人生彼此都是相關一體的,都是因緣的相互存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我之間是相關的、相通的。 —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3.你我之間》
一座寺院完工,一間佛殿落成,就如設立了一座人生的加油站。
人世間最美麗的是感動的笑容,宇宙間最寬廣的是真理的道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福氣不是憑空出現,而是經年累月,為善助人,所累積出來的,畢竟助人者人亦助之。
Thumbnail
現代社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幫助他人”這個詞,但真正付諸實踐的卻少之又少。幫助他人,不僅僅是對被幫助者有益,對幫助者本身也有深遠的影響。這裡將探討幫助他人的意義、方式以及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促進社會和諧 首先,幫助他人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一個社會充滿了互助和關愛,社會
Thumbnail
從小就被教育"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造就出我這熱心的個性,確實在幫助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並且開啟不同的人脈。這應該是正向發展的好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遇到的事物都趨近講求功利、懷疑對方來意.....
Thumbnail
老一輩人都說,長得漂亮,不如長得有人緣。於是後來又有人說,家世好,不如個性好。現在又把說法繞回來,長得漂亮,不如做人漂亮。總結這三句,懂得做人就會有好人緣,有好人緣就會事業順利,人見人愛。 有一位中年男子,對家人朋友都很大方很和善,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吃虧,就算明知道有人故意佔便宜,他也隨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福氣不是憑空出現,而是經年累月,為善助人,所累積出來的,畢竟助人者人亦助之。
Thumbnail
現代社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幫助他人”這個詞,但真正付諸實踐的卻少之又少。幫助他人,不僅僅是對被幫助者有益,對幫助者本身也有深遠的影響。這裡將探討幫助他人的意義、方式以及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促進社會和諧 首先,幫助他人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一個社會充滿了互助和關愛,社會
Thumbnail
從小就被教育"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造就出我這熱心的個性,確實在幫助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並且開啟不同的人脈。這應該是正向發展的好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遇到的事物都趨近講求功利、懷疑對方來意.....
Thumbnail
老一輩人都說,長得漂亮,不如長得有人緣。於是後來又有人說,家世好,不如個性好。現在又把說法繞回來,長得漂亮,不如做人漂亮。總結這三句,懂得做人就會有好人緣,有好人緣就會事業順利,人見人愛。 有一位中年男子,對家人朋友都很大方很和善,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吃虧,就算明知道有人故意佔便宜,他也隨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