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人生反思|我們都被教育成更好用的奴隸?

自從加入線上教育產業後,開始能看得見後台數據後,我發現為了「職業而學習的人」非常多,理由也非常能理解,主要就是因為「職業」與「個人發展」及「薪資成長」等密切掛鉤,加上學習本身並不輕鬆,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兩方面成本,而這樣一件反人性的事卻有這麼大的動力去做,主要不外乎是因為有足夠大的誘因關係。
這裡沒有批評意思,我個人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精進工作,正因如此,我一直有這樣的疑惑——「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而教育的內容與資本主義如此綁定,是否因此造就了「一代被物化的勞工」。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這篇文章預計用以下五個方面來思考:
  1. 教育:科系劃分的初衷是專業分工
  2. 社會:單向度的社會、單向度的評價體系
  3. 公司:職位階級是設計好的「奴隸之路」
  4. 科技:被科技綁架的現代社會
  5. 自由與奴役的相對概念,我們真的能自由嗎?
∙ ∙ ∙

教育:科系劃分的初衷是「專業分工」

從年幼到成長過程中,我們的教育體系似乎在向我們灌輸這樣的理念: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主要目的在於在社會中找到一個特定的位置,而為了取得這個位置,我們需要掌握相應領域的知識和技能,這與我們所選擇的學科密切相關。從小學階段到中學階段,再到高中和大學,我們的教育體系似乎不斷地引導我們歸類到特定的範疇中。
如此一來,文科領域的學生很少接觸自然科學,而理科領域的學生則很少涉足歷史、地理和公民等人文領域。同樣地,選擇技職體系的學生根據專業技能被細分,只需了解自己所屬領域的內容。我們仿佛被社會上的分類所框限,將自己禁錮在「特定領域」的知識範圍內,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專業分工。
但為什麼我們需要「專業分工」呢?主要是因為專業分工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增加人類物質財富」,為什麼?
首先是「減少勞動者的交通時間」,假如有個工作者身兼兩職,白天在工廠工作,下午到城市裡賣東西,中間可能需要一小時的通勤時間,但假如只做一份工作,省下來的通勤時間,就能轉換為一小時的生產時間。
第二是專業分工比較有辦法做到「技能優化」,由於任務變簡單後,也會更容易拆解以及優化進步,有更大的機會在不斷的練習中,發現更好的生產技巧。
以上是分工的積極一面,這個積極主要是體現在「資本端」但卻對「勞動者」可能有很大的危害。
首先是「加深對公司的依賴」,在一個巨大的系統中,每個人都只從事一小部分,沒有人真正知道這之間是怎麼串起來的,因此勞動者無法獨立出去單幹,只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功能。
其次是「可能被機器取代」,由於每個人都只從事一小部分的任務,在科技發展下,也更容易被自動化流程或機器人取代,對只學了一個單點的員工來說,待的越久風險越大。
最後是「成為物化的工具人」,勞動者成為機器的一部分、成為機器、軟體的延伸,在工作中完全不展現個人的人性面,只是單純操作機器或軟體做出別人需要的東西。

社會:單向度的評價體系,加深物化

除了在教育上的區分外,社會也以另外一種面貌來加深對人的物化。
這裡想引用「單向度」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出自於社會學家馬爾庫賽,在 1964 首次出版的《單向度的人》一書中,對當時工業化社會提出一系列的反思,雖然距離該書出版超過半個世紀,但其觀點放在現今仍極具參考價值。
「單向度」指的是事物或概念在某個方面過於偏重或傾向一個特定的方向,而忽略或排除其他可能性或因素。這種情況下,多元性、多樣性或複雜性被簡化或疏忽,導致僅有單一的觀點或面向被突出呈現。這種情況下,對於事物的理解可能會過於狹隘,而缺乏全面性的視角。
而社會上的單向度則體現在對於某些技能的偏愛遠勝其他種,例如:知名的戰文組,當今的台灣仍十分盛行當「戰文組」的情況,當選擇文組在社會上成為一種弱勢,被指責「學文組沒有用處」時,像極了馬庫色描述「單向度社會」。
而促成這樣的結果似乎也是必然的,由於學理組可以直接銜接「電子、科技廠」,加上台灣產業因素(在國際間台灣主要是以電子製造業聞名),再加上比起「文組的貢獻」,在講求「實用性」上,績效更容易被量化出來。

公司:晉升之路實際上是「奴隸之路」

而社會的單向度評價讓人偏愛「高產值」或「可量化」的工作上,進入公司後,又以「晉升之路」做更深的綁定。
今天你做個工程師助理,兩三年後讓你成為工程師,再過個兩三年成為資深工程師,在前方永遠幫你掛塊肉,好讓人看得見飄渺希望,就像遊戲裡的獎勵機制,讓人盡可能在一家公司待久一點。
但這一切在獲得不錯的薪水待遇,或是晉升到高階職位之後,卻會逐漸感覺自己變成了「賺取薪水的工作機器」,而人在有了好條件後,一但享受過後,就會更難停止,因此在資本主義的裹挾下,這個奴隸之路裡,雖沒有強迫,而是利用「利益」這個非常隱性的誘因在促使人們持續追逐,而被教育成「好好讀書 -- 好好工作的我們」,成年人的生活就像是一場騙局一樣。

科技:被科技綁架的現代社會

在這個講求「效用」的社會中,除了作為「勞動者」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也對這個資本主義有價值-也就是「消費者」,而從事無意義工作後的心靈,為了撫平對自己的虧欠感,又用更多的消費來滿足自身,而科技看似給予人們很有的好處,但不可不認知到其消極面,科技紀錄了關於你的所有數據,並藉此用來做更多精準的廣告行銷,我們看似是自己選擇消費,但實際上是被動的推播了更多消費的刺激。
∙ ∙ ∙

結語:我們真的能自由嗎?

總結一下,從最初的教育開始,到公司、社會、科技,我們都被講求「利益與效用」的社會中牢牢綑綁,我們有跳脫的方法存在嗎?
我相信是有的,要隨大流是容易的,要逆勢而為則需要「勇氣」。
例如:有人開始選擇「FIRE」提早退休的生活方式,先在高物價地方的地方賺錢,到低物價的地方花,或是將賺到的錢通過理財的方式獲取被動收入,壓低生活慾望來抵制自身遭到物化的程度。
最後,還是想做個反思,雖然本文通篇為大家展開說明,生活哪些層面被「過度講求實用性」給控制,但不可不承認的是我們也同時享受著「講求效用社會」所帶來的富裕。
如此,我們真的能自由嗎?我不知道,作為平凡人的我們,既沒有跳脫社會的決心,又沒有徹底加入的能力,在中間反覆橫跳,難怪辛苦。
最後,以上內容也是我的思考筆記,
經由不斷的思考後,如果有改變的話,會回來持續更新。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用愛心鼓勵我!很感謝大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