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沒有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存在著【打工者心態】
校園講座和學生聊到創業議題,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掙到確實進到自己口袋的錢」、「時間自由想請假就請假」、「不用被控制」等,大致是學生們想創業的理由,當然也會有一派是想安安分分當個打工仔,講座上引發了熱烈討論。
打工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心態得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必須打破 工作界線感。
家附近的7-11有兩個工讀生,接待我的動作非常非~~常慢,從櫃檯走到咖啡機也不過3、5步的路,無視一早大家趕著上班上學、櫃檯前排著長長的隊伍,硬生生拖著腳步晃30秒都走不到,一杯咖啡從結完帳後沒有等個10分鐘以上是拿不到的;正在一邊收拾著客人遺留在餐桌上的垃圾、一邊補貨的另一位工讀生看見了客人的焦急,丟下手邊工作趕緊補位到櫃台,才緩解了隊伍中的焦慮情緒。
第一個工讀生的解讀是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把工作時間耗完、時薪就進口袋。
第二位工讀生沒有預設立場,想做的、能做的肯定比店長指定的多很多。
身為打工者,咱們換個方向思考,有人出錢讓我練功、提升能力,不用擔心生計,只需專注自我成長、打磨技術,工作期間學的越多、做的越多、表示我比別人會的更多,未來能發展的機會多更多。
管理學有【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正是描述視野越小,看見的世界越窄、能力提升越受限。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應付了事」是很浪費生命的,做任何一件事若能思考透過此事會學到什麼,肯定會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