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異鄉人意識。



    在整理《法句經》的講義。〈無常品〉一開頭就說:

    「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輙死,此滅為樂。
    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

    咄嗟老至,色變作耄,少時如意,老見蹈藉。
    雖壽百歲,亦死過去,為老所厭,病條至際。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

    知此能自淨,如是見生盡,比丘厭魔兵,從生死得度。」

    「苦」的意識是進入佛教的大前題;
    如果一點都不能感受生命的本質是苦,
    佛陀所有教說都派不上用場。

    最近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這一點最難以傳達。
    因為這是「存在的悲涼」,
    現在的小朋友能不能體會呢?我沒什麼把握。

    ××××××

    前天思想史講到孔子的「義命分立」,
    這一次突然想到,
    其實這就是存在的感歎。這是「共法」。

    孔子的意思是,
    如果從世界客觀面去看,人生不過是一串被決定的現實序列,
    就像生死,不由自主;
    人只有在道德上才有自由,才能選擇、並承擔責任。
    所以,道德是人生唯一的意義所在。

    這種對於「意義」的追問方法,其實有點存在主義的味道。
    孔子是先正視命,
    也就是自我與現實的距離,
    然後才去思索自由何在、意義何在。
    也就是說:
    必須先體會到自我在此世界之為孤獨的過客,
    才能問得出「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
    就孔子而言,
    就是面對「命矣夫!」的無可奈何,與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選擇。

    而答案雖然不一樣,
    但是回頭看看《法句經》,追問的方法是一樣的;
    必須先體會自己活在世界的疏離與不安,
    也就是獨自來到世界受生死之苦的現實,
    才能找出超離生死就是生命意義的答案。

    如果是這樣,
    其實「異鄉人」意識就是追問生命意義的前題。
    道家也是一樣的;
    《莊子》說「迷陽迷陽,無傷無行;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能夠看到存在的悲涼,
    然則才能去問: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
    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惡?」

    即使,
    是陶淵明「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解答,
    也是出於「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的疏離與寂寞;
    古詩「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看來很現實,
    但也不過是面對「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的存在之悲,
    所做的一種慨歎。

    那再想回來的話,
    換言之,生命的意義問題,必然出於面對現實的疏離與寂寞;
    所以,任何解答的方式,
    都必然是某種程度上脫離現實的,
    就算是孔子的義,不也是因為無視命之現實而顯得悲壯?

    ××××××

    所以難以傳達也是理所當然。
    我想,
    也許是因為現在的多數人都在現實中自得其樂吧。
    當自我只是現實中的一部分,
    自然不會覺得意義有必要被追問,
    因為現實就是一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