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電影院只給我們十分鐘映後座談,所以我沒辦法說太多。在這邊我把脈絡交代清楚。)
4月30日這天,是我第二次看「山椒魚來了」。3月中我進入電影院看「山椒魚來了」,看完之後很受感動。我馬上私訊給朋友,問她們包場事宜。在這之前的一個禮拜,3月初,暖蛇中年級剛結束大露營,北橫移地5天4夜。 我心想,走過這一趟,未來他們會有機會往台灣的高山上去走走。這部片紀錄山椒魚,在台灣高山的生長環境及高山景色,畫面漂亮、配樂動聽,應該很適合他們觀賞。 我去年8月去合歡山的合歡溪溯溪。在紀錄片中,研究員-方翔,他從合歡溪源頭下溯,是為了要找沿途山椒魚的蹤影。原來,當時我去到合歡溪源頭,那個少有人去的地方,可能就是山椒魚的棲息地。在看過「山椒魚來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有山椒魚的存在。也或者說,不是我看不到,而是我不知道。這些感受,是看完這部紀錄片,才出現的。
坐在戲院,我們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看這群研究者好幾年來的觀察與拍攝畫面。大螢幕的效果,讓「小鲵(ㄋㄧˊ)」放大,特寫及細緻的畫面,會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觀感。我們可以思考的是:讓這群研究者著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們如何從他們的角度去欣賞這些事物。
小鯢喜歡寒冷。台灣的小鯢分布在世界最南界,是唯一分布在「亞熱帶」的小鯢屬族群。近幾年台灣登高山的遊客倍增,嚴重干擾生態。氣候緊急,氣溫上升,台灣的山椒魚,都快要沒有「更高的」山可以去了。台灣的雨量減少,也會影響山椒魚的棲地,因為牠們喜歡又冷又濕的地方。
本來我們沒有安排映後座談,因為麥覺明導演已經安排其他行程。但是在最後一刻,我們的報名表單跑進一位我熟悉的名字。謝穎泝(「溯」溪的古字),他是一位高山嚮導,大家都叫他,小泝 。我請小泝在映後,跟我們聊一下在高山上,他觀察到的人為破壞。下面的文字,我整理一些小泝曾經被採訪的片段,附上引用來源。我也會再加上一些林務局的內容補充。
部分登山客和高山協作將吃不完的食物廚餘倒在野外。他們以為這樣可以讓食物回歸大自然,自然分解。但是因為高山溫度低,分解速度非常慢,食物香噴噴的氣味引來黃喉貂、水鹿、黑熊等動物聚集,進而增加人類與動物的衝突可能。最好的做法是我們將食物密封收藏好,也把廚餘帶下山。有人以為,埋在土裡、藏在石頭縫就不會引來動物,這都是錯誤的想法。一來野生動物會翻出它,二來風吹雨淋後可能會外露。
謝穎泝表示,台灣黑熊曾進入嘉明湖山屋管理員室,因欲極力脫逃而留下抓痕。
郭彥仁(郭熊)表示,熊是很聰明的動物,一旦建立起「人=食物」的連結,很容易回到同一個地方覓食,近年已發生多起登山客亂丟廚餘,除了影響熊的習性,也增加了人熊衝突的機率。
我以前聽人說過,曾經有一台直升機在高山要下降,結果捲飛起許多「小白花」。那些是登山客擦拭過後的衛生紙。在片中,有一幕是調查員在高山的一個水源旁搜尋山椒魚,曾經這裡有山椒魚出現的紀錄。但是那一次,他們沒有發現山椒魚。很多登山客在那邊大小便又不掩埋,衛生紙亂丟,這個景象及氣味都令研究員們感到噁心想吐。 映後座談有人提問:在高山上有大小便需求,應該怎麼做?
我們可以攜帶小鏟子(ex.貓鏟),將我們的大便埋在洞裡,掩蓋上厚土。在掩埋處,疊上石頭,讓別人知道這裡曾經埋過大便,不要把它挖出來。用過的衛生紙裝在夾鏈袋裡面帶下山。(註:在夾鏈袋裡面加一些具除臭效果的咖啡渣或小蘇打粉,比較不會聞到異味。) 下面引用林務局製作的精美插畫,三步驟,有「屎」有終。
步驟一、選擇適合的地點( 遠離水源、步道、營地至少60公尺。(在野外時,也要注意旁邊有沒有咬人貓或帶刺植物。)
步驟二、挖一個20公分深的洞
步驟三、埋起來之前---灑一些土壤葉子用小樹枝攪一攪加速腐化,並用土掩埋
映後座談有人再問:不用衛生紙擦屁股,有什麼替代方式呢?
有個小孩第一時間很興奮地說:用葉子啊!
這邊推薦大家看菩提子寫的這篇文。她介紹如何用水洗屁股,如何在戶外找葉子擦屁股。
補充一問:在高山上尿尿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尿液會吸引水鹿靠近。水路會舔人類隨地小便的尿液。草食動物需要補充鹽,牠們會在溫泉地或是石壁滲出礦物鹽水補充所需要的鹽分。登山客的尿,意外成為水鹿在高山上獲取鹽鹼的來源。問題就在於,水鹿會先用蹄耙挖地,再去舔食含有鹽分的土壤。所以登山客尿過的地方,可能就會從綠草地變成禿裸的土地。本來平整的硬地,可能會因此變成凹凸不平。因此建議登山客需要慎選排尿地點,以免影響高山植被。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