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修行可以提升個人的生命品質, 但修行與開悟覺醒無關,行善積德,誦經禮佛,靜心冥想,都是提升生命品質的善業,但這些都與開悟覺醒無關,善業會帶來善果,有業有果都還是在生命的遊戲場中,而開悟則是離開遊戲場。
生命品質、頻率磁場的提升,最多只是促動開悟覺醒的燃料(燃料也很重要),不是必然之因。


***


追尋真相與真理的路上,就是不停的推翻自己原以為是的觀念( 信念),當新的觀念取代舊的觀念,被自我執以為有時,便會發現這個觀念仍存在著矛盾與瓶頸,於是繼續追尋新的觀念(真理),長此以往,某天會突然覺悟到,生命,就是一趟被不同信念(觀念)掌控的旅程,而真相不在哪個信念當中,而是洞悉這循環往復的運作模式,斷然剝除所有信念(自我)之後才會顯現。

avatar-img
來自神的療癒之光的沙龍
14會員
85內容數
把自己活成光,便可照亮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修行的路上,振動頻率提升了,可以加快物質實相的顯化速度,讓我們更容易心想事成。 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我們的顯化能力其實只會為自己製造混亂。 我們不是經常在得到之後,才發現到手的滋味不如想像,或不過如此,繼而想求取更多。 又或者我們希求的事物到來,卻同時帶來之前未曾料想的複雜情境,我們反
在我們真正找回自己之前,我們不會有真正的自由。 我們的思想意念,不斷受到受到集體意識與生理運作的影響,我們的每個欲望,每個起心動念,每個行為,都是在這兩者交互作用的支配下進行。 當我們肚子餓時,剛好看到一個美食節目,便會去尋找相同的食物進食。 當我們灰心喪志時,剛好閱讀一本激發人心的勵志書籍,便會興
你是否有覺察到,每天的自己都處於不同的能量狀態嗎? 從早晨甦醒睜開眼的那一刻,我們的腦袋開始有念頭升起,身體四肢出現了感受,內心開始浮現一些情緒,胸口與呼吸狀態也隨之有或鬆或緊的感覺。 有時我們做了惡夢,夢的記憶揮之不去,以致一整天的能量狀態都處於低谷,而若整夜無夢深眠,或在一場甜蜜的美夢中
當你找回真正的自己,你會發現,你已跳脫原來的生命次元,你的思維模式已煥然一新,而這些都不是頭腦的刻意造作與形塑,而是接納與臣服之後的自然發生。
當我們太忙碌就渴望清閒,太清閒又想找點事情做,太安靜就想熱鬧,太熱鬧又渴望獨處,生活太順遂會想來點刺激,風波太大經受不起又祈求回歸平順。 看來清閒無事,清淨無為的生活是天上神仙所有,人間的頭腦總是不停地渴望著不屬於當下的東西,所以我們被頭腦帶入各種業力情境當中,不斷輪迴流轉。 而我們所欲求的,經常不
我們常說要做自己,什麼是真正的自己? 我們經常在某個時間認定的自己,會在事過境遷之後,被推翻更新,被另一個重新定義的自己所取代。 而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呢? 其實沒有所謂真正的自己,當我們開始定義自己時,我們就被框限在自我的定義中。 也就是我們認定的自己,經常只是頭腦
在修行的路上,振動頻率提升了,可以加快物質實相的顯化速度,讓我們更容易心想事成。 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我們的顯化能力其實只會為自己製造混亂。 我們不是經常在得到之後,才發現到手的滋味不如想像,或不過如此,繼而想求取更多。 又或者我們希求的事物到來,卻同時帶來之前未曾料想的複雜情境,我們反
在我們真正找回自己之前,我們不會有真正的自由。 我們的思想意念,不斷受到受到集體意識與生理運作的影響,我們的每個欲望,每個起心動念,每個行為,都是在這兩者交互作用的支配下進行。 當我們肚子餓時,剛好看到一個美食節目,便會去尋找相同的食物進食。 當我們灰心喪志時,剛好閱讀一本激發人心的勵志書籍,便會興
你是否有覺察到,每天的自己都處於不同的能量狀態嗎? 從早晨甦醒睜開眼的那一刻,我們的腦袋開始有念頭升起,身體四肢出現了感受,內心開始浮現一些情緒,胸口與呼吸狀態也隨之有或鬆或緊的感覺。 有時我們做了惡夢,夢的記憶揮之不去,以致一整天的能量狀態都處於低谷,而若整夜無夢深眠,或在一場甜蜜的美夢中
當你找回真正的自己,你會發現,你已跳脫原來的生命次元,你的思維模式已煥然一新,而這些都不是頭腦的刻意造作與形塑,而是接納與臣服之後的自然發生。
當我們太忙碌就渴望清閒,太清閒又想找點事情做,太安靜就想熱鬧,太熱鬧又渴望獨處,生活太順遂會想來點刺激,風波太大經受不起又祈求回歸平順。 看來清閒無事,清淨無為的生活是天上神仙所有,人間的頭腦總是不停地渴望著不屬於當下的東西,所以我們被頭腦帶入各種業力情境當中,不斷輪迴流轉。 而我們所欲求的,經常不
我們常說要做自己,什麼是真正的自己? 我們經常在某個時間認定的自己,會在事過境遷之後,被推翻更新,被另一個重新定義的自己所取代。 而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呢? 其實沒有所謂真正的自己,當我們開始定義自己時,我們就被框限在自我的定義中。 也就是我們認定的自己,經常只是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