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的造作

更新於 2023/03/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我們太忙碌就渴望清閒,太清閒又想找點事情做,太安靜就想熱鬧,太熱鬧又渴望獨處,生活太順遂會想來點刺激,風波太大經受不起又祈求回歸平順。
看來清閒無事,清淨無為的生活是天上神仙所有,人間的頭腦總是不停地渴望著不屬於當下的東西,所以我們被頭腦帶入各種業力情境當中,不斷輪迴流轉。
而我們所欲求的,經常不是靈魂真正的渴望,而是頭腦在集體意識的影響及比較的驅動下,或久居不耐的情緒當中,所做出的錯誤判斷,我們經常忘了,現在的情境,也是過去的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當欲望及念頭升起時,先不要急於行動,觀察這股欲念的勢能來自何處,無為或許才是最好的作為。
因為真正適合我們的,往往是吸引來的,而不是勉強做來的,想來的,要求來的。
覺知到頭腦所造作出的一切,安處於每個當下,站在天上(高我)觀看人間的事態流轉(小我造作出的業境),不要被捲入其中。
保持虛靜,享受每個片刻當中,宇宙端到我們面前的每一道好菜,都是好滋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把自己活成光,便可照亮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常說要做自己,什麼是真正的自己? 我們經常在某個時間認定的自己,會在事過境遷之後,被推翻更新,被另一個重新定義的自己所取代。 而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呢? 其實沒有所謂真正的自己,當我們開始定義自己時,我們就被框限在自我的定義中。 也就是我們認定的自己,經常只是頭腦
我是一個略有敏感體質的人,雖然沒有靈視力,但能感覺氣場頻率的高低,我的敏感天線位於心輪、太陽神經叢、臍輪跟頭部,我能感受到音樂、食物、空間、影視、書籍經典的頻率,舒服的能量會令我的心輪充滿清涼之氣,腹部也會有像溫泉水般的熱流竄動,通常我在念經,打坐時會感覺到腹部的熱氣,像是在為我療癒及清理,而進入廟
當你遇到問題,你會從外面去解決,還是從裡面去解決,你會糾結於問題的表象,還是反觀內在的自己,為什麼要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 當我們深切體悟並且麼明白人生只是一場夢一齣戲,所有發生在我們外面的問題,都只是因應生命體驗所設定的情節,我們還會這麼在意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嗎? 所有外面發生的事情,其實都與內在
以心遊歷,萬物靜觀,皆有妙趣。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恐懼悲劇的發生。 生離死別、天災人禍,無法預料的疾病或損失。在靜好歲月裡的我們,經常恐懼著悲劇的到來。 而人性非常奇妙,當悲劇真正發生時,正經歷著的我們,心理卻會湧現無以名之的微妙興奮感。 在悲劇當中的我們,為了因應危機,會出現不同以往的行為及思考,偶而會展現
一個人的業力不單是個人的業力,更是集體的業力,當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的創傷未被解決,這個創傷便會像漣漪般地向外擴散傳遞,波及到自身以外的所有生命,我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或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只要我們看得到這可恨與可憐,這可恨與可憐就與我們脫不了關係,就也是我們必須清理的業力課題,
我們常說要做自己,什麼是真正的自己? 我們經常在某個時間認定的自己,會在事過境遷之後,被推翻更新,被另一個重新定義的自己所取代。 而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呢? 其實沒有所謂真正的自己,當我們開始定義自己時,我們就被框限在自我的定義中。 也就是我們認定的自己,經常只是頭腦
我是一個略有敏感體質的人,雖然沒有靈視力,但能感覺氣場頻率的高低,我的敏感天線位於心輪、太陽神經叢、臍輪跟頭部,我能感受到音樂、食物、空間、影視、書籍經典的頻率,舒服的能量會令我的心輪充滿清涼之氣,腹部也會有像溫泉水般的熱流竄動,通常我在念經,打坐時會感覺到腹部的熱氣,像是在為我療癒及清理,而進入廟
當你遇到問題,你會從外面去解決,還是從裡面去解決,你會糾結於問題的表象,還是反觀內在的自己,為什麼要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 當我們深切體悟並且麼明白人生只是一場夢一齣戲,所有發生在我們外面的問題,都只是因應生命體驗所設定的情節,我們還會這麼在意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嗎? 所有外面發生的事情,其實都與內在
以心遊歷,萬物靜觀,皆有妙趣。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恐懼悲劇的發生。 生離死別、天災人禍,無法預料的疾病或損失。在靜好歲月裡的我們,經常恐懼著悲劇的到來。 而人性非常奇妙,當悲劇真正發生時,正經歷著的我們,心理卻會湧現無以名之的微妙興奮感。 在悲劇當中的我們,為了因應危機,會出現不同以往的行為及思考,偶而會展現
一個人的業力不單是個人的業力,更是集體的業力,當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的創傷未被解決,這個創傷便會像漣漪般地向外擴散傳遞,波及到自身以外的所有生命,我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或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只要我們看得到這可恨與可憐,這可恨與可憐就與我們脫不了關係,就也是我們必須清理的業力課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藉由數字學知道 我的人生大課題就是學習溝通與合作 主命數1的我 特點就是獨立 獨裁 自我 有時候講一講就會覺得「為什麼我要配合別人?」 「真的好煩」「啊這樣做不就好了?」 就是那個自大的感覺就會跑上來 這就是「自我」又出現了
每天伸展筋骨及跑步走路增強肌肉 能促進血液循環 也能增加自己的體力 促進身體的協調度、柔軟度、平衡感 體態也變得緊實美好 日常的舉手投足都會更於順暢敏捷 吃飯很有食慾 晚上睡覺會睡得很好   在學習任何項目 也能好好的專注的吸收與思考 觀察力、反應力、思考力 比沒
Thumbnail
真正的靜心是走出頭腦、走進感覺確實去感受我們的感覺。
Thumbnail
下雨天,我在樹洞中。如果你想找個地方坐坐閒聊,請進 ~
Thumbnail
很煩的時候,我會看書。 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所謂的煩,有時候不是因為發生什麼事。即便是躺在那邊無所事事也煩的那種煩躁,常常不是真的事多,而是來自資訊疲乏。 手機一滑,刷刷刷地就向腦袋倒灌海量的新聞、照片、別人的生活瑣事。可愛和不可愛的並存,重要和不重要的沒得篩選,而是看演算法的臉色。那訊息閃過的速度
Thumbnail
我時常與朋友分享說要「覺察感受、聽從直覺」。但許多人有一個疑問:到底怎麼確定出現的想法是來自直覺還是頭腦的?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Thumbnail
在各類身心靈書中常常讀到要我們小心小我的狡猾、不可信等等負面的形容,一部分的我很認同,畢竟每個人都有一個小我,很能感同身受,然而,有一部分的我卻又不認同,不想落入貼標籤地去定義與譴責它。 最近在觀察小我/頭腦的運作,卻不得不訝異於它的滑溜、煞有其事地作做與肥大。
Thumbnail
年輕時, 對於身心靈特別感興趣, 之後加入教會, 學習讀經文跟祈禱, 自己對於靜心, 佔了很重要的生活, 不過往往靜心時, 頭腦開始雲遊四海, 還為此去上了行動療癒攀岩, 就是想打破我這腦袋飛來飛去的念頭,可惜越來越沒有效果。 很多年前, 我放棄靜心, 但遇上志仲老師教觀念頭時, 我整個心田大開,
Thumbnail
於是我在心裡對我的頭腦說:原來你一直在保護我,我都看到了,很謝謝你,現在有我陪你,而且我還有其他人的幫助,我不是一個人。 啪!一陣情緒暴衝出來,像是堵塞的馬桶被清通後水瞬間流出一般,我開始哭(對真的很愛哭),這是壓力釋放的哭,大腦彷彿在說「終於有人來幫我了!
Thumbnail
從GOTO這種「諸事不宜政策」中脫胎換骨為日本的首務 日本疫情持續加重,菅首相卻直到今日依然不願停止鼓勵旅遊與餐飲的政策,而從政府對「密集接觸者」定義的「修正」開始,日本陷入無法挽回的疫情擴散風暴中......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藉由數字學知道 我的人生大課題就是學習溝通與合作 主命數1的我 特點就是獨立 獨裁 自我 有時候講一講就會覺得「為什麼我要配合別人?」 「真的好煩」「啊這樣做不就好了?」 就是那個自大的感覺就會跑上來 這就是「自我」又出現了
每天伸展筋骨及跑步走路增強肌肉 能促進血液循環 也能增加自己的體力 促進身體的協調度、柔軟度、平衡感 體態也變得緊實美好 日常的舉手投足都會更於順暢敏捷 吃飯很有食慾 晚上睡覺會睡得很好   在學習任何項目 也能好好的專注的吸收與思考 觀察力、反應力、思考力 比沒
Thumbnail
真正的靜心是走出頭腦、走進感覺確實去感受我們的感覺。
Thumbnail
下雨天,我在樹洞中。如果你想找個地方坐坐閒聊,請進 ~
Thumbnail
很煩的時候,我會看書。 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所謂的煩,有時候不是因為發生什麼事。即便是躺在那邊無所事事也煩的那種煩躁,常常不是真的事多,而是來自資訊疲乏。 手機一滑,刷刷刷地就向腦袋倒灌海量的新聞、照片、別人的生活瑣事。可愛和不可愛的並存,重要和不重要的沒得篩選,而是看演算法的臉色。那訊息閃過的速度
Thumbnail
我時常與朋友分享說要「覺察感受、聽從直覺」。但許多人有一個疑問:到底怎麼確定出現的想法是來自直覺還是頭腦的?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Thumbnail
在各類身心靈書中常常讀到要我們小心小我的狡猾、不可信等等負面的形容,一部分的我很認同,畢竟每個人都有一個小我,很能感同身受,然而,有一部分的我卻又不認同,不想落入貼標籤地去定義與譴責它。 最近在觀察小我/頭腦的運作,卻不得不訝異於它的滑溜、煞有其事地作做與肥大。
Thumbnail
年輕時, 對於身心靈特別感興趣, 之後加入教會, 學習讀經文跟祈禱, 自己對於靜心, 佔了很重要的生活, 不過往往靜心時, 頭腦開始雲遊四海, 還為此去上了行動療癒攀岩, 就是想打破我這腦袋飛來飛去的念頭,可惜越來越沒有效果。 很多年前, 我放棄靜心, 但遇上志仲老師教觀念頭時, 我整個心田大開,
Thumbnail
於是我在心裡對我的頭腦說:原來你一直在保護我,我都看到了,很謝謝你,現在有我陪你,而且我還有其他人的幫助,我不是一個人。 啪!一陣情緒暴衝出來,像是堵塞的馬桶被清通後水瞬間流出一般,我開始哭(對真的很愛哭),這是壓力釋放的哭,大腦彷彿在說「終於有人來幫我了!
Thumbnail
從GOTO這種「諸事不宜政策」中脫胎換骨為日本的首務 日本疫情持續加重,菅首相卻直到今日依然不願停止鼓勵旅遊與餐飲的政策,而從政府對「密集接觸者」定義的「修正」開始,日本陷入無法挽回的疫情擴散風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