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小訣竅】寶寶厭食的原因-長期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很多媽媽常抱怨,  以下我們來探討長期性不吃東西的可能性原因


1.飲食間距過短:




三個月後,寶寶的飲食間距至少要有四小時,六個月後建議一天約三至四餐;並在適當時機拉長飲食的間距,千萬不要二小時喝一次奶、二小時後又吃副食品,飲食間距過度短會讓孩子感覺不到飢餓,腸胃也無法休息。六個月後慢慢將飲食間距拉長五至五點五小時一次。


 


2.喝奶量過大:



寶寶六個月後,每餐如果幾乎以奶為最大量主食,加上每夜維持多次夜奶,惡性循環下,白天更喝不下,此時應該減少奶量,增加副食品的量。

 


3.任意吃零食:




正餐以前任意給寶寶零食,到了正餐時自然會吃不下或想繼續將零食當成正餐來吃。要將零食戒掉,寶寶才能好好的吃正餐。




4.食物型態讓寶寶吞嚥困難:
 



很多媽媽希望寶寶趕快學咀嚼,卻忽略寶寶也是需要時間學習咀嚼;媽媽猛然就將副食品改成軟飯或硬飯,但是寶寶沒有耐心慢慢咀嚼,於是吃幾口就放棄繼續吃飯。




5.可以邊跑邊玩邊吃:




怕小孩餓著,於是孩子離開餐椅後,還是繼續追著小孩有一口沒一口的吃,寶寶這時只想玩,不想專心吃,自然食量少或吃不多。




6.不習慣用湯匙進食:




這會發生在月齡很小的時候,長期都用奶瓶喝奶,一定使用湯匙就會產生排斥,會建議媽媽要耐著性子、趁寶寶心情好時耐心一湯匙一湯匙餵,慢慢狀況就會漸入佳境。




7.餵食速度過慢:




寶寶此時注意力和耐心都比較短,建議寶寶只要嚥下一口,下一口就要餵進去,超過一小時就停止該餐的餵食。




8.對副食品的印象長期很差:




媽媽的希望是寶寶多吃一點,但是寶寶胃口會忽大忽小,當寶寶吃不完一碗飯時,有可能被斥責、母親硬餵食到孩子大哭等,時間一久,寶寶自然對副食品興趣缺缺。此時可以改變餵食的方式或方法,比方說採用BLW。




9.缺乏營養素、食物過敏等特殊因素:




嬰幼兒到了攝取副食品階段,飲食假如不平衡,常會缺乏鋅、鐵、鎂、鈣等營養素,很容易造成食慾不振、疲倦…..等症狀,可以藉由醫師抽血檢查確認,後續藉由補充營養素、平衡飲食來改善,假設寶寶仍繼續在哺餵母乳時,媽媽也同樣要檢查自己是否飲食均衡。 人們通常都很喜愛吃自己會過敏的食物,在過敏症狀極不明顯時,就有喜歡單吃某樣食物,排斥其他食物,這部分可以透過二、三歲時,抽血確認孩子的過敏原有哪些。 缺鉀也容易造成假性過動症。






想知道更多副食品相關知識,歡迎訂閱粉絲團或line@ 
博客來購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7789 】

avatar-img
1會員
38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家女孩兒真的是一個好奇寶寶 常常吃飯吃到一半 就被其他新奇(對他來說啦)的東東吸引過去了 怎麼叫都不會再繼續吃飯了…   更麻煩的是,他下午會待在奶奶家 有時候隨手一包餅乾吃下去 晚餐回家就說吃不下 要不然就是我家懶惰寶貝真的不太愛動 (這點可能遺傳到媽媽… 活動量不高就也食慾不高、
你家也有小孩挑食的狀況嗎? 我常常因為家裡的寶貝食慾不好、飯吃很少而擔心 加上他是早產兒 就更擔心寶貝 怕會不會因為小孩不吃飯 直接影響營養吸收、間接影響成長發展 之前就有跟朋友請教過說小孩不吃飯要怎麼辦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歐醫師有提過,副食品建議不要太晚開始比較好,目前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是寶寶4~6個月就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一歲前盡量讓孩子嘗試過各類「原型食物」,可以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耐受性,也能減少對食物過敏的可能。今天這篇來自門診問題集,特別幫新手爸媽們釐清一些副食品的問題。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嗨大家~~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我家寶貝又長大一些 看到他的生長曲線都還正常真是太好啦~~ 前陣子都在瞎緊張孩子的營養素是不是不夠 因為我家小孩其實蠻挑食的 XD 挑食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若營養未能被妥善吸收, 將可能造成營養無法被充分利用,缺乏成長動力,影響發育的潛力 所以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家女孩兒真的是一個好奇寶寶 常常吃飯吃到一半 就被其他新奇(對他來說啦)的東東吸引過去了 怎麼叫都不會再繼續吃飯了…   更麻煩的是,他下午會待在奶奶家 有時候隨手一包餅乾吃下去 晚餐回家就說吃不下 要不然就是我家懶惰寶貝真的不太愛動 (這點可能遺傳到媽媽… 活動量不高就也食慾不高、
你家也有小孩挑食的狀況嗎? 我常常因為家裡的寶貝食慾不好、飯吃很少而擔心 加上他是早產兒 就更擔心寶貝 怕會不會因為小孩不吃飯 直接影響營養吸收、間接影響成長發展 之前就有跟朋友請教過說小孩不吃飯要怎麼辦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歐醫師有提過,副食品建議不要太晚開始比較好,目前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是寶寶4~6個月就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一歲前盡量讓孩子嘗試過各類「原型食物」,可以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耐受性,也能減少對食物過敏的可能。今天這篇來自門診問題集,特別幫新手爸媽們釐清一些副食品的問題。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嗨大家~~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我家寶貝又長大一些 看到他的生長曲線都還正常真是太好啦~~ 前陣子都在瞎緊張孩子的營養素是不是不夠 因為我家小孩其實蠻挑食的 XD 挑食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若營養未能被妥善吸收, 將可能造成營養無法被充分利用,缺乏成長動力,影響發育的潛力 所以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