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說、內模仿說
| | |
美感經驗的分析──物我同一(移情作用)
山水花草、鳥獸蟲魚,這些自然物沒有人性,不懂人事,可是當人懷著某
種心情去看它們時,它們似乎又通了人性,有了感情。人把自己的主觀情感附會在客觀事物上面,使客觀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彼此之間有了情感的交流,客觀事物成了人的某種情緒和性格的象徵,這就是所謂的「移情」。
1.〈天人合一〉:中國傳統就有天人合一的觀念。董仲舒認為「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認為人的情感變化同自然現象的變化之間有一種對應關係,事實上,自然會有喜怒,是因為人的情感變化投射的作用。
2.〈宋詞〉:晏殊〈踏莎行〉中的「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即是把人的情感投射到春風這個原本沒有人性的物上,使得春風有了人「不解」的性格。馮延巳〈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花不語是因為馮延巳內心感傷「無計留春住」,所以感覺連花都不理他。蔣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瘦了芭蕉。」透過移情作用,流水也會被別離之情所感動,無情的光陰也會把人拋棄。
3.〈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得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詩仙李白邀明月作伴,共度良宵,明月原本是無情的,但在詩人純真的心目中,卻成為最佳良伴;透過移情作用,被擬人化之後,月忘卻其為明月,詩人亦忘卻其為詩人,而永遠結為忘情的好友,人與月得到充分溝通。在詩人的有情觀照下,天地間的萬物都可以產生共鳴,所以「舉杯邀明月」、「我歌月徘徊」、「永結無情遊」。
4.〈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詩人為情而造文,李商隱抓住了蟬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情思,詩中的蟬,其實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5.〈辛棄疾‧賀新郎〉:「甚矣無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嫵媚」本是描述人姿態美好的形容詞,此處卻用來形容青山,透過移情、擬人的筆法,使得沒有生命、感情的青山投射了人的感情與特性。如此一來,打破了青山與人的隔閡,使得物我交融,我與青山情感相通,面貌相似。
分析與「移情作用」有關的詩
一、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分析:
李竹寫此詩是有寄託的,首句「眾鳥高飛盡」,眾鳥象徵一般庸庸碌碌的世人,因追逐功名富貴,所以都高飛而去,剩下來的只有一片悠閒飄游的孤雲,孤雲就暗喻著自己。三、四句則把「敬亭山」擬人化,把感情注入敬亭山,由敬亭山尋回自我,敬亭山所象徵的是自然、超脫、獨立,李白在「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無奈孤寂之下,所以寄託於物,本來是「相看」,最後變成「只有」,可見兩者已經合為一體,敬亭山就是李白,李白就敬亭山了。這就是移情作用裡所說的心中除開所觀照的對象,別無所有,在不知不覺之中,由物、我雨忘進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本文也有聯想的成份,眾鳥象徵一般庸庸碌碌的世人。
二、暮秋獨遊曲江 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分析:
「荷葉」是有形之體,「恨」是無形之情,春、秋暗示時光的流轉,而「生」是始,「成」是終。體在而情在,不論時間如何遞轉,自始至終,這份憾恨之情已被命定。此身初生,憾恨已隨命運而生﹔此身雖逝,憾恨卻不可避免地形成,故下句說「身在情常在」,也就是明言這種對生命悲愴的感悟。在這裡,荷就是義山,義山就是荷,物我契合為一,這是詩人內在情感向外物的一種移植。在宛轉詠嘆之間,那份來自荷葉枯榮的觀照與感悟,已強烈顯示了詩人對生命的特殊敏銳的感受,這也是義山無法言宣的傷心處。
分析:
三、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分析:
這是王維描寫自己隱居生活的詩。「幽篁」、「深林」都是隱者之地,而「獨坐」、「人不知」正代表離群索居,不與世人接觸。第二句「彈琴」、「長嘯」是寫隱者的自得其樂,不受世俗的拘束。最末一句把明月擬人化,顯示詩人已與自然合為一體,兩者互相關照,所以「相照」除了有正面「照亮」的意義外,還可解作「關照」,一語雙關,詩意顯得更加深遠巧妙了。不但由我及物,也由物及我,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是往復迴流的、是雙方面的。本詩也有聯想的成份。
四、秋日 耿湋
反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古道少人行,秋風勳禾黍。
分析:
這首詩是寫古道熱腸人的寂寞,即劉禹錫所謂「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之意。想著自己所喜愛的古道快要淪沒,就好像即將西下的落日,雖然無限好,但已是近黃昏了。詩人憂愁可是卻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互相傾訴,以挽救這個「道」,原因是「古道」已為人所輕視,沒有人去行它了。本詩是詩人看到斜陽照小巷的景象,想起古道為人所輕的憂愁,同時也把古道淒涼悵惘的意象吸收於我,也是推己及物使整首詩所現的形相愈加鮮明,美者愈見其美,所得的美感也愈加濃厚,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五、立春偶成 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分析:
這是一首描寫春天來臨的詩。詩人除了自己以敏銳的知覺來觀察外,也賦予草木知覺,將草木人格化,所以詩也顯得活潑可愛。第一句寫冬盡,平凡笨拙得可厭,但詩人在第二句寫春來馬上扭轉劣勢,草木本來沒有知覺,為何春到人間它會知道呢?原來詩人見到草木開始吐出嫩綠的細芽,察覺到春天已經來臨,於是將自己的知覺轉移在草木的身上,為產生物我合一的境界,有著很明顯的移情作用。第三句詩人即將賜予草木的知覺要了回來,寫出自己對春的感受。所謂「滿」,是一語雙關的,除了生意的「滿」外,也是春水的「滿」,由於春水的滿,才給詩人有無限生意的感覺,而水滿上也與首句「冰霜少」遙相呼應,下也開啟了末句「東第吹水綠參差」,可見這字在全詩中的重要性,即是所謂的「詩眼」,就像螺絲釘,把一些零零散散的機件湊合在一起,否則這些機件是無法產生動力的。本詩也有豐富的「聯想」。
分析與「內模仿」有關的詩
一、原文:亂石 李商隱
虎踞龍蹲縱復橫,星光漸減雨痕生。不須併礙東西路,哭殺廚頭阮步兵。
分析:
詩人將黑夜中東倒西歪的亂石,經營出恐怖懾人的氣氛。亂石的阻隔,路途的險惡,使一個心懷憂患的旅人禁不住徬徨而痛哭。寫物不但具象,而且傳神。將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在精神,甚至所處的環境,加以巧妙融合,而洋溢著物的特有氣氛,這是寫物的高妙處。詩人寫「小物」投射自己身上去,因情感較纖細,主觀投射較強。它是「超過美感以外」的,因為模倣的衝動既實現於動作,注意力就不免離開形相而返觀自我。
二、原文:秋日湖上 薛瑩
落日五湖遊,煙波處處愁;浮沈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分析:
這首詩是寫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的詩。詩人於秋天傍晚泛遊五湖,望見湖面煙波四起,起伏不定,想著古來今往許許多多的事,豈不是像著煙波,浮浮沈沈,瞬間變化莫測,因此詩人的心也由處處的煙波,產生處處的愁。但再仔細一想,煙波無論怎樣起伏,終歸要東流,匯聚於大海,有誰會去追問呢?千古事也是如此,過去終歸要過去,未來終歸要來,還是順其自然,及時享受今日泛遊之樂,詩人的心湖也就平靜曠達多了。本詩即是隨著煙波的起伏,詩人的心想起許多往事,就像煙波一樣也浮浮沈沈,在泛舟觀察煙波時,自己彷彿就把自己的身心變成煙波了。
三、原文:汾上驚秋 蘇頲
北風吹白雲,萬里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分析:
遊子在外,每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對於以前所熟悉故鄉的一草一木,必會更加懷念,尤其要渡河的時候,見到白茫茫的一片,想到渡過之後何時才能夠回來,心裡所引起的感傷是筆墨所難形容的。詩人經過了萬里的飄泊,現在馬上要渡汾水,舉頭望著天空北風吹送的白雲,雲雖和自己的處境一樣,但雲只要風向一轉,馬上可以回來,而自己的回鄉卻遙不可期,悲哀的心情猶如亂絲是可想而知。而這時偏偏又逢落葉時節,草木凋零,肅殺之氣聲聲,這又怎堪入耳呢?詩人觸景傷情,看到汾水和白雲,心中被投射了傷感之情,於是表現在現實上就有了「衝動」或動機。
四、原文:三閭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忌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分析:
這是一首懷古的詩。見到三閭大夫的廟,於是追憶愛國詩人的往事,全詩的重點在一個「怨」字;所以詩人以沅水湘水的滔滔不絕,來形容怨的綿綿不盡,前兩句的「不盡」和「深」,可以雙頂沅湘之流及屈子之怨,成為互文,相映成趣。後兩句是描寫三閭廟的景象,好像與「怨」無關,其實不然,日落黃昏、秋風乍起、紅葉滿林,正可使人勾起新愁舊恨,不僅在九泉之下的屈原有遺恨,就是在地上的詩人也不禁要為屈原掬一把同情之淚,怨恨楚君的無道了。本詩亦是觸景生情,詩人看到三閭大夫的廟想起屈原的往事,又正當黃昏、秋風、紅葉的情境,更深深的觸動了詩人隱憂的心,使注意力離開形相而返觀自我。
五、原文:於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髮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分析:
詩人與友人在易水相別,觸景生情,於是寫下這首不讓古人專美於前的詩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雖然僅寥寥十五字,但千載下,我們猶聞其悲壯之聲,何況當時親聞高漸離變徵之筑音,與羽聲慷慨相和,則怒髮衝冠之情必不虛假。所以當他過易水時,追緬古事,難免要英雄惺惺相惜,涕泗縱橫、怒髮衝冠了。全詩一氣揮灑,而重在「水猶寒」三字,一方面是說古人雖已去逝,而英風壯采,遇古長存,一方面也以壯士自況,有誰謂今人不如古人之氣慨。詩人在為友人送別時,看到易水觸景生情,想起荊軻與燕太丹相別時悲壯,也把這種情感內化到自己的內心了而有所想法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