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作者如何利用「心理距離」以建構寶、黛戀情的美感?
黛玉是寶玉一生絕對的鍾愛、最高而唯一的對象,寶黛之間的感情是兼友情、親情、愛情三者;他們是靈魂的知己,在生命未成形之前的因緣力量使他們今生必然要相見、相認,他們的感情必然要牢牢固結,生命要緊緊相依。
1.瘦弱的身體和賈府封閉的環境
對於寶玉,黛玉在現實上很貧乏,沒有父母可依恃,沒有敦厚容讓的氣度,也沒有人緣。她蒲柳般弱質的軀命,癆病早就在荼毒她的病體,她的情緒故此翻騰不已,肝火特旺,而身體也就分外勞乏,隨時都得為自己在封閉的賈府裡的地位提心吊膽。這些現象,鞏固了黛玉始終揮之不去的兩個感覺:容易受傷與無力感。即使可以相信寶玉的感情,但實無法不疑懼於毫無把握的形勢(寶玉的多情、寶玉婚姻的不能自主、眾多巴結說親的外圍人,寶釵的美麗賢淑、深得人心)。
2.金玉良緣的心理距離
其中最可怕的是她完全無以對抗的「金玉良緣」的天命,寶釵有金鎖等待相配,而以生命相許的黛玉卻沒有,這都是作者刻意製造的「距離」;她有的只是兩方舊帕,無言的,不為人知地傳遞了至情的相知與接受,無限的體貼與憐惜,印著盡她生命的眼淚,寶玉視黛玉為至愛,為她的猜疑而不斷表白、發誓、甚而摔玉,保證到無可保證之地;這些心理距離造成的戀情美感真的是無與倫比。
這對情侶狀似天造地設,卻又難以珠聯壁合,從古往今來,寶黛情字這條路走得特別寂寞,但正因人行絕跡、道阻且長,所以兩人可格外親密契合,怦然心跳、泫然淚垂……牽手同行,有溫度,有溼度……這些種種的現狀和意象的營造都造就了寶黛之間一定程度的心理距離。
藝術作品所表現的意象都是和實際人生隔著一個距離的;藝術的任務在忠實地表現人生,不在對於人生加以評價。作者就是如此適切的運用心理距離於描寫中,不即不離,造成這永垂不朽、千古不移的愛情,其命運之變化不定教人好心疼。
試從「移情說」與「內模仿說」,談山水與人生之互動關係。
1.移情說
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坐幽篁裡」呈現的是人離群索居,融身自然的狀況。第二句「彈琴復長嘯」是寫隱者的自得其樂,在琴聲與長嘯中,以人籟通天籟,詩人與大自然融而為一。末句把明月擬人化,顯示詩人與明月互相關照,故「相照」除有「照亮」的意義外,還可解作「關照」,一語雙關,詩意顯得更加深遠巧妙。不但以我心應明月,也以明月應我心,詩人渾然融身於皓月普照中。
移情說就是由我及物,也由物及我,物與我的情趣是往復迴流的、是雙方面的。表現出山與人相親相伴,若逢知己,共同參與自然現象的和諧與寧靜。詩中表現的這種與物俱化、物我相即相融的境界,揭露的是詩人已忘卻情緒和知性牽絆中的我,與自然達到毫無障礙的接觸與互動。
2.內模仿說
薛瑩〈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遊,煙波處處愁;浮沈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這首詩是寫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的詩。詩人於秋天傍晚泛遊五湖,望見湖面煙波四起,起伏不定,想著古來今往許多事,豈不是像煙波浮浮沈沈,瞬間變化莫測,因此詩人的心也由處處的煙波產生處處的愁。但再仔細想,煙波無論怎樣起伏,終歸要東流匯聚於大海,有誰會去追問呢?千古事也是如此,過去終歸要過去,未來終歸要來,還是順其自然,及時享受今日泛遊之樂,詩人的心湖也就平靜曠達多了。
本詩即是隨著煙波的起伏,詩人的心想起許多往事,就像煙波一樣也浮浮沈沈,在泛舟觀察煙波時,自己彷彿就把身心變成煙波了。又正當黃昏、秋風的情境,更深深的觸動詩人隱憂的心,使注意力離開形相而返觀自我。把這種情感內化到自己的內心了而有所想法與行動,這就是詩人無形中運用內模仿把自己與山水放在一個平衡且互動良好的狀況,詩人會因情景的變化而觸動內在的情感和思緒,進而內化情景的風骨、亮節、曠達,甚或隱憂、離愁。
《水滸傳》寫「黑」,《金瓶梅》寫「黃」,但都是好作品,為什麼?試加論述。
在美感經驗中,無論是創造或是欣賞,心理活動都是單純的直覺,心中猛然見到一個完整、幽美的意象,霎時間忘去此外尚有天地,對於它不作名理的判斷,道德問題自然不能闖入。
1. 水滸傳
雖然水滸的主要部份是敘述梁山英雄的造反故事,但幾乎在所有故事後面,都申明:梁山反對貪官污吏和權奸佞是為了「替天行道」、「保國安民」,他們願意接受朝廷招安。小說還最大限度地膨脹和充實了梁山征遼的故事,集中地表現了梁山好漢的民族思想和愛國主義精神;「忠義」思想在倫理道德方面形成了完整而合乎邏輯的體系,盜匪土寇的本質反被忽略忘記了。
2. 金瓶梅
金瓶梅把那群在世紀末的時代裡,過著荒淫生活的男男女女,加以血淋淋的剖析,這些男女包含暴發戶、流氓、淫婦各階層。作者面對這墮落的世相,用各觀態度通過藝術的廣角度攝取,由人的「原慾」本性的赤裸描寫,反映了病態社會的病態人格價值追求,並藉悲劇的結局,感受到生命的深沈悲劇意味。
它拓寬了小說的審美領域,使小說觀照社會的觀點,由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由理想主義、浪漫精神,向現實轉移,向人生貼近;也更新了小說美學的觀念,塑造了一系列非道德化的藝術形象,打破以往中國以道德為主文以載道的寫法,化「醜」為「美」,表現了人類性格的另一種真實。
西門慶引誘潘金蓮原是不道德的行為,武松拒絕潘金蓮的引誘原是道德的行為,但在水滸和金瓶梅的作者和讀者看,這兩面文章同樣有趣。在覺得入情、入理那一刻,作者和讀者都只用直覺觀賞純意象,無暇從道德的觀點去褒獎或譴責。進一步說,藝術作品是否成功,就要看它能否使人無暇取道德的態度,而專把它當作純意象看。這就是水滸之黑和金瓶之黃能夠在文學史成為價值極高的作品之原因:文藝和道德之間的拿捏適切。
試探討實驗美學在文藝創作上的應用。
1.顏色美
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一首色彩鮮明的好詩。一首小詩,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黃和青在顏色上是很調和的,青和白也映襯鮮明,諧和悅目,所構的意境又如此雋永曠達。又如杜牧《山行》「遠山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裡,也是有灰色的石、雪白的雲、鮮紅的楓,杜牧善於用顏色、形體、狀貌營造形象。
實驗美學發現人在色覺方面可分為客觀、生理、聯想、性格類,以上兩首屬於聯想類,但要表現美感的話,作者生於聯想內容(鸝鳥或楓)的情感須能和生於顏色(黃或紅)的情感相融化,使顏色恰能表現聯想內容的神髓。
2.形體美
史書上描寫較年輕的 身體的線條為虎背狼腰,但描寫張飛身體的線條卻因張飛年紀較大,背桿也就較為粗獷,就描寫成虎背熊腰。又如劉鶚描寫白紐」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連用四個喻依形容王小玉的眼睛,一幅美盼兮的美人圖,躍然紙上。
實驗美學裡提到立普司說我們往往把意想的活動移到線形身上去,意即「移情作用」,好像線形自己在活動一樣,於是線可以具有人的姿態和性格。如曲線柔媚、窈窕如美女。
3.聲音美
賀敬之的抒情長詩〈雷鋒之歌〉,全篇一千二百多行,「一貫到底」,押「中東韻」:
八萬里
風雲變幻的天空空呵
今日是
幾處陰?幾處晴晴?
億萬人
腳步紛紛的道路上
此刻呵
誰向西?誰向東東?
…………
讓我一千次選擇:
是你,
還是你呵
──中國!
讓我一萬次尋找:
是你,
只是你呵
──革命!
這裡用「中東韻」,不僅因它是字數多、詞彙豐富的「寬韻」,還因它是「響亮級」。這對作者抒發那種「大江東去」式的豪情是很適合的。所以全詩氣勢雄渾,富於節奏感,像激動人心的交交響樂,給人以聲音的音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