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聊齋愛情觀

    聊齋愛情觀
    | | | |
    探究《聊齋》的愛情觀。
    聊齋的愛情觀,總而言之是「有情有義」。以下依論述、結構、評價分析之。
    (一)論述
    (1)情要生死執著(黏著性)
    志異的愛情故事很強調愛情的執著,不因生死而變。〈魯公女〉中,張於旦對其打獵的妝扮與風姿非常傾心。後魯女暴卒,寄柩在張生讀書的蕭寺,他不因此有疏,早晚上香並將殷勤的心意告訴她,魯女的魂被他所感。臨別相約十五年後相會,後結為夫婦,兩人的善果實由於對愛情的生死執著所致。
    (2)情須多樣多彩(豐富性)
    一般把愛情定位在夫妻、情侶的纏綿熱切、靈肉合一的形態上。《志異》注意到這種形態有深度,但乏廣度,由夫妻情侶、膩友知己、仙侶等多種形態構成,在人的生命中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
    有關「知己」的例子〈連城〉即是。喬生以題詠連城所刺「倦繡圖」而獲青睞;喬生以「士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在她病危之際割下自己膺肉相贈。這與同性的知己之交肝膽相照的忠誠是完全相同的。後連城病逝,喬生以身殉情感動連城的鬼魂,在陰間排除萬難結為夫婦。遂由男女的知己進而結為夫妻,寫出了生命的靈動性。
    (3)情有格調意味(藝術性)
    志異在描寫愛情不忘藝術渲染,以造成極美的情境。由女性「工刺繡、知書」(連城),男士「少負才名」(喬生),其配合真是郎才女貌。相遇之處,或為寧靜幽雅的書齋,或為山水清麗的曠野,皆為優美場景。題材也選用中國藝術或文學詩、酒、琴、棋、書、畫較藝術的題材,如〈白秋練〉吟詩可以治病,〈連瑣〉以詩相和可化除人鬼及陌生的疏隔,藝術的感染力竟如此大!
    (4)情存道義真誠(道德性)
    道德性原是人類行事最可貴的特性,凡事有節制有規範,使得行事合情合理秩序井然,這樣才能顯出人類自律的自由和尊貴。如甯母只許他們認做兄妹,甯遵從母命就不肯留她過夜,以為兄妹應該避嫌。
    (二)結構
    以結構來看,黏著性、豐富性、藝術性是愛情的感性質素,表現出來往往是強烈的意願與活潑的生命力,也是愛情對質、量、美等不同角度的希求,是人類自然、基層的生命實踐,還沒完全邁入思考反省。道德性是理性質素,人的思想行為受到理智的批判與規範,分清是非善惡,並能趨善避惡。而感性質素以理性質素為依歸,理性以感性為基礎二者相互合容、補充,共同結構成愛情生命的整全。
    (三)評價
    《志異》「情」、「德」並重的看法,將往昔受到壓抑的感性生命解放出來,獨立發展,明顯增加了生命的豐富性,使心靈的結構趨於完整,也明晰了價值體系;也因情德並重,沒有強制的主從關係,就不會有矛盾衝突,故心靈是統一而和諧的,因此它的愛情觀具有生命的藝術境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