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小日子〉不想長大的無病呻吟

約莫隔了兩個多月回台北過週末,回到我從青少年時期至成年後消磨最多時間的角落、我的地盤。心情有點複雜,大多是因為最近又開始浮現各種跟人生與未來有關的焦慮不安。每次意識到與他人比較的各種不足,我就是我自己最大的黑粉,任何成就都可以說成僥倖、微不足道,任何我憧憬的都可斷言最後會因超出能力範圍而辦不到,任何對我的肯定都只是場面話。 房裡東西都收納得好好的,架上的書是我唯一展示出來,象徵著不同時期的我。我從以前就習慣每隔一陣子清理房間,取捨之間,總能憶起許多事。這間房間的歲月卻停留在我離開家的那時,人生好像也從此斷裂,這房裡的書目不再更新了,這房裡的回憶不再累積了。 大四那年我曾經寫過一篇小說,開頭即是一名女大生的失蹤,警察與父母都找不到她,因而請一位靈媒偵探幫忙。這名靈媒偵探來到她的房間感應,最強烈的即是那排山倒海之勢湧來的孤寂感。小說只寫到這裡,沒再寫下去是因為討厭自己做作的自溺感,這小說說得不就是自己排斥這個社會,卻又希望有誰能來解救我的投射嗎?不用煩惱柴米油鹽還裝得一付愁更愁。 離開家到外地工作快要邁向第五年,我的房間收納了過去那些真實又黑暗的苦惱,我再度回顧了自己過去的模樣。至今的我仍然對人生沒有熱情,也不想對任何人事物負責,誰知道人能活多久?但我同時沒有本錢真的自外於社會,沒有勇氣放棄玩人生遊戲,於是毫不長進地做著自己覺得輕鬆愉快的事,偶爾試圖把自己拉回上進青年的正途,姑且消磨青春混到今日。外面的世界過得很快,沒有人有耐心等你慢慢長成他們期待的模樣,我對自己的格格不入一直很有自覺,在外面的世界待越久,越焦慮自己不夠上進、不夠圓融,不夠符合這個社會想要的模樣。
最近看了一些書和戲劇,冒出個不搭軋的感想:小女孩是最可愛的人種,有誰不喜歡小女孩呢?正巧爸爸拿出舊相簿回味過往歲月,我便抱著這個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童年,想驗證我的心得。我期待能驗證的是,現在的我如此面目可憎,至少小女孩時期要可愛一點。一翻相簿,確定了三歲定八十的說法。我整個孩童時期大部分都像個小男孩,彆扭的個性更是自小養成,看起來一點也不討喜可愛。
小學三四年級的我,不知道為何要躲在旁邊吃東西,似乎是在耍孤僻的樣子。
小學三四年級的我,不知道為何要躲在旁邊吃東西,似乎是在耍孤僻的樣子。
「蛤,一點也不可愛……」我看著相簿裡的我說。 「哪裡會,很可愛啊。」媽媽回。 能接受the way you are的地方,好像就只有家了。
和自小與家族一起成長的同事相比,我們家那一帶大部分都是移民,說起來我算是移民第二代,對在地的情感和歷史不深切,也沒有故鄉的概念。而我們家的相處模式也是有點像是各過各的,沒有過節習慣,平常也不太聚在一起。然而,當我離開後才知道何謂故鄉,我不僅懷念熟悉的生活圈,也懷念那種無條件接納你原本模樣的安心感。就算我們既熟悉又陌生,我的家人早就知道我打從孩提時期就是那個不討喜的彆扭模樣,他們能接納我loser的模樣吧!
身為黑粉的另一個我又皺眉:「都幾歲人了,又是不想長大的無病呻吟。」
可是人為什麼一定要長大?我又問自己。 離開家之後,時間過得太快了。一時之間,我好想回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