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豪 心理師(專線工作者)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從2015年開線以來,走到今年已過了8個年頭。從一開始專線只是條專線,提供全台有精神疾病照顧議題的家屬一個可以來電諮詢、聊聊照顧心情的平台,慢慢的發展出講座、家屬成長團體、入家服務(敲敲話行動入家服務)、不同身份的帶狀家屬聚會,我們期望能長出多元的服務來滿足多元的家屬需求。今年的新嘗試是舉辦家屬讀書會。
我一直相信,關於精神疾病照顧的困境以及疾病的偏見、歧視、污名所帶來的社會處境,背後的源頭就是無知與不了解,不論是社會大眾或家屬自己,所以教育與學習真的是根本的應對方法,但面對照顧而耗竭了心力的家屬,是否還有辦法參加讀書會?但我的顧慮都在家屬的踴躍報名參加下被打散了。這些來參加讀書會的家屬,那動力之強,以及彼此分享、討論、支持的凝聚力,還有照顧的韌力,我衷心的佩服。
底下分三個部分整理,第一部分是《復航復元》這本書的介紹,第二部分是家屬在讀書會中的心得與提問,第三部分是我對舉辦這個讀書會的小小反思。
一、《復航復元》的介紹:
這本書是香港跨專業領域(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疾病當事人、精神疾病照顧者、精神疾病同儕工作者)共同撰寫編輯而成,因為雖然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是目前認定的思覺失調成因之一,但單憑藥物的治療只能帶來部分的緩解,而更徹底的治療則必須來自跨領域的合作。所以這本書的出版企圖讓家屬/讀者有多元的角度來理解疾病。而也因為是香港出版,所以有些用語跟台灣不同。
基礎篇(第1~5章):
概述對思覺失調症這個疾病理解的歷史,以及如何診斷(精神狀況評估)、有什麼常見症狀(4種類型知覺障礙、4種類型思考障礙)。接著討論有哪些治療(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如何復健。然後討論疾病的成因(社會家庭因素、心理成因),以及非常重要的,討論家屬對復元的理解、對康復的想像。
治療篇(第6~10章):
則談論各種類型的治療,包含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家族治療、藝術治療,以及台灣比較沒有的聽聲小組。談論每種治療怎麼看待精神疾病,所以治療的目的或做法為何。
敘事篇及個案分享(第11~14章):
則討論疾病經驗者的故事、照顧者的故事、朋輩支持專家(類似我們所謂精神疾病同儕工作者)的故事、個案經理(類似我們的社區關懷訪視員)的故事。
復元實用資源錦囊(第15章):
則談香港關於思覺失調症的各類服務及社區資源。
二、家屬在讀書會中的心得與提問:
節錄一些家屬在讀書時分享的心得:「家屬在照顧患者時, 一定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二者是雙軌同行。」「患者的復元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援,但照顧者往往會覺得孤立無助、身心狀態也無法一直維持平穩,目前本國的醫療資源並無醫療團隊的協助,往往令照顧者身心俱疲。」「復元是一條漫長的路,希望未來我國有更健全的醫療團隊,也希望未來有更進步的治療方式及更好的藥物。」「認識雙重束縛的意義、脫離家庭遊戲、控制和被控制都不是好關係。」「在療癒中看見自己的選擇(有選擇),還有動機。」「給予愛還是分享愛:不是無條件接受、不是應該的,不負責給答案。」
經由閱讀,有新的資訊或觀看的角度提供給家屬看待自己的照顧經驗與歷程。「除了藥物, 有無其他方法幫助患者更健康?」「如何有效和家人溝通, 特別是在妄想時?」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在提問與討論裡藉由分享以及對話,家屬們尋找適合自己與家人的解答。
三、關於讀書會的小小反思:
如同前面提到的,原本我以為家屬可能沒有心力參與讀書會,或報名人數很少、辦不起來,結果意外的報名很快就額滿,很多人無法加入。顯示家屬真的有這樣對於疾病、對於照顧的「知」的需求,此外這也不僅是「知」的需求,也是一個能面對面一起討論關於精神疾病議題的、彼此支持與聯結的社群的需求。
第二,書籍的選擇很重要,一方面閱讀提供給家屬新的資訊、新的學習、新的刺激,也提供一個架構讓家屬來思考與討論。特別提一下,像是這本書的第10章聽聲小組介紹了聽聲運動(hearing voices movement),將「幻聽」轉換為中性的詞彙「聽見聲音」,以及討論當事人跟自己的聲音的關係(支配的或平等的…)、討論聲音的變化、聲音何時出現…,提供家屬對所謂症狀的理解有不同的觀點,而不同的觀點就有可能長出在跟生病家人日常互動裡不同的經驗。
第三,專業工作者在裡面的位置是促進對話、討論,延續重要的議題與面向,讓家屬深化對話。讓各自的差異成為豐富彼此觀點的養分與提醒,而不是誰對誰錯、誰好誰壞。
結語
我覺得家屬們在這過程裡應該經驗到的是滋養與支持吧,因為當這梯讀書會帶完後,目前他們很主動的繼續選了下一本書來讀,繼續的進行中。我很樂於見到家屬間的凝聚、彼此支持、一起學習。當家屬能更有力量與智慧時,照顧與互動品質也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