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或稱繁瑣;絕望、漫長;稍有振奮,下一刻又挫敗,或因無援、無力或笨蛋企業和政府干擾而暴怒。這是《核災日月》所表達的氛圍,也是觀眾如我收看時的感受。說是沉浸人物的心情,也對;說是畢竟不耐於寫實的刻畫及敘事,也是。然則正因這樣的分寸,我更偏向於讚譽它,因為快時代,仍有一些作品願用強大卡司、精湛演技,踏實說一點略嫌沉重,無趣,卻實在攸關重大的事情,那更誠懇,很禮貌,甚或有些哀意,所以尊重它。
或者,就直言必須肅穆一些,畢竟它要說的,是福島核災。
劇情不複雜,就是核災當天,乃至隨後八日,日本人做了什麼?
廠長當日很悠哉,和下屬討論賞櫻旅遊,然後強震。因為強震,所以大家要檢修,接著海嘯突襲,各種設備全淹水,斷電,兩名員工溺斃地下室。爾後反應堆壓力升高,全體翻資料查措施,沒有結果,因為情勢史無前例。人們赴死頂著高劑量輻射去開閘門,嘗試排氣減壓,因輻射過量失敗。翻書。清瓦礫。赴死。有起色。然後地震。然後翻書。找新方法。氫氣爆炸。什麼壞了,方案不適用。翻書。討論。新方案。爆炸或地震。周而復始。直到政府終究下令,軍方調直升機灑下涓涓細流,某建設公司捐車得以抽海水降冷。
那些赴死人,包括根本休假卻一路逆著人潮開回核電廠的員工,或已經進入辦公室仍要返回反應堆的全縣體育冠軍,或那個當高層做出白癡決策,敢於陽奉陰違,視訊搔屁股的廠長,或駐地自衛隊軍曹,或已經抵達安全區域,又再度返回爆炸疑慮現場的消防隊員。有人慌亂,有人訕笑,而有些人下定決心,要為一些什麼犧牲自己。
然則,最終,反應堆為何失控後又穩定,他們不曉得。
企業、政府對核災本身,幾乎沒有幫助──當然公允地說,震災或也使政府疲於奔命,核電廠連外道路也全毀。首相一度興沖沖地搭直升機飛往核電廠,聽完廠長報告就走了,第七天移駕東電總部,除了飆罵,也無作用。企業從頭到尾僅考量商業利益和政治,當電廠決定以海水降溫,企業反應:等首相辦公室開會評估。你已經做了?馬上給我停下來!
所以劇情就如此:多重且規模空前的災難,它如何發生,如何傷害人類。人類如何反應,防止創傷再擴大。企業、政府只在旁邊靠北。在一群赴死人不計生死灑水下,莫名其妙平息了。平息了,同一群赴死人再忙一個月,邊血尿邊搶修反應爐的冷卻裝置。事態就以枯燥而繁重的形式延續至今。
這一切都令人惘然。猶如片尾所說:這是怎麼開始的?他們移山填海,經濟暴走,認定以全新能源作為動力,能始終使國家繁榮昌盛。然後自然反撲,人類就近乎潰敗,糊里糊塗被打成重殘,又雲霧繚繞地得以苟活。福島核災的影響,是十一萬七千人離開家園,為清除核汙染所費,截至去年年底,約新台幣九千億元。其他影響,很難被確定,因為核災要由核輻射引發。
不曉得,不確定。如今福島電廠的封鎖範圍,劃為方圓二十公里。去年,日本宣布重新投入核電使用,原因呢?電價貴。能源危機。或者能源轉型的必要手段。事情至此就難以措辭了。災難很恐怖,但人類始終貪婪或追求進步。我們不要因噎廢食,或者罔顧歷史的教訓。憾事機率很低,很低仍然有啊。核電廠出事代價難以承受,缺電造成的損失也無法計量。這般那般。
所以教訓是什麼呢?也不好說。人類在這邊,自然也好,命運也罷,算成彼端。兩方始終在拔河。我們當然窮盡可能做好準備,但大抵沒有核電廠是草率興建的吧?超乎預期的事故才稱為災難呀。然則,猶如空難幾近必死,該出國玩,我們也還是出國。終究事情必須發生,才有結果和事後的洞見,此前我們只是憑靠不確定的評估或直覺,和未來對賭罷了。
我們賭贏,而且總是贏,《核災日月》則告訴你,賭輸將如何。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