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歌?
民歌時期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時期內,對於歌曲的創作、演唱和傳承達到高峰的時期。這個詞彙通常用於描述一個特定時代對於民歌文化的繁榮和影響力。
以台灣為例,大約在1970年代,一群在戰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人,決定要自己寫歌自己唱,這一波洶湧澎湃的青春熱情,後來的人就把它稱為「民歌」熱潮。民歌多為學生自行創作,或是改編知名詩人作品,以簡單的吉他、鋼琴、鈴鼓伴奏。
就是這樣一個個樸素甜美的故事,帶來了濃厚的中國風與校園氣息;更添加了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的強烈使命感。這是歌的故事,也是時間的故事。
民歌大事記:
1949年: 一群在戰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人,決定要自己寫歌自己唱,中國大陸的民歌也開始在台灣傳唱
1950年: 台灣開始興起民歌運動,民歌多以社會現象、農村生活和愛情為主題代表性作家有潘越雲、江蕙、姚蘇蓉等
1960年: 台灣的民歌運動進入高峰期,孕育出許多歌手和詞曲創作家,包括鳳飛飛、齊豫、鄧麗君、羅大佑、陳昇
1970年: 台灣的民歌更多元化,流行音樂風格開始融入其中,同時也受到國際音樂潮流的影響。新的民歌創作家和歌手,如許冠傑、林強、許美靜等
1980年: 流行音樂逐漸取代了民歌的主導地位。然而,民歌仍然存在並發展,一些藝人如齊豫和陳淑樺繼續創作和演唱民歌。
1990至今: 台灣的音樂場景更加多元化,包括流行音樂、搖滾、嘻哈等不同風格。但一些藝人仍然繼續創作和演唱民歌
民歌的精神:
- 尋找我是誰 : 早期民歌的出現,帶有尋根的意義,創作者想創作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音樂」,成為創作的源頭以及目標。
- 自我定位 : 這樣文化意涵也因為1970年台灣面臨外交挫敗,引發追尋自我定位的民族情緒,民歌也成為台灣流行樂,也是對於長期接受日本民謠與美國流行樂品味的一種反彈。在政府的支持、民間的響應下,民歌在短短數年間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主流。
- 反映社會現實 : 民歌時常關注社會議題和現實問題,反映人民的生活、困境和抗爭。它們可以是對不公平和不平等的呼籲,也可以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
- 表達自由和民主 : 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人們發表自己的聲音和意見,成為人們對於壓制和壓迫的反抗,是追求自由和民主的象徵。
民歌怎麼沒落了 ?
- 西洋音樂的傳入-西洋音樂更多元,且有更多不同的樂器與種類,大家開始不滿足於簡單的民歌
- 收聽音樂的管道更多了-能夠聽到音樂的方式越來越多,可是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還是只有24小時,所以當然最挑選更喜歡,或是更新流行的音樂。
- 文化變遷-第一代的戰後人民保有著民歌的精神,但第二代人民沒有經歷過戰爭,所以在之後的傳承中,民歌的精神逐漸被人淡忘。
向自由飛翔
鄧麗君在1989年的專輯《花雨情》中首次演唱了歌曲《向自由飛翔》。在這首歌中,雖然沒有很強烈且明確的表達對於正義,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在在歌詞中說到:
鼓起勇氣 認清方向
立下一個志願 快向自由飛翔
不怕那迷霧重重 不怕那逆流激盪
飛呀飛 飛呀飛 要為自由奮鬪 要把人權伸張
因為那時候剛結束戰爭,許多人都迫切想要尋找自己的民族定位,同時也因為剛脫離統治,所以特別想要尋找自由與人權,同時為犧牲在戰爭和統治中的人發生。
現在的民歌
在民歌盛行時,曾有許多民歌西餐廳,陪伴人民度過了許多時光。即使民歌現在已經逐漸被流行音樂取代,但仍然有一群人堅持繼續傳唱民歌。在台中,僅剩下一家民歌西餐廳了。餐廳內保留了當年的樣貌,還有一面「民歌手簽名牆」,白牆上都是歌手的簽名。
民歌不僅是音樂的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和社會的審鏡。它承載著人們對於正義、自由、平等和人文關懷的渴望。儘管在現在的音樂市場中,民歌已經逐漸從舞台上淡去,又或許民歌會不斷演變和重新定義,但那種嘗試尋找 “我是誰”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人民的心中。
民歌的力量在於它能夠觸動人們的情感並且凝聚人們,他是一種共同語言,支撐著那時候人民的內心,使人們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獨立。即便是身心皆處於恐怖如斯的壓力下,亦無不同。
最後,我認為民歌並沒有沒落,民歌的精神與價值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精神與文化中。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