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未橫空出世前,曾有人說過,科學的一切都已經了解了。
但是當初人們只能靠熔爐的材料光譜判斷溫度,更別提愛因斯坦那個天外飛來一筆的相對論(包括廣義以及狹義相對論)
人類對科學(以下只提物理,敝人畢竟不是任何領域都有涉獵)的了解有兩片烏雲,第一個是怎麼從材料光譜知道溫度,許多科學家作出了貢獻,但是不是偏紅光譜出錯,不然就是高頻率光譜出錯。
這時出現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普朗克,他首先將能量離散化,赫然發現竟然算出正確的光譜分布。
另一個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提出了狹義相對論。
這時的科學家還沒意識到更大片的烏雲即將籠罩。
愛因斯坦最有名的理論是相對論,但是他也在量子力學的發展中得到了諾貝爾獎。倒是相對論沒拿到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同樣也沒能讓他拿到諾貝爾獎,要說諾貝爾獎最大遺珠恐怕是愛因斯坦。
雖然拿了一座諾貝爾獎,但是他的理論很多要在他去世之後才被確定。
這時早已滄海桑田,他已經不在世了。
現在的部分理論學家,一直在思考怎麼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整併的問題。要知道科學家習慣將事情簡化,這問題簡直像是惡夢。
解決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問題後,更大更陰暗的烏雲壟罩整個物理學界。沒有人搞得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為何微觀的量子力學和巨觀的廣義相對論合併不起來。
LIGO Lab發現引力傳遞的具體證據,但是對於兩種理論的合併毫無幫助。
LHC建造了兩組偵測器,但是目前最主要的發現仍處於Higgs(關係到質量的粒子)粒子的發現。
殘酷地說,在兩種理論的合併上,更大朵的烏雲早已在那,等著人類發現。
樂觀地說,我們可以像以往的人說,科學已經都被發現。
悲觀地說,則是這烏雲比以往更加濃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