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敵人在我之中:《零觸碰親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科幻題材中恆常出現的母題之一,便是科技逐步轉變為令人悚然的威脅時,人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自我和外物之間的關係。比起前二十年動輒槍火爆破、充斥著好萊塢似的實際殺戮,近日AI如chatgpt是另外一種恐怖,屬於令人背脊發涼、隨時都有可能被汰換的不安定感──排擠,的確也是另一種戰爭形式。我們難以大張旗鼓指稱誰是站在對立面,被稱呼為「科技」的敵人,因為要指向對方時,可能還握著一台螢幕無法釋手,套用一句書中引用的敘述便是:「我的敵人在我之中」,連想要割除的異物都融在血肉之中,正是《零觸碰親密》中意欲指出的當代矛盾。CC
《零觸碰親密》/林新惠著/時報出版
  事實是,人與科技之間的動詞已非單方面的處理和運用,從每日使用各種科技載具的極親密距離之中,我們可以析離出各種動作:堆疊、鑲嵌、內化,以及汰換。簡言之是,人被數字圍繞、各種物事都可以被量化,也習慣於用數字思考,最後被更大的數字系統給覆蓋住。
  雖然書中的各種科幻設計多半可見其他經典的影子,但它在美學意象上仍有可讀之處,整體敘述色調偏向淡漠,敘述與物件設計是一整片圓滑蒼白的意象,包括生化人本身毫無性徵可言的機體、向深處延伸的大理石白建築物,閱讀過程中就像你曾看過的某部歐洲藝術電影,文字沒有承擔過多的情節推動,倒像是長鏡頭般置放著氛圍感,在這樣的濾鏡裡,我們看見的是另一種悚然。
  從相同科幻領域著手,《瑕疵人型》關注的是當代個體的失能與殘缺,到《零》一書時,作者選擇聚焦於更龐大的人機結構,故事中的主人翁沒有姓名,僅用「她」來指稱,在「她」幼年時期時,掌管人類世界的大型AI決定將人類的觸碰設為禁令,因為它們(他們?)察覺觸碰會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彼此影響,無形之中會傳遞那些擾亂社會的情感,讓人類整體的感受易於波動,「親密關係之間的情緒交叉感染,是最危險的。」取而代之的是人機配種計畫,人選擇從原先的肉體「卸載」,進到新的肉體之中,便能感知到生化人的種種細節,在無菌乾淨的前提之中,體驗毫無風險的觸碰。
  為什麼選擇觸碰作為爭辯戰場呢?雖然書中所提及交換電神經元的說法純屬虛構,但它毋寧無比直白地指出了,比起其他感官,觸碰是最直接干涉到兩者的社交模式,握手或輕拍,你會在對方身上留下些不可見的身體碎屑,對方也會以毛髮氣味相贈,但這個交流過程正悄然被無機物給取代:我們最親密碰觸的對象,變成睡前仍仰視的塊狀螢幕,變成餐桌前不停流轉的色塊聲響。它可以是事實,也可以是一則譬喻,作為後者,零觸碰或許意味著新世代生活對於他者訊息氾濫的一種反動。
  以前是女神要比宅男多,未來,流量網紅所散布的各種音檔、畫面、臉孔,或許會壓倒性的高過閱聽者,所以分眾時代、競爭注意力等商業報告都已經有所討論,《零觸碰親密》更關注的,我想是個體在當中被磨耗殆盡的空虛感,當生活所見所即都是KOL的呼籲(最末甚至連綴了一則廣告)、被推播的促銷和成功學論調,感興趣或不感興趣的,全部都看不完、聽不完、玩不完,人躲在某一個分眾之中成為必然。比較痛苦的是,對於外界的各種聲音感到麻痺,你聽到了流行時事,可是不知道做何感想,思考或論述的功能已經在每次滑動螢幕時逸散。
  後半部分,有一個篇章是由主角的生化人來當第一視角主述,說明它在擁抱的過程中所理解到的資訊流。它發現,主角想到之前曾在虛擬實境碰到的男子K時,會有雜訊如海嘯般襲來,這些訊息流無法完整剖析、歸納,或者找出更細節的意義,它就是一團難以被釐清和定義的雜訊。對此,生化人感到困惑,或者乾脆直接將其刪除,因為雜訊對於人類來說是有害的,猶如艾西莫夫的第零法則,被創造者開始對人類整體近乎偏執的護佑。
  人類的腦神經迴路研究到最後,都會面臨到意識的無從析分:意識這個概念從何而來?部分之和的確大於總體,只是我們不清楚最後黑盒子裡從物理電刺激是如何轉換到有某個「我」的存在。我很喜歡這個設計,在這個只有說清楚、能夠被轉換成明亮燦然無所遮蔽的數據才「重要」的時代,證明人有混亂、雜沓、荒唐、失常,反倒成為了身為有機物的榮光證明,正因為有這些無法被熨貼收攏的舉動,人的劣化在某種程度上是無菌、光滑、或用韓炳哲的話來講──加速社會中的一塊煞車皮,你可以停下來,不為了什麼原因,就只是停止滑動、停止閱覽、停止承載,證明你還可以是個人。杜絕觸碰,反倒像是一種摧毀性的建設,在逃亡的過程中,找到無法被量化、也無法被言語形容的那個東西。
  在作者的設計中結尾如此悲觀,人的身體完全被器械收編,將外溢且無法處理的雜訊刪除,人機複合體進入另一個世代。想起前幾日出外用餐,看到小朋友桌上除了筷子刀叉,平板幾乎已經成為標配。為了讓他們乖乖的,家長多半選擇讓科技產品代勞,讓三、五歲的幼兒能夠專心吃飯,眼裡直盯早已不再是食物。這種警告或呼籲其實很老派,也有點不負責任,只是好奇,從小接觸虛擬資源會讓他們形成怎麼樣的世界觀?所有事物如同一片薄膜,更快速、輕巧和易得,會否讓他們無法耐心寧靜──如一本積累灰塵的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59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給個問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冠疫情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甚鉅,不僅是在實體層次的經濟和日常,那些看似已離我們遠去的隔離和消亡,也都迫使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世界, 艾蜜莉.孟德爾所著的《寧靜海的旅人》透過科幻體裁的設計,將時空旅人的生命意義演繹得如此悲傷
  政治哲學乍聽令人感到卻步,前者在台灣是無意義口水戰循環不已的抹黑澄清,後者則是大學選修課可能會聽到睡著還被當掉的課程名稱,兩者合一,負負大概不會得正。然一如書名所言,本書改寫自作者的因英國疫情爆發而在家錄製的Podcast,內容並不過份艱澀,且對初學者很友善地將每個議題和該領域的重要思想家結合。
  如果你閱讀的時間不太夠,沒有耐心看半小時以上的文字,至少可以嘗試看看星新一的極短篇,然更耐人尋味的,是那些隱藏著某種不馴的篇章,對文明前景和科技消費的不馴,對人類總體未來的嘲笑。
「對我們而言,要緊的就只有『生活所需』,就算古代文化全毀了,生活不會停止,只要生活本身還繼續,我們還是能保持完整的獨特性,因為我們不會失去本身所以及因應所需的欲求」
他可能也察覺到,為什麼於現實中的自己感到迷茫、毫無方向時會被西藏所吸引、來到這塊意義過度飽和的高原?又為什麼會花上諸多筆墨書寫該地,以至於創作出這本《馴羊記》,他是否真如他所調侃的上班族那樣,僅是被擁擠浪潮趕赴西藏的講者之一?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新冠疫情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甚鉅,不僅是在實體層次的經濟和日常,那些看似已離我們遠去的隔離和消亡,也都迫使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世界, 艾蜜莉.孟德爾所著的《寧靜海的旅人》透過科幻體裁的設計,將時空旅人的生命意義演繹得如此悲傷
  政治哲學乍聽令人感到卻步,前者在台灣是無意義口水戰循環不已的抹黑澄清,後者則是大學選修課可能會聽到睡著還被當掉的課程名稱,兩者合一,負負大概不會得正。然一如書名所言,本書改寫自作者的因英國疫情爆發而在家錄製的Podcast,內容並不過份艱澀,且對初學者很友善地將每個議題和該領域的重要思想家結合。
  如果你閱讀的時間不太夠,沒有耐心看半小時以上的文字,至少可以嘗試看看星新一的極短篇,然更耐人尋味的,是那些隱藏著某種不馴的篇章,對文明前景和科技消費的不馴,對人類總體未來的嘲笑。
「對我們而言,要緊的就只有『生活所需』,就算古代文化全毀了,生活不會停止,只要生活本身還繼續,我們還是能保持完整的獨特性,因為我們不會失去本身所以及因應所需的欲求」
他可能也察覺到,為什麼於現實中的自己感到迷茫、毫無方向時會被西藏所吸引、來到這塊意義過度飽和的高原?又為什麼會花上諸多筆墨書寫該地,以至於創作出這本《馴羊記》,他是否真如他所調侃的上班族那樣,僅是被擁擠浪潮趕赴西藏的講者之一?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AI 真正可怕的地方,是它一腳踩進創作的神聖領域,挑戰了人類的存在價值。 人類畏懼 AI 是理所當然的。想像力、創造力,過去都被視為人類的專屬能力。把思想、情感與觀點,透過文字、音樂、繪畫、舞蹈等媒介傳達,讓大眾也能深刻感受,就是創作者的價值所在。留下的成果則被稱為藝術,成為在世界上曾經存在的印記
Thumbnail
我認為在近未來,AI反而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加上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olink,已經開始試著將晶片植入大腦,未來應該會比較類似《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的世界,企業的權力將大到可與政府抗衡,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會天差地遠。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AI 真正可怕的地方,是它一腳踩進創作的神聖領域,挑戰了人類的存在價值。 人類畏懼 AI 是理所當然的。想像力、創造力,過去都被視為人類的專屬能力。把思想、情感與觀點,透過文字、音樂、繪畫、舞蹈等媒介傳達,讓大眾也能深刻感受,就是創作者的價值所在。留下的成果則被稱為藝術,成為在世界上曾經存在的印記
Thumbnail
我認為在近未來,AI反而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加上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olink,已經開始試著將晶片植入大腦,未來應該會比較類似《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的世界,企業的權力將大到可與政府抗衡,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會天差地遠。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