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題材中恆常出現的母題之一,便是科技逐步轉變為令人悚然的威脅時,人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自我和外物之間的關係。比起前二十年動輒槍火爆破、充斥著好萊塢似的實際殺戮,近日AI如chatgpt是另外一種恐怖,屬於令人背脊發涼、隨時都有可能被汰換的不安定感──排擠,的確也是另一種戰爭形式。我們難以大張旗鼓指稱誰是站在對立面,被稱呼為「科技」的敵人,因為要指向對方時,可能還握著一台螢幕無法釋手,套用一句書中引用的敘述便是:「我的敵人在我之中」,連想要割除的異物都融在血肉之中,正是《零觸碰親密》中意欲指出的當代矛盾。CC
事實是,人與科技之間的動詞已非單方面的處理和運用,從每日使用各種科技載具的極親密距離之中,我們可以析離出各種動作:堆疊、鑲嵌、內化,以及汰換。簡言之是,人被數字圍繞、各種物事都可以被量化,也習慣於用數字思考,最後被更大的數字系統給覆蓋住。
-
雖然書中的各種科幻設計多半可見其他經典的影子,但它在美學意象上仍有可讀之處,整體敘述色調偏向淡漠,敘述與物件設計是一整片圓滑蒼白的意象,包括生化人本身毫無性徵可言的機體、向深處延伸的大理石白建築物,閱讀過程中就像你曾看過的某部歐洲藝術電影,文字沒有承擔過多的情節推動,倒像是長鏡頭般置放著氛圍感,在這樣的濾鏡裡,我們看見的是另一種悚然。
-
從相同科幻領域著手,《瑕疵人型》關注的是當代個體的失能與殘缺,到《零》一書時,作者選擇聚焦於更龐大的人機結構,故事中的主人翁沒有姓名,僅用「她」來指稱,在「她」幼年時期時,掌管人類世界的大型AI決定將人類的觸碰設為禁令,因為它們(他們?)察覺觸碰會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彼此影響,無形之中會傳遞那些擾亂社會的情感,讓人類整體的感受易於波動,「親密關係之間的情緒交叉感染,是最危險的。」取而代之的是人機配種計畫,人選擇從原先的肉體「卸載」,進到新的肉體之中,便能感知到生化人的種種細節,在無菌乾淨的前提之中,體驗毫無風險的觸碰。
-
為什麼選擇觸碰作為爭辯戰場呢?雖然書中所提及交換電神經元的說法純屬虛構,但它毋寧無比直白地指出了,比起其他感官,觸碰是最直接干涉到兩者的社交模式,握手或輕拍,你會在對方身上留下些不可見的身體碎屑,對方也會以毛髮氣味相贈,但這個交流過程正悄然被無機物給取代:我們最親密碰觸的對象,變成睡前仍仰視的塊狀螢幕,變成餐桌前不停流轉的色塊聲響。它可以是事實,也可以是一則譬喻,作為後者,零觸碰或許意味著新世代生活對於他者訊息氾濫的一種反動。
-
以前是女神要比宅男多,未來,流量網紅所散布的各種音檔、畫面、臉孔,或許會壓倒性的高過閱聽者,所以分眾時代、競爭注意力等商業報告都已經有所討論,《零觸碰親密》更關注的,我想是個體在當中被磨耗殆盡的空虛感,當生活所見所即都是KOL的呼籲(最末甚至連綴了一則廣告)、被推播的促銷和成功學論調,感興趣或不感興趣的,全部都看不完、聽不完、玩不完,人躲在某一個分眾之中成為必然。比較痛苦的是,對於外界的各種聲音感到麻痺,你聽到了流行時事,可是不知道做何感想,思考或論述的功能已經在每次滑動螢幕時逸散。
-
後半部分,有一個篇章是由主角的生化人來當第一視角主述,說明它在擁抱的過程中所理解到的資訊流。它發現,主角想到之前曾在虛擬實境碰到的男子K時,會有雜訊如海嘯般襲來,這些訊息流無法完整剖析、歸納,或者找出更細節的意義,它就是一團難以被釐清和定義的雜訊。對此,生化人感到困惑,或者乾脆直接將其刪除,因為雜訊對於人類來說是有害的,猶如艾西莫夫的第零法則,被創造者開始對人類整體近乎偏執的護佑。
-
人類的腦神經迴路研究到最後,都會面臨到意識的無從析分:意識這個概念從何而來?部分之和的確大於總體,只是我們不清楚最後黑盒子裡從物理電刺激是如何轉換到有某個「我」的存在。我很喜歡這個設計,在這個只有說清楚、能夠被轉換成明亮燦然無所遮蔽的數據才「重要」的時代,證明人有混亂、雜沓、荒唐、失常,反倒成為了身為有機物的榮光證明,正因為有這些無法被熨貼收攏的舉動,人的劣化在某種程度上是無菌、光滑、或用韓炳哲的話來講──加速社會中的一塊煞車皮,你可以停下來,不為了什麼原因,就只是停止滑動、停止閱覽、停止承載,證明你還可以是個人。杜絕觸碰,反倒像是一種摧毀性的建設,在逃亡的過程中,找到無法被量化、也無法被言語形容的那個東西。
-
在作者的設計中結尾如此悲觀,人的身體完全被器械收編,將外溢且無法處理的雜訊刪除,人機複合體進入另一個世代。想起前幾日出外用餐,看到小朋友桌上除了筷子刀叉,平板幾乎已經成為標配。為了讓他們乖乖的,家長多半選擇讓科技產品代勞,讓三、五歲的幼兒能夠專心吃飯,眼裡直盯早已不再是食物。這種警告或呼籲其實很老派,也有點不負責任,只是好奇,從小接觸虛擬資源會讓他們形成怎麼樣的世界觀?所有事物如同一片薄膜,更快速、輕巧和易得,會否讓他們無法耐心寧靜──如一本積累灰塵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