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9|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日本留學驚奇發現!11個和台灣不同的當地生活文化

前情提要:分享日本生活文化的動機
▲ 從東京晴空塔30樓眺望出去的美景
▲ 從東京晴空塔30樓眺望出去的美景
鑑於深受日劇、動漫、偶像的影響,以及地理位置相鄰近,多年來台灣人海外旅遊國家的首選一直是日本,也有不少學生考慮到日本交換、留學。不過雖然台灣與日本同屬東亞圈,還是能發現台日生活文化上存在著差異,像是台灣的捷運是完全禁止飲食;然而,在大家印象中嚴謹的日本社會,電車內卻並無明文禁止飲食,反而是日本人有共同的默契,不會在電車中通話的
驚不驚訝!意不意外!!
(雖然後來仔細想想,在台灣搭大眾運輸時似乎也不常遇到有人講電話XD)
而這些驚奇(?)文化對於當時身處在日本留學,親身體驗的我來說特別有感!這激發了我想要製作關於「台日生活文化差異」的主題,加上網路上雖然有很多相關的資料和影片,但很少以動畫的方式呈現介紹。因此,想利用資訊視覺化的方式製作一份懶人包,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的方式,整理出從台灣人角度來看特別的日本生活文化。
為了讓計畫前往日本的台灣人,能更快速、正確地認識日本文化、入境隨俗,此研究內容是個人蒐集網路資料,統整後以問卷方式詢問日本人真實的意見來增加可信度,再從中篩選出幾項例子製作成影片,並分成三個層面來介紹。期望讓身為當地的外國遊客的台灣人,在遵守當地規範的同時也能理解其中的涵義!
此文的內容是我在大四時,為了畢業專題而進行的考察研究,動畫影片有製作成中、日版本發布在Youtube上,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進去觀看呦!

生活文化涉及的範圍廣泛,因此以下分成飲食篇、交通篇、生活篇,三個篇幅來介紹!

飲食篇

▲ 日本人有「為了不浪費,只點吃得完的份量」這個觀念,很少人會打包外帶。

第一點:日本的餐廳就算是下雪的冬天也提供冰水給客人
日本的餐廳就算是下雪的冬天也會提供冰水,而不會給一般常溫的水。
因為日本一到冬天室內就會開暖氣,喝冰水也不會覺得冷。而且,古代製冰技術不純熟,冰塊是貴重品,因此提供冰水是向客人表示敬意最好的方式。
另外,雖然日本水龍頭流出的水可以直接喝,但因為自來水有股奇怪的味道,對大多數的日本人來說,冷水的口感比較好,因此會加入冰塊來中和自來水的味道。
所以,到了冬天,餐廳大部分不會提供常溫的水,而是冷水或溫熱的茶哦!

第二點:日本人習慣吃冷便當
日本有許多學生或上班族會從家裡自備便當去學校或工作的地方,並在冷掉的狀態下作為午餐食用。主要的原因是,學校和工作的地方沒有像微波爐之類可以加熱的電器。而且冷便當和熱便當相較起來攜帶比較方便,且不容易壞掉也較不會滋生細菌。
而日本的便當菜色也相較台灣清淡清爽,以醃漬物、蛋、燉煮的根莖類蔬菜這種冷掉也好吃的東西,不太有湯湯水水的菜色,因此也不太需要加熱來食用。
此外,日本人以「不造成他人困擾」為出發點,在如火車上等密閉式的公共場所時,為了不讓便當的氣味影響到他人,會選擇吃氣味較淡的冷便當,因此日本的車站便當也都是賣冷便當居多。

第三點:日本的餐廳很少提供打包剩菜剩飯的服務
在台灣,外帶或是打包沒吃完的料理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日本,有「為了不浪費,只點吃得完的份量」這個觀念,很少人會打包外帶。
另外,日本人注重飲食健康,對於食物安全的顧慮,有許多日本人會避免打包外帶,而餐飲店也因同樣的原因而不提供打包外帶的服務。

交通篇

▲ 夜晚的日本電車

第四點:日本的公車在乘客坐定位後才會發車
在日本,考量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公車在等到乘客都坐定位後,或者握住把手之後才會發車。
而在台灣則是會很常遇到乘客尚未就座,司機為了趕時間而急著踩油門,彷彿在搭什麼遊樂設施(汗)。
小補充:日本的司機會利用廣播,在要進站或者急煞時提醒乘客,聽習慣台灣公車的機器播報聲後,覺得滿有親切感的!

第五點:日本的電車飲食OK!講電話NG!
在台灣的捷運是連飲水都禁止的,而日本的電車並沒有明文禁止飲食的規定,因為日本很多在來線的鐵路時程長達兩、三個小時,若禁止飲食的確有些不人道呢。
不過,為了不造成他人的困擾,大部分的日本人除了飲料或小點心之類不會散發出味道的東西之外,還是不太會在電車內吃東西。而且事實上,日本人普遍認為在電車上飲食是不禮貌的行為。
另外,在日本的電車和公車上,可以正常的聊天,但若使用手機講電話則是較不禮貌的。詢問100多位日本人的問卷結果,有高達9成的人表示不會在電車上講電話。由於使用手機講電話的話會不自覺地提高音量,而影響到他人。另一個原因是,聽到車上有人講電話的話,因為不知道不在場的第三者在講什麼,所以會讓人覺得煩躁(這是有科學根據的!)。因此,大家在日本搭車時,也要注意盡量避免在車上講電話影響到他人哦!
日本的電車上也貼有「在博愛座附近,人潮擁擠的時候,請關掉手機電源。」的注意標語。這是因為如果有植入心臟起博器等機械在體內的人在旁邊,電波可能會對他造成影響。

第六點:日本的計程車有設置自動門
台灣計程車的門是手動開關,但在日本是由司機遠端操作來自動開關門的,所以在上下車時不需要自己來開關門。如果乘客自己打開門的話自動門容易壞掉,說不定會惹怒司機哦!
小知識:自動門裝置是在1950年左右時,基於「讓客人自己開關門,容易和來車相撞引起事故」的理念而開發的。後來是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為契機,開始在日本普及起來。 因為日本是左側通行,和國外相反,若外國人從右側開門下車的話,可能會和後方來車產生相撞。因此,在東京奧運的時候海外來了大量觀光客,為了誘導海外的觀光客不從右側下車,才在左側安裝自動門早一步打開。

第七點:車子會禮讓行人
台灣的交通繁雜,在路上奔馳的機車也很多,但車子很少會禮讓行人。相較之下,在日本車子禮讓行人的情況比在台灣還要多,所以在過馬路的時候,較不太需要擔心危險。
雖然但是,不管在哪裡過馬路時都還是要注意安全哦!
小知識:日本的《道路交通法》規定,「車輛對正在斑馬線上通行的行人有讓其優先的義務」,同時也訂有罰則處罰違反規定的駕駛人。而台灣從2023/7/1開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也規定「未禮讓行人」的罰則從3,600提高至6,000,並更明確規範道路交通禮讓行人的條例。

生活篇

▲ 日本將垃圾分類得很細,垃圾也必須要裝進指定的袋子裡,在規定的星期、地方扔規定的垃圾。

第八點:手扶梯東京靠左站、大阪靠右站
在台灣,大部分人乘坐捷運搭手扶梯時,會站立右側。而在日本乘坐手扶梯時,大阪、兵庫、和歌山是站右側;相反地,東京等日本東部,還有位於大阪西邊位置的中國、四國、九州、沖繩,都是和東京一樣站左側。
不過,也是有隨隊伍變動,站左右邊都可以的地區,像是秋田、福井、奈良、鳥取、香川、德鳥、宮崎、佐賀、長崎、沖繩等地。

第九點:不管買什麼東西都會附塑膠袋
(2020年起推行付費制的規定)
因為日本重視包裝文化,在超商或超市不論買多小的東西,都會附免費的塑膠袋。
OS:記得當時在日本,我只是買個小薄荷糖,店員也立馬拿出小塑膠袋準備幫我裝袋,真的文化衝擊!
不過,基本上店員也都會詢問客人需不需要塑膠袋,如果不需要的話,只要說「袋はいりません(不需要塑膠袋)」就可以囉。
小知識:最近為了響應環保,日本的環境保護署已經發布:「在2020年東京奧運來臨前,要廢止免費提供塑膠袋,並實施收費的減塑計畫」 雖然後來東奧延期舉辦,此政策在2020年7月時已於各超商、超市正式上路了!塑膠袋價格依大小約落在2~10日圓,全家也推出「不拿垃圾袋,可集環保點數」的活動,鼓勵民眾自備購物袋,為環保做貢獻。

第十點:日本人的環保意識很高,將垃圾分類得很細。
基本上可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中的「瓶」和「罐」,還有「大型垃圾」這四類。而且,寶特瓶一定要將瓶蓋和包裝紙拆下,並丟到「可燃垃圾」。另外,垃圾也必須要裝進指定的袋子裡,並在規定的星期、規定的地方扔規定的垃圾,視居住地區會有不同的規定。

第十一點:在意「毛手毛腳」的除毛文化
因為沒有雜毛逐漸成為美的意識,追求光滑的肌膚,日本女生除了最基本的腋毛,手毛、腳毛、臉部的雜毛,甚至手指的毛也都會去除。男生至少也會將眉毛附近的雜毛拔掉。而除毛文化也和日本人重視禮儀、在意外界的眼光有關係,這就和日本女生不化妝就不出門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在日本隨處都可以見到除毛的相關商品、廣告和除毛沙龍,尤其是「永久除毛」特別普及。
小分享:記得當時剛到福岡留學,遇到在當地讀大學的台灣人,很興奮地看著我說遇到手臂有毛的人好有親切感!因為她剛到日本時,就只有她一個毛怪XD (雖然沒過多久我也入境隨俗地把手腳毛都除掉了B-)

結語

▲ 日本商店街常常看到無料案內所 ( 之後放在其他篇介紹)

多種元素塑造了如今的日本生活文化
雖然台灣和日本地理相近,但生活文化是受到多樣文化融合所孕育出來的,而就是因為不同地區具有該地文化的獨特性才會令人覺得有趣。
從以上幾項例子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不給人添麻煩」和「不想成為注目的焦點」深植在人們的腦海中,影響到行為舉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而像是「喝冷水」、「吃冷便當」的習慣是自古代開始發展,從原本的小習慣,隨著歷史流傳下來,逐漸發展成至今的文化,這就是歷史文化、民族性融合在生活文化中的證明。
另外,也有受海外影響的生活文化
像是源於歐美的「除毛文化」在傳進日本後,因日本人注重細節的民族性,將這項文化的擴張,演變成日本自身的文化。甚至有些例子是,日本政府為了迎接國內舉辦的國際盛事而配合海外旅客,或者因應國際化而推行的政策。像是世界博覽會時,大阪推行手扶梯站右側的政策,影響至今。還有為響應國際環保而特地在東奧來臨前推動塑膠袋付費制、實施減塑等等。

文化存在時間差、地域差
因為文化會隨時代和地域而有所變動,加上各人想法觀念不一樣,只能以「多數的日本人都這樣」的現象來說明。而網路資訊許多是以東京等大城市為主要研究對象,可能存在地域差的問題。且由於生活文化也會隨大環境,像是環保意識、政府政策改變而有所時代的差異。所以我認為,如何在資訊量爆炸的網路時代,正確地理解日本文化,是要記得文化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須隨時更新資訊、多方比較,並以客觀吸收資訊。

親身體驗、探索日式獨特文化
除了此篇文章所提到的,日本還有很多獨特的、驚奇的生活文化,像是「日本到處都是免治馬桶,到處都是自動販賣機」、「日本的街道上很少垃圾桶」等等。
不論是已經去過,或是未來計畫要去日本旅遊、留學的人,希望在看過這篇文章後對日本有更初步的認識,並期待各位在體驗當地文化時,也能抱持著開闊的心胸去探索其文化背後的意涵喔!

|關於個人Blog 的雜談|
距離日本交換留學已時隔三年半,這段時間一直很想將留學的心得、旅遊雜記以文字和圖片穿插的形式分享在網路上,而自從留學回台之後,中途因為環境遇到疫情、個人生涯規劃等種種因素而一直延宕。
在今年研究生生涯的暑假,沒來由地靠著一股勁將資料整理過後,終於如願的上架了第一篇文章,以此篇介紹「日本生活文化」為開端,期望能綜合有趣與小正經的內容,在回憶日本的趣事同時,練一下荒廢已久的文筆。
之後會不定期上架留學的雜記,會有滿滿的照片讓各位搭配文字服用,有興趣的人歡迎追蹤呦!
▲ 日本街道上,自動販賣機無奇不有、無所不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JOU|あき|aki.no.life 不定期分享日本福岡交換留學心得、日本旅遊雜記,以及一些有的沒的,沒有生活的生活下去!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