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屋旅∣平衡與掙扎#1

買房,相信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人生中的大事,不同於選擇租屋的情形,無論買的是新成屋或中古屋,承載的可能是對未來的期盼,也是一份安身立命的自我命題。


婚後,身為家中獨子,為了兼顧照顧逐漸老邁的爸媽,未曾想搬出自住,家中除了已經出嫁的姊妹外,還有妹妹同住。一個屋簷下有著不同的生活模式與想法的家人們,生活作息、個人習慣、費用分攤、...等,隨著時間日久也逐步顯露出相處上的問題。夾處其中,每隔一陣子就得面臨一次爭吵或彼此齟齬,對每個人即便再有心,人力有時而窮,也終將面臨到心力交瘁的時刻。

隨著孩子的出生,感謝父母無私的付出幫帶,讓都有工作的兩人有喘口氣的空間,總覺得不是我們在照顧父母而是兩老在扶持著我這新組成的家庭。但對我老婆而言,這畢竟不是她的原生家庭,即便結婚後共同生活了幾年,終究還是有一種無法融入,帶有一份距離感,在家裡也無法真正的放鬆。我的觀察,打個比喻,就像是從不是戶籍裡的外人變成戶籍裡的較熟悉的客人。

很多事,總是在我不知道的時候突然的發生,又在我下班回到家前結束,到家後偶而會感到不尋常的氣氛,也會浮出理不清頭緒的煩躁感。在睡前夫妻談話,隨之爭執、安撫、賭氣、自省自怨等負面情緒緩慢的增長累積,負面情緒的放大總是快速且容易外顯的,到後來已容易輕易覆蓋過其他的情感,衝突隨之而來,慶幸的是大家還能極力自控,留得一絲餘地。

「老公,我精神壓力好大,雖然你說爸媽都很關心我,也要我總別把自己當外人,也是這家裏的一份子,但是媳婦就是媳婦,永遠不會是女兒,爸媽對我就跟對你姊妹不一樣,我的感受很明顯,心裡面經常很難受。」老婆偶爾會這樣對我說。

在同一個生活空間裡,我的身分是爸媽的兒子、老婆的丈夫、孩子的爸爸還有姊妹的弟弟哥哥,隨時轉換身分與應對語言,在乎每個人的心情感受,努力當一個平衡者,無疑的,從結果看並不很成功。其實,從每個人的立場看,沒有人有錯,大家都在努力的過著、追求著和諧的生活,只是有些事繞不開空間環境的束縛,在努力多年後我最終承認了這一個因素的影響是我不得不去思考及面對的。

及至臨界點,心裡已經抱持著再不濟就離婚吧,她無法繼續和我家人住一起,而我放不下爸媽,不如放各自安好。這種想法出現的次數益加頻繁,我的情緒壓力也持續疊加,逼近紅色警戒。

是不是很多人最終走到離婚這一步也是跨不過這道檻?那一陣子,夜深人靜時我時常在想,是否一定要如此執著,難道我就放得下我的老婆孩子,自己的堅持真的是對的嗎?  回想起求學時在外和同學同租同住的生活,有些情境也發生過,最終歸結出:「距離產生美,合理的生活尺度是維繫感情的基礎。」一念至此,讓我再為我的未來踏出計畫外的一步,看看會產生出什麼。

啟程 我的覓屋之旅~

----------小記----------

「老婆,我們去看房吧!只是希望可以從最近的案子開始看,我畢竟放不下爸媽,不想離得太遠,照應不到。」那一刻,我感受到老婆臉上鬆一口氣的表情,喘不過氣的氣息有股清新氣流注入,或許,我早該如此選擇了,阻礙幸福的生活或許就是我固執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