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閱讀書摘


如果你在工作中常常需要透過數字和簡報說故事,非常適合閱讀這本書,別以為圖表很簡單其實背後暗藏許多玄機,好的圖表和簡報能讓人5秒內看懂你想說的故事。這篇文章會和大家分享本書最精華的部分,讓大家能快速了解繪製圖表的核心重點。


做簡報前先想清楚這些事

在繪製所有簡報前要先釐清以下幾件事,並以3分鐘濃縮想說的故事,確保自己可以清晰地說明故事的核心和主要脈絡。

  1. 對象:溝通前要先鎖定特定的溝通對象及你們之間的關係,不要想一次滿足所有類型的聽眾,避免造成溝通的訊息很發散。若溝通對象很多元,可以思考誰掌握決策的權力,鎖定為主要溝通對象。
  2. 內容:包括溝通的目的、希望聽眾採取的行動為何? 想採取什麼方式、氛圍和聽眾溝通?
  3. 方法:資料傳達的故事為何? 如何運用資料更明確傳達故事? 
例如:

科學老師想要確認暑假試教計畫是否讓孩童提升興趣
1. 對象:預算批准委員
2. ​內容:說明暑假試教計畫大成功,請委員批准資金繼續舉辦
3. 方法:調查試教前後孩童對於科學喜好程度的改變,證明試教計畫的成功性


基本圖表的認識

這些圖表想必大家一定都認識,但了解每個圖表最核心的功能,可以更精準地傳達資訊,避免觀眾需要花費太多腦力解讀圖表的意義。

  • 散步圖:顯示X, Y軸間的關係。
  • 線性圖:包括折線圖和斜線圖,主要用於繪製連續性資料,了解各點間的關聯性,而斜線圖更強調不同類別兩點資料間的增減差異。
  • 條狀圖:直條圖用於比較各類別間的數值;堆疊直條圖用於比較不同類別總和或組成要素間差異;瀑布圖用於拆解各段資料,說明起始數值、增減及最終數值。
    * 橫條圖與直條圖相似,堆疊橫條圖與堆疊直條圖相似,但橫條圖更符合人類閱讀習慣更易懂
    * 人類習慣以「之」的順序(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閱讀,而橫條圖正編排正好符合此順序
例子:
* 散步圖:飛機里程數和每哩成本的關聯性,在什麼里程數間每哩成本最低?
* ​折線圖:各產品於月份間的收益變化
* 斜線圖:​過去一年收益下降最多的產品
* 直條圖:​各機台折舊費用比較
* 堆疊橫條圖:各類別的滿意程度調查
* 瀑布圖:過去一年內員工人數變化情形


不建議使用圖表

  1. 圓餅圖:不建議使用立體或平面圓餅圖,因人類不擅長比較面積,當數值相近時難以判斷大小,且立體圖可能因角度問題有視覺上縮水的情形


  1. 雙Y軸:有時想將直條圖和折線圖呈現於同一個圖形上,透過兩個Y軸表達其數據,但此呈現方式需要花許多時間解讀,因此不建議。





替代方案1:圖表分為上下層,折線圖移至上層,Y軸置於左方 → 更強調趨勢變化





替代方案2:不畫第二條Y軸,將數值直接標記於折線圖上 → 更強調各點詳細數據




圖表如何吸引聽眾注意力

設計圖表時可以依據三項原則設計(1) 強調重點 (2) 移除讓人分心的元素 (3) 創造視覺階層,並善用以下方法達到三項原則,讓聽眾快速理解圖表想傳達的資訊。

  1. 格式塔視覺法則
    a. 相近:眼睛會隨著資料點相近的方向閱讀
    b. 相似:相似顏色、形狀、大小會視為存有關聯性
    c. 環繞:包圍在一起的物體會被視為同一群體
    d. 封閉:即使缺少部分元素,腦袋仍會自動填補成符合結構的形狀
    e. 連續:眼睛看物體會自動尋找最平順的路徑
    f. 連結:有連線的物體會被視為同一群體 (如折線圖)
  1. 視覺秩序:盡量讓所有元素呈現俐落線條,並製造空白空間,避免過多元素產生凌亂感
  2. 前注意特徵:圖表可以運用各種顏色、顏色飽和度、形狀、線條長短方向、大小、環繞、位置等多種特徵達到下述目的 (1) 快速將聽眾注意力集中於特定位置 (2)創造不同視覺階層,引導觀看的先後順序
    * 在運用對比時,切勿有太多組對比元素,避免畫面太過凌亂而難以凸顯最重要的資訊


例如:此圖表想要傳達客戶前十大設計考量重點,但無法快速看出重點為何?






改造後可以快速傳遞重要及次重要資訊,減少大腦解讀時間

  1. 格式塔視覺法則:運用封閉、連續原則移除非必要元素,包括框線、灰底、軸線和刻度
  2. 視覺秩序:將標題副標題及文字全部靠左對齊,讓畫面較為簡潔俐落
  3. 前注意特徵:
  • 透過深紅色可以凸顯出標題與三個考量點,表達噪音是最重要的設計
  • 其他重要但非最重要的考量以淡化顯示,並以黑字圖顯主要問題,製造出視覺階層,引導觀眾觀看順序


書籍資訊

  • 書名: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
  • 出版社:商業週刊
  • 出版日期:2022-09-2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