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問題解決力》閱讀書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發現自己思考事情時經常雜亂無彰,難以找出問題關鍵點及分析事情的切入點,不妨看看這本書,學習如何建立更系統性的思考邏輯。這篇文章會分享本書最精華的思考邏輯及方法,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整個思考路徑。


何謂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三要素就是釐清現況找出問題,設定目標,並在有限的資源內以最有效的方式達到目標。可以藉由以下三個步驟發現問題的本質。

  1. Is It True? 確認解決問題的目標對象以及問題是否存在?
  2. So What? 這個問題會對利害關係人造成什麼影響?
  3. Why? 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重點在於找出具可行性及影響力的 sweet spot
例如:

1.Is it true:假設今天要解決問題的目標對象是政府,希望了解人台灣科技人才,
我們可能會看許多相關產業報告,此時要思考數據的真實性,數據的調查範圍是否符
合想了解的科技人才定義? 是否有足夠的可信度?

2.So What:若在尋找資料中發現有科技人才流失之問題,要進一步分析這個問題到底
會對目標對象造成什麼影響? 有可能人才正在流失,但國內重點發展項目的人才仍充足,
則對目標對象影響不大,並非需要深入思考及深究的問題。

3. Why:若確認有人才流失之情形且對目標對象的衝擊很大,下一步要思考科技人才
流失的根本原因為何?

*sweet spot(甜蜜點):問題夠深入具有足夠的影響力且可被解決,但又不會太過深入幾乎不可解。


釐清問題的根本原因

想要進一步釐清問題的根本原因,可以透過下述方法延伸思考。

  1. 詢問三個why? 透過一層層的原因追找,可以更容易看到問題的本質。
  2. 利用議題樹延伸出一層層的原因,此時可以運用MECE原則 (相互獨立且完全窮盡),如此在思考問題的原因時,較能避免原因重疊或缺漏的情形出現。
  3. 設立假說,並透過訪談、團隊討論、文獻檢索、現場參訪等多種方式驗證假說的正確性,並逐步進化假說找出原因。
例如:

1.3個why:為何科技人才外流嚴重?
- why? 因為台灣科技公司多為代工業,高級人才需求較低且薪水較低
- why? 因為台灣大公司多固守本業創新動能較低,投入創新意願較低
- why? 因經營者大多只在意銷量與成本,無心於創新業務

2.議題樹:為何科技人才外流嚴重?
- 擔心發展前景 => 擔心核心事業的前景、擔心無發展新事業能力
- 工作環境太差 => 辦公司太老舊、同事太古板
- 發揮空間有限 => 老闆太保守、公司限制太多
- 薪資獎金太低 => 績效獎金太低、股票太少

* 思考議題樹問題點時,盡量符合MECE,問題點不互相重複且盡量列舉出所有層面的問題


3.設立假說:為何科技人才外流嚴重?
- 初始假說:因為薪資太低,導致高端人才流失
👉透過問券調查外流人才,大多因為追求成長而出國發展
- 進化假說:因為台灣公司缺乏創新,無培養創新人才的空間
👉透過離職員工訪談,了解公司培養人才於創新項目機會很少,且老闆對於試錯容忍度低
- 進化假說:因為公司老闆固守本業心態,只關心成本不願投資新項目


結構性地整理邏輯

在陳述各項論點時可以運用金字塔架構梳理邏輯,並可透過演繹法及歸納法論證。

  1. 歸納法:通常採用80/20法則,以20%關鍵樣本支撐論點,也可以透過多個面向將論點進行拆分論證。
  2. 演繹法:在大前提成立的情形下,若小前提符合大前提,則小前會依據大前提進行。
例如:

1. 主論點:政府應採取稅賦獎勵鼓勵企業投資新創公司,降低企業創新試錯與雇用高技術人才成本

2. 可以將主論點拆分為三個子論點:

(1) 研發高技術的新創公司於未來將有明顯的增長
- 大前提:在經濟持續成長的環境下,新創公司家數會出現明顯增長的趨勢
- 小前提:台灣預期未來3年內將出現持續性明顯的經濟成長
- 演繹法:小前提符合大前提,台灣新創公司未來將出現明顯增長的趨勢

(2) 台灣未來的高端技術人才有高意願進入新創公司
- 透過學生的問券調查,論證學生願意進入新創公司的意願相當高

(3) 稅賦獎勵措施於過往成功促使新創與募資增長:
- 歸納法:歸納台灣過去多次與企業投資相關的稅賦獎勵措施,發現政策實施後均明顯提升
大企業的投資金額


書籍資訊

  • 書名:《BCG問題解決力》
  • 作者:徐瑞廷,文字整理:黃菁媺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1–09–03

買書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razyyypeko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企業的正常軌道上,不外乎是不斷的「解決問題」與「創造價值」,倘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定義及界定問題的方式偏了,或堅持複雜問題必定有複雜解答,或是總是依據團體決策來作出最後的決定,那就極可能反而變為「創造問題」與「解決價值」。
Thumbnail
企業的正常軌道上,不外乎是不斷的「解決問題」與「創造價值」,倘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定義及界定問題的方式偏了,或堅持複雜問題必定有複雜解答,或是總是依據團體決策來作出最後的決定,那就極可能反而變為「創造問題」與「解決價值」。
Thumbnail
如果發現自己思考事情時經常雜亂無彰,難以找出問題關鍵點及分析事情的切入點,不妨看看這本書,學習如何建立更系統性的思考邏輯。這篇文章會分享本書最精華的思考邏輯及方法,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整個思考路徑。
Thumbnail
如果發現自己思考事情時經常雜亂無彰,難以找出問題關鍵點及分析事情的切入點,不妨看看這本書,學習如何建立更系統性的思考邏輯。這篇文章會分享本書最精華的思考邏輯及方法,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整個思考路徑。
Thumbnail
你是否能成為一個敏銳的問題解決者,關鍵在於思考問題時的態度。
Thumbnail
你是否能成為一個敏銳的問題解決者,關鍵在於思考問題時的態度。
Thumbnail
你會不會常有這種困擾? 你在工作中,總是被同事或主管指出你的問題,但你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你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但不知道如何提升? 即便你已經發現問題,但你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常常想要開始解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想解決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沒有改善完就放棄了 如果你有以上困擾,
Thumbnail
你會不會常有這種困擾? 你在工作中,總是被同事或主管指出你的問題,但你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你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但不知道如何提升? 即便你已經發現問題,但你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常常想要開始解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想解決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沒有改善完就放棄了 如果你有以上困擾,
Thumbnail
邏輯思考將會是一個可複利的能力,易學難精,在你職涯的愈後面將會對你愈有幫助。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工程師,非常建議花20分鐘的時間看這篇文章,裡面不只是書上的理論,也是我在工作上的實踐。
Thumbnail
邏輯思考將會是一個可複利的能力,易學難精,在你職涯的愈後面將會對你愈有幫助。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工程師,非常建議花20分鐘的時間看這篇文章,裡面不只是書上的理論,也是我在工作上的實踐。
Thumbnail
企業選才時,最看重的能力就是「解決問題力」與「溝通協調力」,尤其在高速變化的社會型態,解決問題的軟實力重要性甚至超越硬實力,只是很可惜,在學生時代的訓練並沒有特別著重於培養學生思考力。
Thumbnail
企業選才時,最看重的能力就是「解決問題力」與「溝通協調力」,尤其在高速變化的社會型態,解決問題的軟實力重要性甚至超越硬實力,只是很可惜,在學生時代的訓練並沒有特別著重於培養學生思考力。
Thumbnail
本書是波士頓顧問集團BCG董事總經理 徐瑞廷JT在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和李吉仁教授合作的講座:策略顧問:方法與實務的課程主要結集內容,主要探討從事策略顧問這一行需要哪些專業能力及軟實力。不同於其他書籍,本書清楚的鋪陳國際級顧問公司在訓練新進顧問會涉及的範疇以及實務上如何處理問題。是對於想進顧問業的朋友很
Thumbnail
本書是波士頓顧問集團BCG董事總經理 徐瑞廷JT在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和李吉仁教授合作的講座:策略顧問:方法與實務的課程主要結集內容,主要探討從事策略顧問這一行需要哪些專業能力及軟實力。不同於其他書籍,本書清楚的鋪陳國際級顧問公司在訓練新進顧問會涉及的範疇以及實務上如何處理問題。是對於想進顧問業的朋友很
Thumbnail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困在問題中沒有方向打轉著,是來自於自己無法釐清問題的根本,而不知道怎麼解決。也是因為當我們在定義問題的時候,會依著社會風氣或期待的框架來解決問題;又或者是個人偏見或自我假設的先入為主想法,導致無法跳脫既有思維的我們,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
Thumbnail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困在問題中沒有方向打轉著,是來自於自己無法釐清問題的根本,而不知道怎麼解決。也是因為當我們在定義問題的時候,會依著社會風氣或期待的框架來解決問題;又或者是個人偏見或自我假設的先入為主想法,導致無法跳脫既有思維的我們,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
Thumbnail
國際級軟體公司的高層這麼評論台灣的人才:「你們台灣人很擅長『解決問題』,所以只要我們有物理問題、數學問題,都會找台灣人進來團隊解決。但研發或設計產品這塊,我們就不需要台灣人了。」因為創新與研發,需要的是「定義問題」的能力。 如何定義問題?《你問對問題了嗎?》要教我們的方法是「重組問題框架」
Thumbnail
國際級軟體公司的高層這麼評論台灣的人才:「你們台灣人很擅長『解決問題』,所以只要我們有物理問題、數學問題,都會找台灣人進來團隊解決。但研發或設計產品這塊,我們就不需要台灣人了。」因為創新與研發,需要的是「定義問題」的能力。 如何定義問題?《你問對問題了嗎?》要教我們的方法是「重組問題框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